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研信息 > 2020考研:中国人民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2020考研:中国人民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时间:2020-09-23     来源:     作者:      点击量:335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为1937年创办的陕北公学,日本研究系是当时最先设立的五个系之一。1992年日语专业成立,次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1996年获得日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翌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2011年外国语学院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招收日本文学方向博士生,次年开始同时招收日本文学方向与日语语言方向博士生。

本专业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0~15名,博士生1名。

二、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日语语言文学下设3个研究方向:日本文学研究、日本文化研究、日语语言学研究。

(一)日本文学研究

本研究方向注重文学与历史、宗教、文化等多领域和多元素的交叉研究,重视研究对象与研究者主体之间的关系。在探讨汉字文化圈视阈中的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等研究方面具有学术前沿地位,已实现与日本学术界的广泛交流。

本方向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1名,讲师2名,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3名,大都具有长期留学日本知名高校的教育背景。

本方向包括日本古典文学与近现代文学两部分,涉及2个重点。1)日本古典文学。该部分主要涉及日本古代与中世说话集(“短篇故事集”)的研究、日本古典戏剧研究、佛教民俗文学研究、域外汉文典籍的传播研究等领域。学术带头人李铭敬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多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代表作《日本佛教故事集的源流》(研究篇)获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成果公开出版促进基金和第五届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著作类一等奖。其研究注重日本古典文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汉字文化的影响因素,在日本说话文学、中日比较文学和域外汉籍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开拓性。2)日本近现代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鲍同副教授从事日本近代文学、翻译学研究,出版专著《山崎丰子文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五四’新文学运动后中国文学在日本的译介研究(1919-2018)”。刘妍博士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和中日韩比较文学研究,研究对象为日本现代主义文学和包括冲绳文学、原爆(原子弹爆炸)文学、殖民地文学的战争文学,出版专著《横光利一研究》,主持教育部项目“日本《改造》杂志及其中国叙事研究(1919-1944)”。戴焕讲师主要研究19世纪20年代前后的中国和日本文学,以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转化与利用为切入点,考察日本和中国作家的异质文化体验以及在此过程中构建文化身份认同时所遭遇的一系列问题,进而具体地探讨现代性问题。

本研究方向将继续致力于原始资料的挖掘,同时借鉴当代最新的文学理论研究成果,在日本古典文学及近现代中日文学比较等领域做深入探讨,力求从政治、宗教、历史及文化等多角度解释日本文学,弄清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及民族心理、思维特征,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事业。

(二)日本文化研究

本研究方向借助学校在人文社会学科上的办学优势,以跨文化、跨学科为研究特色,在国际化这一大背景下,紧贴国际文化研究的学术前沿,从基础理论和现实动态两个角度,对现代化进程中日本社会文化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

本研究方向现有副教授3名,皆留学日本并获得博士学位。学术队伍知识、年龄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学术涵盖面较好,研究方向同中有异。

本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研究重点。1)日本思想文化研究。以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为特色,以近现代中日关系史为轴心,对日本思想文化进行研究。钱昕怡副教授专注于近代日本的民族主义以及日本人的中国观问题的研究,其专著《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革命论》通过考察近代中国革命对日本知识分子思想的影响,较为全面地揭示了近代日本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阐释了日本左翼自由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及其基本特征,为理解中日两国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2)日本大众文化研究。作为现今流行的大众文化形式,日本的动漫文化以其成熟的艺术形式深入人心,不仅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而且开创了动漫文化研究的最新学术领域。徐园副教授的专著《日本报纸连载儿童漫画的战前史》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为依据,结合时代背景,从媒体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清晰地解析了日本报纸连载儿童漫画发展的不同阶段,深入阐释了日本大众文化的草根性及其双重构造的特征。3)文化学派的翻译研究。翻译是一门多元化、跨学科、跨文化的活动,翻译理论繁多,学派林立。张昌玉副教授有多年的笔译、口译实战经验,以及在日本多年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倾向于翻译的文化学派,以文化翻译理论、翻译技巧来分析和研究翻译中面临的问题,以翻译实战经验来训练口、笔译,效果显著。

本研究方向将在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新形势下,继续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中日关系为主线,以文化研究为重点,不断追踪日本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从日本思想文化、大众文化和企业文化等不同领域和侧面认识日本,研究日本,积极探索日本文化研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并通过加强交流与沟通,整合人文资源,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三)日语语言学研究

本研究方向密切跟踪日语语言学研究前沿,倡导与时俱进的研究理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风格,依托与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联系和相互信赖与合作的优势资源,力求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创出特色。

本方向现有副教授1名,讲师2名,均留学日本并获得博士学位。

本研究方向的研究重点包括日语认知语义研究、日语教育学研究、日语语史研究等。1)认知语义研究。王轶群副教授的专著《关于空间表达的汉日对比研究》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对日汉语言中的起点表达方式、处所表达方式、移动表达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并引入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生态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分析了产生差异的根本性原因,为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2)日语教育学研究。柳悦博士专攻日语教育学尤其是日语语音教学,侧重纠正中国人错误的日语发音,指导学生说出地道的日语发音。出版专著《日语复合名词语音语调学习之研究》。3)日语语史研究。邹文君博士专攻日语语史研究尤其是日语词汇史的研究,着重从通时的角度研究日语词汇形成发展的历史,并兼顾中日词汇意义比较。在海外杂志发表过多篇论文。

日语语言研究是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本方向将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坚持开放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在国际化合作的背景下努力摸索高水平研究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保持现有特色的同时,进一步开拓该学科方向的研究领域。

三、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和创新精神,具有崇高的学术理想和学术追求,立志为学术繁荣发展而奋斗。

2.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本学科领域“主流、经典、前沿”的专业主文献、具备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创新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四、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有8名取得博士学位,其中7名教师在日本知名大学完成博士学业。另外,本专业每年聘请2名日籍教师任教。同时兼职聘请日本立教大学教授1名。

五、对外学术交流

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一桥大学、明治大学、九州大学、龙谷大学、同志社大学、立命馆大学、神户大学、关西学院大学、筑波大学、东洋大学、广岛大学、北海道大学、立教大学、名古屋大学、东京共立女子大学、琦玉大学等20余所日本高校建有校际交流关系或校院间交流协议,本专业每年均选派出本、硕、博十余名学生赴日留学一年。

邀请原立教大学教授、著名日本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小峯和明先生为本专业的硕、博生开设日本学前沿讲座等课程。

本专业与北京大学、日本筑波大学联合定期召开三校论坛,组织专题研讨会;设有“名师讲坛”,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学术演讲;经常主办大型或高端学术会议。

六、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博士课程:

日本文学主文献研读、日本文学前沿专题研究等。

硕士课程:

日本文学专题研究、日本古典文学基础研究、日本近现代文学基础研究、日本说话文学与能乐研究、比较文学理论研究、日语语言学、中日语言比较研究、日语语法学、信息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言交际实践、日本企业文化专题研究、中日关系史专题研究、比较文化理论研究、日本思想史专题研究、日本社会文化专题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写作等。

七、毕业生去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国家机关、出版机构、媒体、高校、外企等。

八、博士生导师

李铭敬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