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考博: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考博真题 考博参考书 申请流程
211院校: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普通院校: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央党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跨一级学科考生复试加试科目:④经济学基础⑤管理学基础
同等学力考生复试加试科目:④经济学基础⑤管理学基础⑥政治理论
每个院校的考博时间是不一样的,加之每个专业博士招生人数有限,建议大家一定要多选择几个院校进行备考,一般而言,选择2-3个院校比较合适,毕竟考博和考研不同风险更大一些,不像考研只要分数够高就能被录取,考博不是,每个导师基本招生一个人,如果今年你所报考的导师有意向的考生那基本就没戏了,无论你考第一还是第几名,这都不重要了。另外院校的选择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考博主要看本硕学校、外语成绩、科研论文、科研奖项、以及博士期间的修习计划及个人陈述等相关材料。考博大部分都是采取“申请-考核制”,如果想过材料这一关,就需要充分的准备,尤其是研究计划和学术简历。有些院校内部信息官方是不会公布的,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可以找专业的老师给你指导。
名校博导名额紧张,基本都是1-2个。每年报考前导师可能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1年2年甚至3年,所以有志读博的一定要要做规划。提前联系导师,可以了解导师对于学生在专业课之外的技能的期望(比如发论文能力、英文教材翻译能力、模型分析能力等),这样给自己1年的时间向这个方向去靠拢,都有可能会在复试面试中作为加分项。复试占的分数比重大,然而只有短短的20分钟,主要问问题的还是你所报考的导师,所以提前联系,定期汇报,可以给老师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
1. 德鲁克“任何组织都是社会的器官”对我国企业管理的启示
3. 组织观有“技术系统”“社会技术系统”的比较对管理的影响
(2)个人陈述(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所取得的成就、报考动机、未来发展构想等;无固定模板,由考生自由发挥撰写,总字数不得超过5,000字);
(4)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研究构想(内容包含拟研究的问题、知识储备、创新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参考文献等;无固定模板,由考生自由发挥撰写,总字数不得超过12,000字);
(5)证明外语能力的外语成绩单复印件(原件复试报到时审核);
(7)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可提交论文初稿,硕博连读生可不提交);
(8)代表作原件1篇(原则上应为CSSCI索引期刊成果);
(9)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报考非定向考生无需单位人事部门意见);
(10)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11)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专家推荐书空白模板请于网上报名并网上交费后,从网报系统中下载);
(12)报考定向(全日制)的博士考生(仅限高校任课教师)须提供由定向单位开具的、同意考生在我校基本学习年限(四年)内脱产学习的证明。
复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100分)、专业知识(100分)和综合素质(100分),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先笔试,后面试。笔试成绩排名进入各专业(方向)拟录取人数前150%的,可获得面试资格,笔试与面试成绩加总,为考生总成绩。
笔试考核包括专业外语(50分)、专业水平(100分,含专业知识、研究设计、研究方法等)。
企业管理“战略与供应链管理”方向:管理思想史、企业战略理论与实践、企业文化、供应链管理、研究方法与设计。
企业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方向:管理思想史、组织理论、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法与设计。
面试考核包括外语听力及口语(50分)、综合素质(100分,含学术基础、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等)。
学院按专业(方向)招生,考生在被录取入学之后的一个学期之内,与本专业(方向)的导师双向沟通,确立师生指导关系。
1. 申请环节——基本情况介绍&专业方向&导师选择疑问沟通;
· 本科&研究生学习情况&现有研究成果梳理&可能的问题;
· 博士研究计划撰写包含内容&具体规范&注意事项;
1. 笔试考核环节——专业笔试——专业知识(企业管理战略与供应链方向);
(2) 人大商学院出题老师主要研究方向核心知识点汇总;
2. 笔试考核环节——专业笔试——研究方法&研究设计(定性、定量研究方法);
· 数据收集/数据来源:核心数据库(国内&国外):Wind,以及国际数据库举例说明;
3. 面试考核环节——其他问题(个人介绍/研究方向/兴趣、未来职业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