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博必知|考博经验|真题答疑|面试
育明考博-小李老师T/W:185-189-73878
一、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博招生目录
财政金融学院
true
编辑
根据育明考博统计分析,2020年以来,人大金融学考博报录比大概为1:15左右,总体难度偏高,需要报考者不但本硕院校要好一些,最好是本硕985院校,而且至少要有1-2篇核心论文发表。
备考时间安排:
1.报名:考生须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方式报名,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1月5日17:00。
2.材料电子版接收截止时间:2024年1月7日24:00(以邮箱接到邮件的时间为准)。
3.公布综合考核名单:2024年2月下旬。
4.综合考核时间:2024年3月中旬。
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博申请材料(2024届博士招生)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意见栏,报考非定向的考生不填,其它情况都要人事部门填写意见及盖章)。
2.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双证硕士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学信网的学籍认证报告和学位网的截图,港澳台及国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带网页截图的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学位认证报告(该项内所有文件须合成到一个pdf文档)。
3.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书扫描件(专家推荐书空白模板从网报系统必读相关材料中下载)。
4.加盖公章的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单扫描件(需要提供GPA成绩,并注明所在学校GPA满分分数)。
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究计划(A4纸,宋体,小四号字,1.25倍行间距,内容包括个人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所取得的成就、研究兴趣、未来发展构想等)。
6.代表作。以下材料三选一即可:①近3年内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一篇学术论文(只需一篇代表作。知网等下载,文章页眉上须注有杂志名称,文章的刊发期数(某年第某期));②硕士学位论文的封面页、摘要和目录;③港澳台及国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若无前面①或②项,则须提供Master's thesis概要表(中文填写,字数1000字以内,详见附件)和Master's thesis原文(原文附在概要表之后,两者合在同一个pdf文档)。
7.外语水平证明。代表考生最高水平的外语成绩单、证书扫描件(四六级、托福、雅思、GMAT等。此项只需代表考生最高水平的一项证书即可,若提交多种证书则随机选取一项)。
8.报考定向(全日制)的考生,须提供由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考生在我校基本学习年限4年内脱产学习的证明扫描件。9.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字数不少于1000字)。
10.亲笔签字的《诚信应试承诺书》(见附件)扫描件。
11.身份证明材料: ①有效期内的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照片;②准考证扫描件/照片。两者合并为一个pdf文档。
12.应届生须提交每学期均已注册的学生证扫描件/照片。
13.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报考登记表(原件须在综合考核前邮寄到报考学院)。
14.应届硕士毕业生要签署《应届毕业生承诺书》(见附件)。承诺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各科成绩合格,能够按期取得硕士毕业证、硕士学位证。
三、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博复试内容
1、笔试
(1)《经济学综合》(40分)
(2)《英语》(20分)
(3)《金融学综合》(40分)
笔试时间为3小时。
2、面试
对学生创新思维、学术潜质、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察。每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30发展。育明考博建议大家,考前最好做几次模拟面试,尤其是针对自身的研究计划中的问题、创新点及研究方法,还有前期发表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都是面试中常问的问题。
3、总成绩:综合考核成绩包括笔试和综合素质面试成绩
四、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博复试参考书推荐
经济学综合
1、《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经济学原理》,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公共经济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金融学综合
1、《金融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货币金融学》(第九版),费雷德里克·S·米克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公司理财》,A罗斯(吴世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
同时还要多看看《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期刊论文及导师组论文。
五、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博真题
true
编辑
六、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博必知
金融学考博专业课方面的复习备考,“信息”和“方向”是最重要的。备考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专业课每科有4-5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会有十几页答题纸,整个的答题和书写量是非常大的。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1—2道题是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育明考博经验:
第一部分 申请环节:
1. 申请环节——基本情况介绍&专业方向&导师选择疑问沟通;
2. 申请环节——博士申请资料整理&撰写&完善;
· 本科&研究生学习情况&现有研究成果梳理&可能的问题;
· 博士研究计划撰写包含内容&具体规范&注意事项;
· 博士研究计划示例讲解;kaoyankaobo8
第二部分 笔试环节:
1. 笔试考核环节——专业笔试——专业基础;
核心学习内容:
(1) 经济学、金融学核心理论基础学习;
(2) 导师组主要研究方向核心知识点汇总;
2. 笔试考核环节——专业笔试——学术前沿、热点分析;
第三部分 面试环节:
1. 面试考核环节——专业问题问答;
· 高频专业问题汇总&解答;
2. 面试考核环节——专业英语问答;
· 高频英文问题汇总&解答;
3. 面试考核环节——其他问题(个人介绍/研究方向/兴趣、未来职业选择等);
· 高频专业问题汇总&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