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学(党史) > 2013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3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时间:2019-04-08     来源:育明教育     作者:徐老师      点击量:782

2013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by 育明教育


专业一

政治学原理

一 名词解释:

1 宽容

(1)宽容的定义:对不同观点的自制与忍让;积极宽容与消极宽容

(2)政治不宽容的后果:《宽容》序言--由于既有规定的不宽容而不能够容忍不同的意见;伏尔泰:不同意观点但誓死捍卫说话的权利;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原则,脱离野蛮政治的必经之路

2 合法性

    合法性的含义:政权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程度,合法,正当性;政治合法性的两点:公民对政权的支持,;公民认可和支持政权的持久性

    合法性的应用:韦伯 三种合法性:传统型 魅力型 法理型

3 福利国家

(1)福利国家的含义:对现代(二战后出现的几种国家形态的讨论--福利国家 自由民主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威权主义国家)福利国家属于其中的一种

(2)福利国家的特点:国家以公民的生活幸福为目的,建立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典型国家如瑞典;但也有不好的地方--公民的选择自由受到了一定限制

4 实证研究

(1)实证研究的含义:与传统的规范性研究相对;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行为主义的基本特点;本体与认识;基本特点: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量化研究

(2)实证研究的代表-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政治系统分析为代表的政治学中的宏大理论

5 集体行动的逻辑

(1)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含义:奥尔森-公共选择学派-代表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国家兴衰探源》《权力与繁荣》着重探讨为什么有的国家穷而有的国家富裕以及这种富裕与贫穷持续的原因--在一个国家内,存在大量的分利集团是一个国家贫穷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基本含义:在一个集体内,理性的个人不会做出有利于公共利益的事,个人理性的最大化会导致集体理性的最大受损--由此推断公有制是所有制度设计中最不好的一种方式;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如何解决?明晰产权理论,制度规制与引导

二 简答

1 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1)政治与政治学--政治学的古今之争--基本问题一

A 关于政治学的定义: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是一种公共性的事务;城邦与正义;人的社会性;辨识善恶的能力)柏拉图(理性,激情与欲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理性的传统;自由主义;近代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分歧--列奥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关于政治学的古今之争--应然与实然;规范与实证;价值与事实;政治科学的局限性

B比较靠谱的定义:政治学是研究公共事务治理之道的学问以及讨论--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困难

(2)政治学基本问题之二--政治学的左右之争

A 左与右在政治学上的定位以及《现代政治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左右的观点

B中国政治学的左右与西方国家不同,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总体说来,在中国,左派较为保守而右派相对激进,但是都对现有体制不满

(3)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基问三

A划分公共权力与公共权利--有助于政府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合理划分,划分公域与私域,

B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

C对公民权利进行保障,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害

2 关于公共利益的争论

(1)利益,公共利益与功利主义

    利益的含义--advantage interest 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获得内容与特性的需要;利益的划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公共利益以及各自的含义

功利主义:追求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马克思的社会人定义;以及对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划分--来源于利益本身的分化--个人利益与阶级利益--资产阶级社会=市民社会

(2)公共利益的含义及其争论

    基于一定政治共同体之上的大多数公民的利益;争论--谁能够很好的代表公共利益?精英主义;多元主义;社群主义;制度设计--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制度经济学

3 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

(1)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的基本含义以及分类;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中对原有划分(一党制,两党制与多党制)的批判

(2)基本关系--迪韦尔热定律

(3)政党与选举作为守门人的基本作用

(4)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选择,西方民主制的遗产

(5)利益聚合与利益分流--政治系统理论中政党的作用

(6)政党通过选举而上台执政-在野党监督--宽容的体现

三 论述题

论述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争论

(1)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争论与意识形态的含义

    自由主义--自由的争论(自由的基本含义;什么是自由?作为政治价值的集中代表观点--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古代人自由与现代人自由,德国的浪漫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争论;现实的应用--自由主义的基本假设:个人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分类--社会主义学说,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基本形态(集中号称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社会主义的几种分类--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以及苏联解体后讨论的未来的社会主义

(2)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争论

    核心是自由与效率的关系,个体与群体谁先谁后,但本质上没有很大差别,都是政治光谱上的中间派,自由与权威的关系-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3)对中国的启示--宪政社会主义与咨询型法治

