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金融学综合模拟卷九及答案解析
推荐金融硕士教辅图书:
《金融硕士习题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金融硕士大纲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考试时间:180分钟 试卷分数:150分
育明教育温馨提示:客观题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请用黑色或者蓝色签字笔认真在答题纸上作答。
金融学模拟试卷九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实际利率
2.货币基数
3.相对购买力平价
4.私募基金
5.最后贷款人
6.到期收益率
7.财务杠杆
8.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9.经营周期
10.权益报酬率(ROE)
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56分)
1.依据金融产品的不同,货币市场可分为哪些类型?
2.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是什么?
3.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什么?
4.列举工化业国家主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5.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的优缺点是什么?
6.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哪些?
7.无税的MM定理的含义是什么?
8.股利增长模型法的内容及优缺点是什么?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24分)
1.银行有100万元支票存款,15万元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假定银行出现了10万元的存款外流,如果银行选择向中央银行借款来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它需要借入多少?
2.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0.03,流通中现金为6000亿元,存款为7000亿元,超额准备金为10亿元,那么货币乘数是多少?
3.一张面值为1000美元的债券,票面利率为14%,每半年付息一次,期限为7年,其到期收益率为16%。请问:该债券的发行价格是多少?实际年收益率是多少?(已知:8%、14期复利现值系数为0.3405;8%、14期年金现值系数为8.2442。)
4.假定有三只股票的收益状况预测如下:
经济状况 | 发生概率 | 状况发生时的报酬率 |
股票A | 股票B | 股票C |
好 | 0.40 | 10% | 15% | 20% |
坏 | 0.60 | 8% | 4% | 0% |
请问:(1)如果投资在每一只股票上的金额都相等,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是多少?
(2)若一半的钱投在股票A上,另一半的钱平均投资在股票B和C上,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是多少?
四、综合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2012年10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报价6.2417,是今年6月20日以来的新高。有统计数据显示,与2005年汇改前的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的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
2.某企业目前已有1000万元长期资本,均为普通股,股价为10元/股。现企业希望再实现500万股的长期资本融资,以满足扩大经营规模的需要。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全部通过年利率为10%的长期债券融资;方案二:全部依靠发行普通股股票筹资,按目前的股价,需增发50万股新股。假定企业预期的息税前利润为210万元,企业所得税为25%。要求:在预期的息税前利润水平下,应选择哪种融资方案?为什么?(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进行分析)。
金融学模拟试卷九解析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实际利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率后储户或投资者得到利息回报的真实利率。
2.货币基金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由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种开放式基金,专门投向风险小的货币市场工具,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开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具有“准储蓄”的特征。
3.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强调,即期与远期之间的通货膨胀率差别必须等同于这个期限内汇率的差别。如果不一致,就会出现套利情况,直到汇率调整到两者一致为止。
4.私募基金是指私人股权投资,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用来指称对任何一种不能在股票市场自由交易的股权资产的投资。被动的机构投资者可能会投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然后交由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管理并投向目标公司。
5.最后贷款人。又称最终贷款人,即在出现危机或者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时,负责应付资金需求的机构(通常是中央银行)。该机构一般在公开市场向银行体系购买质素理想的资产,或透过贴现窗口向有偿债能力但暂时周转不灵的银行提供贷款。该机构通常会向有关银行收取高于市场水平的利息,并会要求银行提供良好抵押品。
6.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是指将债券持有到偿还期所获得的收益,包括到期的全部利息到期收益率又称最终收益率,是投资购买国债的内部收益率,即可以使投资购买国债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债券当前市价的贴现率。
7.财务杠杆,无论企业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这种债务对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影响的是企业的税后利润而不是息税前利润。
8.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以各种资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为权数,对各种长期资金的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资本总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可用来确定具有平均风险投资项目所要求收益率。
9.经营周期,对于一个公司来说,经营周期的基本概念是:公司用现金购得产品或服务,然后出售给顾客获得现金,之后重复此过程。这就称为经营周期。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是指从取得存货开期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期。
10.权益报酬率(ROE)又称为净值报酬率,指普通股投资者获得的投资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表明普通股投资者委托公司管理人员应用其资金所获得的投资报酬,所以数值越大越好。
