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2019年北大新媒体研究院硕士招生目录

年限:2年
学费:2年/8万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新媒体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 院 2019 年招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新媒体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新闻与传 播硕士(新媒体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 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熟练掌握新媒体运作与分析技能,拓宽国际化视野, 深入了解中国国情,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新媒体 传播专门人才。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2019 年计划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新媒体方向)专 业学位研究生 30 名,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 14 名,应试生招生人数以招生计划 减去实际接收的推荐免试生人数为准。
二、北大新媒体研究院报录情况解析
1、历年报考人数
2019年考情解析:19年报考人数270+,统考进入复试25人;
2018年考情解析:18年报考人数254人,缺考人数大概有40人;其中进入复试人数21人;
2017年最新解析:2017年新媒体研究院共有188人报考,其中缺考的人数达到28人,相比新闻与传播学院MJC报考人数少近100人,17年进入复试人数20人,录取15人。
2、历年复试分数线

育明教育-小李老师解析:北大现在招收新闻传播主要有两个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和新媒体研究院,两个学院主要是研究方向不一样。关于备考,比较主要的还是英语和专业课,就2019年情况来看,进复试考生专业课比较好的两门均在245分左右,英语政治也得达到将近130+,合理规划复习计划。
三、关于专业课参考书
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沙莲香:《传播学》
李彬:《传播学引论》
邵培仁:《传播学》
沃纳.赛佛林等:《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及应用》
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修订本)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
雷跃捷:《新闻理论》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
雷跃捷:《媒介批评》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
谭云明:《新闻编辑》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
(具体复习思路以代课老师要求为主)
四、专业课真题(2018年)
新闻与传播基础
一、 论述题(任选三道作答,每题50分,共150分)
1、新媒体如何解构和重构社会关系。
2、结合新媒体谈谈你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解。
3、结合大数据在网络营销中的运用谈谈如何平衡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
4、结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谈谈你对网络信息管理的看法。
小李老师T/W:136 4123 1496
新闻与传播综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符号互动论
2、配额抽样
3、数据新闻
4、社会交换理论
5、卡斯特
二、 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网络社交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
2、 分析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在统计分析中的差异。
3、 辨析议程设置和框架效果。
4、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三、 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述新媒体产业的发展趋势
2、英国某安全官员指出,国内网络舆论事件在Facebook 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上出现好多问题,但他们没有权利进行处理。这类社会化媒体都是美国的,他们对于“打击虚假新闻”等措施,威胁到了我国的安全。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五、复试真题
1、英文类
介绍你的家乡;介绍你读的一本书;介绍你的本科论文;介绍你的本科专业;介绍你的研究方向;为什么选择新媒体考研,;为什么选北大等
2、专业
比较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社会化媒体;谈新媒体发展趋势;vr、ar 技术的理解;社会化媒体的认识;大数据和传统调查方法的比较分析;研究设计的相关问题;如何提出一个研究性问题?网络传播中你最想研究什么问题等
3、个人情况
读过什么书;做过什么相关实践;针对个人背景材料中的策划案问了一些问题;看过的新媒体相关的书;看过的传播学相关的书
六、复试信息
新媒体研究院 2019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
一、 复试细则
1、 新媒体研究院硕士生招生实行差额复试。
2、复试方式:面试
3、统考专业硕士初试、复试成绩权重为 6:4。
4、港澳台、留学生复试按百分制计算(60 分及格)。
5、统考考生的总成绩由初试、复试(含外语)成绩组成,满分 100 分;港澳台、 留学生总成绩由复试(含外语)成绩组成满分 100 分(留学生外语听力考查内 容为英语及中文)。
6、复试根据计划招生人数择优录取,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60 分及格)。
二、 复试时间及地点
1、复试时间:2019 年 3 月 17 日(周日)上午 8:30—结束 *统考考生; 2019 年 3 月 18 日(周一)上午 8:30—结束 *港澳台及留学生考生;
2、复试地点:蒙民伟楼 509 房间(北京大学南门内侧)
3、待考室:蒙民伟楼 513 房间 所有考生需在复试当天提前 30 分钟到场。
附:北大新媒体研究院介绍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2月,是一个专注于新媒体创新发展的科研教学机构。研究院依托北京大学的学术科研积淀,致力于推动新媒体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努力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思想库、人才库和成果库。
新媒体研究院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与科研力量,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科背景横跨传播学、情报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能够胜任跨专业、跨学科、多视角的教学科研要求和产学研互动的需求。目前,研究院的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同时,研究院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业界专家担任讲席教授和外聘专家,形成了以专任教师为核心、以讲席教授为依托、以外聘专家为支撑的多元化、高层次、开放性的师资科研队伍结构。
新媒体研究院致力于打造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专注于新媒体传播、新媒体产业政策、新媒体经营管理、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新媒体教育、新媒体技术、网络安全、数据挖掘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新媒体研究院与业界、学界广泛开展合作,建立了“舆情管理与产业情报实验室”、“信息交换与网络安全实验室”、“新意互动互联网战略实验室”等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在大数据舆情分析、数字生态圈建设、新媒体用户行为分析等方面打造产学研互动平台。新媒体研究院目前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上,充分与国际并轨、与行业对接,并聘请新媒体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优秀从业人员参与到教学中。研究院开设多门前沿课程,包括社会化媒体研究、数据挖掘与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移动互联网研究等,致力于培养具有丰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底蕴,具备扎实的新媒体理论和研究基础,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新媒体研究院拥有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的新媒体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学院讲座和授课,积极学习国外大学的优秀教学研究成果、资源和经验,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上加强国际对接,并在部分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适应科研教学国际化的需要,提升国际影响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变革与思想创新,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秉承协同创新、开放办学的理念,努力打造高水平的科研教学平台,建设新媒体领域的科研高地与人才基地,推动我国新媒体产学研不断向前发展。
【考研国家线】2019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考研复试辅导】:复试笔试、面试、外语、调剂信息指导
【20年考研】针对2020年北京地区考研专业课一对一辅导进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