    分别是中国的新左与新右对未来中国的判断以及提出的治理方式,前者称是超越自由主义,后者认为社会主义应建立一个法治至上的社会

关于密尔积极简单的原则,关于政府的分类?(具体题目搞忘了^_^)以及为啥不能建构全能政府

(1)密尔《论自由》以及何为“及其简单的原则”的含义及意义-涉己行为与涉他行为,

(2)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三点

(3)政治学中的人性假设--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

(4)政府的基本分类:政府的定义以及积极政府与消极政府;大政府与小政府,全能政府与有限政府--全能政府是权力无所不包的政府-不能持久

(5)限制绝对权力的制度设计以及呼唤良好的治理

    治理分为四种形态,良好的治理是善治的体现,社会资本的投资有助于中国建立熟人社会,联邦制的体现--特别行政区制度,分权制衡

金字塔式治理模式-链式治理模式--环状治理模式--网状治理模式--中国进行到网状模式有些困难-增量民主,逐渐过渡


综合一

一 简答

1 1954年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以及此后的改变

(1)1946 1954 1975 1984年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以及改变趋势

    几部宪法的对比可以看出,46年的中华民国宪法可以算得上一部比较合理完整的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如言论自由权,表达权,选举权,被选举权,自由权以及其它基本的政治权利,46年的宪法将其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地位,而54年的宪法在共同纲领上加以修正,成为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除了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之外,还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以及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75年宪法在此基础上有所降低,人治的情况更加明显,直接以毛主席语录作为内容,实质上是有宪法而无宪政,84年的宪法新加上了人权的内容,但是仍然与《国际人权宣言》有一些出入;迁徙自由以及传教权依旧受到限制

(2)宪法的一般特色以及中国宪法的特色

    宪政的基本理念:主权在民 代议制 普选原则 私有财产保障原则(公民权利) 有限政府原则

    中国宪法: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精英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

2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性质与地位

(1)中共各级组织及其地位

    中共组织按照性质来划分可以分为:中央组织 地方组织以及基层组织

中共中央组织按照性质以及职权划分可以分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中共中央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以及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中央书记处 中央军委 党组 地方组织以及基层组织;中共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有:政治领导,思想领导以及组织领导,党管干部,党指挥枪以及党对国家与社会的领导

(2)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与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关系

    前者由选举产生,后者非选举,二者都在党的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是整个党政治生活的关键,讨论关于党的重大问题;各个不同职权,接受中央书记处的领导,讨论与决定国家的大政纲要,共商国是

3半总统制的含义以及选择一个熟悉的国家

(1)议会制 总统制 混合制的制度设计及其意义

    三者都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来源于西方民主制国家的历史遗留,

    A 议会制:议会至上,王权收到绝对限制,内阁对议会负责并且收益会监督,简要而言,其基本特征有三:议会至上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相容 集体负责制

    B 总统制: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掌握着陆海空三军(以美国为例)区别于传统的议会制但仍旧是一个非常好的制度

其基本特征有三:严格的三权分立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不相容 个人负责制

    C 混合制:混合了议会制与总统制的特征,典型有委员会制(以瑞士为代表)以及半总统制,半总统制的总统制特征较大

(2)以法国为例,分析半总统制在法国的确立

    法国(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是一个典型的半总统制国家;原因:政治文化,经验传统;革命的冒险精神,党派力量的弱小

    特征:总理的地位较大,总统直选产生,直接对选民负责

4 联邦制与单一制的区别以及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

(1)联邦制 单一制 邦联制 国际组织之间的区别以及邦联制的特征

    联邦制与邦联制的区别:前者权力关系既定(中央与地方),中央的权力来源于地方的让渡而后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达成共同目的而进行的联合,如当今的欧盟;

    邦联制与国际组织的区别:前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广泛的合作而后者是单一的合作,典型代表如联合国

    联邦制与单一制的区别:前者的权力关系既定而后者地方政府没有权力制衡中央,典型代表如中国(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除外)

    综上:联邦制与单一制以及邦联制在现代政治生活中逐渐成为独立的单元进入比较政治制度的分析框架

(2)联邦制的条件以及央地关系

    出现联邦制必须要有的条件有:大国实行联邦制(中国除外);良好宪政历史的国家;自由民主国家;

    央地关系:;联邦制较为固定而单一制中央政府有很大的权力

    综上,目前联邦制的国家要少于单一制国家;《联邦制与世界秩序》联邦制依旧是一种集权的手段;制度设计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

5毛主席一生做了哪些著名的调查研究?分别是什么以及起到了什么作用?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最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到中国后中共也十分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这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李锐《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中提到毛主席一生的调查研究时指出:毛主席将调查研究视为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他不仅从书本中汲取知识(毛强调书本研究也是调查研究的一种方式)更到社会中去进行广泛的动员;中共讲的调查研究与西方政治科学的量化研究多有不同,

四、上山打游击期间--中共斗争道路的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延安整风运动前后--反对王明错误路线 《实践论》《矛盾论》