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56分)
1.依据金融产品不同,货币市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商业证券市场,主要包括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另一类是银行证券市场,主要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
2.决定因素包括:
(1)平均利润率。理论上贷款利率不应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
(2)银行成本。要保持合理的利差,银行才有利润可赚。
(3)通货膨胀预期。在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期间,利率水平有很强的上升趋势;而当预期通货膨胀率下降时,利率水平也将下降。
(4)中央银行政策。中央银行运用某些政策工具通过银行影响可供贷款。当中央银行想要剌激经济时,将采取措施以鼓励银行增加可供贷款数量时,利率下降。中央银行要限制经济活动时,将采取迫使银行收回贷款的措施,利率上升。
(5)商业周期。利率的波动表现出很强的周期性,在商业周期扩张阶段上升而在经济紧缩阶段下降。
(6)借贷资金供求状况。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市场利息率一般是在借贷资金市场上由资金的供求双方协商确定。供大于求,利率低;反之,利率高。
(7)政府预算赤字。如果其他因素不变,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则利率上升。
(8)国际利率水平。通过两条渠道实现:一是国际信贷渠道;二是国际贸易渠道。
3.第一是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其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吸收的外来资金两部分。自有资金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本以及公积金、未分配利润。这部分也称为权益资本。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第二项是资产业务。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将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业务活动。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部分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票据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
第三项是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也称为无风险业务。
4.除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机构以及财务公司等。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包括金融控股公司,公募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小额信贷公司等。
信托投资机构:专门(或主要)办理金融信托业务的金融机构。它是一种团体受托的组织形式。信托机构的产生是由个人受托发展为团体受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分工愈来愈细,经济上的交往愈来愈多,人事与商务关系愈来愈复杂,人们为了有效地经营和处理自己力不能及的财产及经济事务,就需要专门的信托机构为之服务。信托机构的重要种类有:信托投资公司、信托银行、信托商、银行信托部等。证券机构:专门(或主要)办理证券业务的金融机构。证券机构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主要有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证券投资信托公司、证券投资基金、证券金融公司、评信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
合作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劳动金库、邮政储蓄机构、储蓄信贷协会等。
保险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国家保险局、相互保险所、保险合作社及个人保险组织等。
融资租赁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投资和管理的租赁公司或租赁业务部,制造商或经销商附设的租赁公司。
财务公司:又称金融公司,各国的名称不同,业务内容也有差异。但多数是商业银行的附属机构,主要吸收存款。
5.再贴现业务的主要优点是,它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并且既能调节货币供给的总量,又调节货币供给的结构。
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是再贴现业务的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这就限制中央银行的主动性;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有限。繁荣时期提高再贴现率未必能够抑制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因为商业银行的盈利更高;萧条时期降低再贴现率也未必能剌激商业银行的借款需求,因为此时的盈利水平更低。而且再贴现率不能经常调整,否则市场利率的经常波动,会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
公开市场操作具有如下优点:中央银行能及时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买卖任意规模的有价证券,从而精确地控制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使之达到合理的水平。虽然其发生作用的途径同再贴现率政策和准备金政策基本相同,但它的效果比这两种政策更为准确,并且不受银行体系反应程度的影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中央银行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实施货币政策。依弗里德曼之意,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是“主动出击”,而非“被动等待”。
但公开市场业务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1)中央银行必须具有强大的、足以干预和控制整个金融市场的金融实力;(2)要有一个发达、完善和全国性的金融市场,证券种类齐全且达到一定规模;(3)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如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就不能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不足是缺乏这三个条件的国家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个政策手段;此外,它的收效缓慢,因为国债买卖对货币供给及利率的影响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缓慢地传导到其他金融市场,影响经济运行。
