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南开政管院公共管理学博士招生目录:
true
编辑
一、备考时间表
每个招生年度分别安排两个批次的“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根据各专业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第一批次招生计划未完成的,继续进行第二批次招生。
(一)第一批次“申请-考核”制时间安排
1. 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11月1日-11月10日;
2. 提交申请材料截止时间:2024年11月12日;
3. 材料审核结果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5日前;
4. 综合考核时间:2024年12月1日-10日。
(二)第二批次“申请-考核”制时间安排
1. 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3月20日-4月10日;
2. 提交申请材料截止时间:2025年4月11日;
3. 材料审核结果发布时间:2025年4月25日前;
4. 综合考核时间:2025年5月6日-5月15日。
二、报考条件
须符合《南开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学院另对外语水平要求如下:
(一)外语水平:
1. 第一外语为英语的考生,须符合以下任一项:
(1) 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六级成绩425分及以上)或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且成绩为优秀(四级成绩550分及以上);
(2) TOEFL成绩90分及以上;
(3) IELTS(A类/学术类)成绩6分及以上;
(4) GRE成绩310分及以上,或者GMAT成绩640分及以上;
(5) 英语专业四级(及以上)考试合格;
(6) 通过由学院组织的专业外语考试(学院根据学科专业需要可选择另行设置相应的专业外语考试,具有同等效力;详见各学院“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2. 第一外语不是英语的考生,如果招生目录中外国语科目允许选择其他语种,对应语种应达到以下相应标准:
(1) 日语要求日本语能力测试N1合格或日语专业四级合格;
(2) 俄语要求俄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
(3) 法语要求法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或法语DEFL/DALF考试达到B2级;
(4) 德语要求德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大学德语六级考试合格、德福考试成绩19~20分或TELC以及歌德德语水平测试达到B2级;
(5) 西班牙语要求专业四级考试合格或达到西班牙语DELE考试B2级;
(6) 通过由学院组织的专业外语考试(学院根据学科专业需要可选择另行设置相应的专业外语考试,具有同等效力。
其他小语种由申请学院另行确定外语水平要求,并报研招办审核备案。
三、考核
(一)材料审核
“材料审核专家组”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评估,根据考生提交的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考生参与科研、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研究计划等材料,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给出百分制审核成绩(成绩低于60分者不能入围综合考核)。学院根据材料审核成绩和招生计划择优确定入围综合考核考生名单,并报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学院对外公示。
(二)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专家组”对入围考生的报考资格再次进行全面审核,不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不准予参加考核。综合考核采取面试方式。在综合考核时,将对考生的学术水平、专业素养、科研能力、创新潜质、外语能力、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等进行全面考察。综合考核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综合考核成绩报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学院对外公示。
育明考博-李 解析:
1、南开大学政管院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城市发展与管理三个类目,复试形式为面试
2、关于报考方向,建议大家可以重点复习一所院校,多关注几所院校报考考试,以增加录取几率。南开大学政管院也是以申请-考核制的形式来招生,通过材料审核是考博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考博申请资料审核呢?主要是三点:一是本硕院校和专业;二是研究计划和学术简历撰写,对于很多国外留学的学生而言,研究计划方面可能存在较大难度;三是科研经历和学术成果积累。
3、关于专业课参考书推荐
《行政学》,沈亚平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行政管理学》,张永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版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2009年卷)(2010年卷),白钢史卫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学》,王骚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陈振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顾建光:《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第二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辅助资料】
