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艺术学考博: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艺术学考博参考书
考博解析 考博报考分析
关于课程:加微信kaobozixun 电话:13651323531 关注公共号:考研考博圈
中传从21年全部实行申请审核复试制,申请通过进入复试考察社科综合和写作
文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5”)和艺术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13”)初试科目为《学术写作》和《人文社科综合》,工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初试科目为《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
(具体大纲可以去官方仔细阅读)
关注公共号:考研考博圈
相关链接:
中国传媒大学考博信息汇总
专业(专业代码):广播电视艺术学(1303L2)
所属学院:戏剧影视学院
招生方式:硕博连读、普通招考
普通招考初试科目:人文社科综合、学术写作
普通招考加试科目(同等学力考生适用):①4001思想政治理论 ②5016影视艺术理论 ③6016中外影视精品分析
备注:博导按拼音排序
博导招生指标联系方式(不断更新中)研究领域(不断更新中)
戴清 1daiqingcuc@163.com 电视剧艺术理论、史论研究与影视评论。
付龙 1midisong@cuc.edu.cn 影视音乐美学、音乐综艺研究
关玲1guanling@cuc.edu.cn 广播电视艺术理论研究,节目策划,创作方法及节目创新研究(广播电视综艺节目、广播剧、网络文艺、短视频等)。
李胜利(已招收直博生)1lishengli@cuc.edu.cn 广播电视艺术学之电视剧历史与理论
廖祥忠 1277524335@qq.com 广播电视艺术研究,融媒体研究,新媒体艺术研究
卢蓉 1dr.lurong@cuc.edu.cn 媒介叙事理论,中美日电视剧比较,影视项目研发及创意产业研究。
潘可武 1pankewu@cuc.edu.cn 影像美学,视觉传播与新媒体艺术
王利丽 1wangliliem@163.com 电视剧史论,电视艺术理论,影视文化研究
游洁 1youj_81@qq.com 综艺节目理论及创作研究,媒体策划理论及创作研究
张国涛 1gtsky99@163.com 电视剧美学、电视艺术理论、传媒艺术理论、影视产业、影视文化等。
朱星辰 1xhbbzxc@sina.com 综艺、真人秀、大型晚会等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研究,互联网短视频、媒介传播研究。
关于专业课备考:
1、初试:人文社科综合、学术写作
人文社科推荐参考书目(官方公布)
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常绍民等译,中信出版集团,2017.
3.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商务印书馆,2013.
5.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朱立元主编:《西方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8.[法]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陈卫星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复试:专业知识
考博除了导师的论文 学术成果 学科项目等需要我们单独的梳理外 ,一些必看的书目还要需要的

...........
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在报名时须同时提交能够证明自身报考资格、学业水平、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须通过报名系统提交,不可通过其他途径提交。
申请材料清单(模板详见报名系统,以下清单若与报名系统要求有出入,则以报名系统要求为准)如下:
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
2.学籍学位证明材料。
报名前已获得硕士学位或者博士学位人员须提交硕士学位证书或者博士学位证书扫描件,在国(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还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位认证报告扫描件。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交学生证扫描件或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电子版,录取当年入学前可获得国(境)外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近期开具的在读证明或成绩单扫描件。
同等学力考生提交学士学位证书扫描件。
3.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4.申请信。
5.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
6.专家推荐信。
7.硕士课程成绩单。
8.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或毕业设计作品(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交开题报告或作品说明)。
9.科研成果、创作成果、科研获奖、参与科研项目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注:考生须指定一项能反映本人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包括学术论文、著作等。
10.外国语水平证书。
11.各类荣誉证书。
12.其他能证明自身学业水平、学术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材料。
13.诚信考试承诺书。
另外,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供满足报考条件所需的证明材料,详见“四、报考条件,(四),3”。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提交《报考2021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
报考“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的考生须提交对口支援学校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推荐书。
4、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
各培养单位资格审核小组依据报考条件的要求,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视为资格审核不通过,不予准考。
各材料评议小组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从学业水平、学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给出材料评议成绩。材料评议成绩合格的考生可进入初试考核环节。