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如下优点:(1)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它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2)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一旦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必须立即执行;(3)准备金制度对所有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作用过于巨大,其调整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的影响都太大,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中央银行因此有将准备率固定化的倾向;二是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在商业银行有大量超额准备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会将超额准备的一部分充作法定准备,而不收缩信贷规模,这就难以实现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的目的。
6.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偿债能力指标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三项。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
作为偿还保证,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其中,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后的余额。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可以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或有负债比率、已获利息倍数和带息负债比率五项。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产权比率。产权比率也称资本负债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或有负债比率是指企业或有负债总额对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应对可能发生的或有负债的保障程度。
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企业一定时期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障程度。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指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的合计数,利息支出指实际支出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
带息负债比率,是指企业某一时点的带息负债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负债中带息负债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未来的偿债(尤其是偿还利息)压力。
7.命题一认为,当不考虑公司税时,企业的价值是由它的实际资产决定的,而不取决于这些资产的取得形式,即企业的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命题一还认为,用一个适合于企业风险等级的综合资本成本率,将企业的息税前利润(EBIT)资本化,可以确定企业的价值。(1)企业价值V独立于其负债比率,即企业不能通过改变资本结构达到改变公司价值的目的;(2)有负债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率KA与资本结构无关,它等于同风险等级的没有负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率;(3)KA和KSU的高低视公司的经营风险而定。
有负债公司的权益成本(KSL)等于同一风险等级中某一无负债公司的权益成本(KSU)加上风险溢价。风险溢价根据无负债公司的权益成本率和负债公司的债务资本成本率(KD)之差乘以债务与权益比例来确定。(1)使用财务杠杆的负债公司,其股东权益成本是随着债务融资额的增加而上升的;(2)便宜的负债带给公司的利益会被股东权益成本的上升所抵消,最后使负债公司的平均资本成本等于无负债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3)因此公司的市场价值不会随负债率的上升而提高,即公司资本结构和资本成本的变化与公司价值无关。
无税MM理论的结论为在无税情况下,企业的货币资本结构不会影响企业的价值和资本成本。
8.该模型认为,用投资者的必要收益率折现股票的必要现金红利,可以计算出股票的理论价格。揭示了股票价格、预期基期股息、贴现率和股息固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由于股票市场的投资风险一般大于货币市场,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金势必要求得到一定的风险报酬,使股票市场收益率高于货币市场,形成一种收益与风险相对应的较为稳定的比价结构。
这一模型说明股票价格P与货币市场利率r成反向关系,r越高,股价P越低,反之亦然,这一关系被现今各国实践所证实。
三、计算题(每题6分,共24分)
1.若有10万元支票存款,则有存款90万。此时需要准备金9万。同时所以需要借入4万。
2.银行有准备金为:7000×0.03+10=220亿
故有货币乘数为:
3.债券的发行价格为:

4.(1)若投资在每一只股票上的金额都相等,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是:
(2)若一半的钱投在股票A上,另一半的钱平均投资在股票B和C上,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是:

四、综合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人民币从“7”字头到“6”字头,股市肯定会间接受到影响:首先,升值加快或更高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将非常明显,出口增幅放缓可能成为趋势。从股市层面来看,出口企业的利润可能调低,进口企业则可能受益,尤其是石油、航空等板块;其次,升值加速导致的外部需求下降,必然影响到经济增长预期。目前多数分析人士预期今年经济增长将放缓到10.5%左右。经济增速下调对股市不是好消息,但长期来看,如果经济结构更加均衡,也将有利于股市稳定发展;流动性也将面临双向压力。一方面,顺差减少有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日本等国的经历显示,升值加速对热钱的吸引是难以避免的。日元1985~1996年10年间升值2.5倍,股市也上涨了3倍。从长期来看,本币升值对股市的拉动效应很明显,热钱助推资产泡沫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升值带来一些以本币为主要资产的企业估值主升,主要包括金融业和地产业。
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将可能给中国市场上众多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带来短期痛苦,但也对中国经济将产生一些积极影响,长期看有助于纠正中国经济的失衡现象,特别是贸易顺差和经济过热压力。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居民和企业手中的外汇资产“缩水”,一些出口企业因为屡屡发生的贸易摩擦陷入生存危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国际“热钱”源源流入……
人民币升值必然加大中国企业的自身经济成本和制造企业经营管理难度。尤其在中国企业普遍走向国际市场、得到国际市场认可、收取国际市场利润的初期,这样的价格上涨必然带来企业价值的利益冲击。
本币升值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利弊皆有。就进出口而言,主要是降低出口产业的竞争力,从而导致出口减少。本币过快升值会导致出口的快速下降,从而使国家面临经济增速快速回落的风险。
2.方案一与方案二,即长期债务和普通股筹资方式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EPS1=EPS2:


解方程得方案一与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所对应的EBIT=150(万元)
又因为210高于无差别点150,所以若不考虑财务风险应采用负债筹资,因其每股收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