《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近一年论文;导师组教授近5年论文。
……
4、专题讲解
数字技术对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江小涓推文)
答题思路:有两方面,一方面,对政府自身有挑战(危机意识、处理危机能力等,反应能力、透明度、清廉能力带来了挑战),对政府变革带来的机遇;另一方面,对政府外在的,整个的社会与经济问题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数字技术对政府管理带来的机遇:
(1)在政府自身变革方面,数字技术为促进了政府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行政效率的提高
一方面,组织结构扁平化是指管理层次的减少和管理幅度的扩大,数字技术为政府提供了更快的信息传导速度,为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提供了功能支持,例如省管县试点工作等;另一方面,数字技术通过提高信息采集和传播速度大大改善了传统行政的模式,提高了政府组织结构的行政效率。
(2)在经济调节方面,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多维多层数据可以更好地支撑经济调节。
一是提供了更多指标印证宏观经济形势,一些具体的实物指标往往可以对宏观经济形势提供印证,例如用电量、货运量等。二是结构性数据呈现出行业的特点。政府可以根据不同行业反映出来的结构性数据特点,采取结构式、差异化的调控手段,达到总量调控的管理目标。三是新经济形态提供了新的经济指标。电子商务交易量、用云量、上网时长等全新指标的呈现,反映出了这些新经济形态的规模和趋势。
(3)在市场监管方面,数字技术使得政府的市场监管更加及时有效。
新的信息技术为政府的市场监管提供了新的手段,一方面,通过对市场活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够快速发现原本不易察觉的失信行为,并加以曝光,提高了市场的失信成本;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数字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地收集到市场活动的海量信息,并加以针对性的监管,也大大降低了政府市场监管的技术成本。
(4)在社会管理方面,数字技术大大提高了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
一方面,数据采集设备的大量使用,使得人们的社会活动形成海量、多维、真实的数据,为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积极因素,使得政府更加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在社会事件的及时预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政府对于一些流行性疾病的预防等。
(5)在公共服务方面,数字技术提高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公共服务的供需问题一直是政府提供服务的一大难题,数字技术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统计出公民对于某一项公共服务的需求量,一定程度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得政府可以更有计划、针对性的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也减少了过度供给公共服务所带来的浪费。
2.数字技术对政府管理带来的挑战:
(1)对政府信息处理速度和危机应对能力有了新的要求
在数字技术的发展之下,信息传播速度和信息传播数量都大大提高,一方面政府需要对海量的信息数据做出及时的识别和监管,另一方面还要对快速传播的信息及时作出响应,否则就可能会有舆论发酵的风险,这对于政府的信息处理速度和危机应能力都是一种新的挑战。
(2)“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冲突可能增加。
民主决策强调的是合乎民意,民众参与,而科学决策强调的是以最小成本达到决策目标,很多时候二者的利益出发点是冲突的。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情况下造成了两难:如果民主决策不到位,有可能无法准确了解公众的诉求,决策也无法有效执行;而如果让民众广泛参与决策过程,则有可能会很大程度上背离“科学性”。
(3)垄断问题性质变异并难以监管
在网络时代,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具有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政府很难通过传统垄断的标准来评判一个大型互联网企业对于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程度,从而对监管也造成了难题。
(4)数据产业发展和个人隐私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数字技术的背景下,每个公民的隐私数据都变得有利可图,公民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利用成为了一个两难问题。并且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这类问题的监管变得愈发困难。
(5)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正在发生变化
例如智慧城市建设,政府主动鼓励企业进入公共领域,再例如新兴技术应用,阿里巴巴主要请政府进入企业大数据服务的内部管理与监控。由此带来的政府的职能所发生新的变化与挑战。
【育明考博备考建议】
第一部分 申请环节:
1. 申请环节——基本情况介绍&专业方向&导师选择疑问沟通;
2. 申请环节——博士申请资料整理&撰写&完善;
· 本科&研究生学习情况&现有研究成果梳理&可能的问题;
· 博士研究计划撰写包含内容&具体规范&注意事项;
· 博士研究计划示例讲解;
第二部分 综合考核环节:
1. 面试考核环节——专业问题问答;
· 高频专业问题汇总&解答;
2. 面试考核环节——专业英语问答;
· 高频英文问题汇总&解答;
3. 面试考核环节——其他问题(个人介绍/研究方向/兴趣、未来职业选择等);
· 高频专业问题汇总&解答。
育明考博-小李老师T/W:185-189-73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