六、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糟的很与好得很

七、红军游击战争: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疲我扰,敌驻我打

(5)中共的政治动员

调查研究对中共的革命战争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探讨出了一条十分重要的革命路线,但是,49年以后的中共逐渐抛弃了这条路线,而转向经济建设,对其它人也起到了很大作用:蒋介石--知难行易与毛的知易行难

6 中共与国共抗日战争的策略有何不同

(1)抗日战争的持久性以及国共与中共各自发挥的作用

(2)根本上来说是路线不同: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对外政策与对内政策;中共自身的发展;毛主席的《论持久战》

二 论述

一 论中共的党政关系

(1)中国政治的宏观架构

中共自身的性质以及中共自身的合法性

党在国家,社会中以及社会,国家在党中

双重政府体系

逐级间接选举制

非分权制衡的制度设计

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以及特征

写得是书上的基础知识^_^ ---民主集中制,党对人大的控制以及党自身的领导体制

(3)用官僚制的视角看中共及中共的政治发展

中共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过渡--执政党脱离群众--官僚制直接对上级负责--

党的领导,依法治国 人民当家做主三者的关系--如何处理党与人大的关系?

怎么办?发扬人的的地位,让两会成为中国民主的风向标 为什么无政府主义着以及希望改变党国体制无法再中国行得通 渐进式改革

二 用政治文化设计一个比较政治的分析框架以及用两个或更多的国家来分析

用“最相似体系”设计一个关于政治文化的分析框架:以英美为例(在权力的制衡与监督的基本理念上二者是相似的,但是为什么具体制度设计多有不同?研究这个问题)

(1)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

政治文化的含义以及政治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关系

(2)英国议会制与美国总统制的基本不同以及制度设计的原因

A 议会制的基本特征

B 总统制的基本特征

C 权力制衡的理念: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约束权力---联邦制,三权分立,宪法法院,独立的司法体系,代议制,普选制,理念:有限政府;自由;两帮当人文集

(3)两国不同的原因

比较政治制度,几个不同的方面

 A 不同的历史过程

英国--光荣革命 大宪章 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美国--独立战争 殖民 联邦党人 南北战争 美国宪法

B 不同的政治文化

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区别

美国--独有的政治文化,惊人的制度设计,成功的发展案例,持续的发展意愿

英国--以前的霸主 黄金本位 殖民经历 民族国家

C 英美国家的宪法设计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刚性与柔性 经验与法规 宪政的基本原则,民主制

两国都曾主导整个世界的发展并且维持了一定程度的霸权•,而比较政治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为什么世界上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制度以及为什么有的国家有这样的制度有的国家有那样的制度以及为什么同样的政治制度在这个国家可以成功而在哪个国家却不甚成功?其中有没有一些一以贯之的逻辑

 3 论中共的政治动员

(1)动员与政治动员的含义

动员一词来源于军事领域,最初是指战争的广泛动员与调整,有法国学者率先提出,后经日本学者翻译介绍到中国,成为中共发展自身的重要方式之一,政治动员的基本含义有中共发展并且成为一个基本的理论加以宣扬

(2)政治动员与毛主席的论述

《论持久战》中毛主席提到:动员,首先是要把战争的目的告诉广大人民,让人们意识到战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且不能仅仅动员一次,还需要持续的动员,不断地发展自身,由此可见,必须进行不断地,持续性的动员才能促进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政治动员的合理性本身也证实了中共自身的合法性,为建立一个精英型政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中共几次政治动员的特征

刚开始的政治动员多带有一定的野蛮性质,如中国是一个具有强烈认同感的社会,这种认同感不是来源于对国家,社会的认同,天高皇帝远,普通老百姓过的生活基本上是没有政治的,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也曾说:中国在过去的两千年一直是几百个精英官吏治理者一个如大海般强大地社会,因此,熟人社会在中国占据着很大成分,因此,刚开始的中共动员相当不成功,因此,中共利用了农民的积极性,以及小生产者的自利特征,利用直接从地主手中将财富夺来的方式将广大的财富分给穷人,分浮财

刨穷根 摸心病 倒苦水等广大农民可以接受的方式将其阶级性激发,是为中共很好的组织方法,

中国对农民与工人的动员方式有所不同,对工人而言主要是领导工人运动;建立群众统一战线;对知识分子采取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政治动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成是社会动员的方式

(4)政治动员的作用

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中共的历史上,政治动员曾作为一种积极的方式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很大的作用,为中共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联合农民的路线,取得了成功。但也对中国政治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整风时期以及反右倾斗争扩大化以及后来到文革时期的红卫兵运动等,都对中国的政治产生了十分不好的影响

但是,对政治动员的积极利用是有助于中国的政治发展的,因此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其好的一面令其发展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506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10:3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