绿色通道:以“直博”或“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的考生,材料评议成绩合格后可直接进入复试;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且材料评议阶段被评为“优秀”的考生,由学校统一组织专家组进行复审,复审结果经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可免去初试环节,直接进入复试。
材料评议成绩合格线发布、考生材料评议成绩查询等,详见中传研招网(http://yz.cuc.edu.cn)届时相关通知。
5、初试
初试拟采用“机考”方式,重点考查考生攻读博士学位所需的学科基础、综合素养和学术潜质。文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5”)和艺术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13”)初试科目为《学术写作》和《人文社科综合》,工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为“08”)初试科目为《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各科目考试成绩均达到合格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环节。
《学术写作》、《人文社科综合》以及《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考试大纲详见《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实施办法及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初试时间初定为2021年3月6日,各科目具体考试时间初步安排如下:
人文社科综合:上午09:00-12:00。
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上午09:00-12:00。
学术写作:下午14:00-17:30。
如遇不可抗因素(如疫情防控需要等),我校将会对初试时间及方式等做适当调整,调整方案将提前在中传研招网(http://yz.cuc.edu.cn)公布。
初试详细安排、初试合格线发布、考生初试成绩查询等,详见中传研招网(http://yz.cuc.edu.cn)届时相关通知。
6、复试
复试主要以学术答辩及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学术能力、创新潜质、综合素质、外语应用能力等进行考查。
复试考核的具体内容及复试成绩计算方法如下:
1.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满分为100分)
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考核分为三部分:专业知识、学术能力、综合素质。考核时间不少于25分钟。
专业知识:以随机抽题方式,重点考核对报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综合性、开放性问题为主。
学术能力:考生以学术答辩形式介绍本人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果,并重点介绍一项本人独立完成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或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并回答考核小组的提问。
综合素质:结合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个人经历等,通过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创新潜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交流能力等进行考查。
2.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满分为100分)
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等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不少于5分钟。
3.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
通过《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考生提交的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等材料,以及在面试考核过程中与考生的交流,考查考生的政治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加试内容
同等学力考生还须加试政治理论及两门报考专业硕士学位主干科目(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采用网络远程笔试方式进行,由各学院(研究院、中心)组织。加试成绩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但有任何一个科目不及格则不予录取。
5.复试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 = 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90% + 英语语言应用能力×10%
复试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以上内容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以上内容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关于课程:加微信kaobozixun 电话:13651323531 关注公共号:考研考博圈
第一-阶段:学术简历、研究计划等资料撰写指导
指导院校、专业和导师选择,指导专家推荐信撰写以及如何联系导师,指导如何写作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和学术简历,研究成果和个人陈述的技术性处理等。这个阶段,一定要重视,尤其是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博士考试重点、范围及命题趋势讲解
讲解命题趋势与特点,掌握复习范围;讲解主要参考书目,建立知识理论体系框架并对重点知识章节和常见考点进行整合。其中,特别基础理论与模型、近一年的热点等,这是笔试每年考察的重点。
第三阶段:考博热点专题讲解
讲解如何阅读导师组论文,如何阅读报考学科最顶级学术期刊,这都是考博的重点,进而梳理本学科的热点问题,并结合前期所学理论分析热点问题,提高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四阶段:部分真题讲解与演练、答题技巧讲解
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真题的关联性,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指导学生如何答题。
第五阶段:全真模拟练习
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结合最新的内部出题信息和导师信息进行高命中押题。
第六阶段:面试指导
指导学生撰写英文自我介绍、学科介绍等内容,针对往年常问的题目进行模拟练习。
关于课程:加微信kaobozixun 电话:13651323531 关注公共号:考研考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