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e
编辑
一、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考博日程(26年考博学生可参考)
(一)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12月5日-2024年12月30日。
(二)提交纸质材料截止时间:网上报名及网上缴费完成后,考生须于2025年1月3日前将报考材料提交我院。(以寄出当天邮戳为准)。(特别提醒:材料邮寄只接收EMS或顺丰快递,其余快递公司恕不接收),逾期不再受理。
(三)材料审核时间:2025年1-2月
(四)综合考核(笔试和面试)时间:2025年2-3月
二、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考博流程
(一)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12月5日-2024年12月30日。
(二)报考材料
网上报名及网上缴费完成后,报考考生均须于2025年1月3日前(以寄出当天邮戳为准)提交报考材料。逾期不再受理。
报考材料包括:
1.《厦门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登记表》(网报系统打印,考生本人亲笔签名确认);
2.硕士学位证书及硕士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只须提供学生证复印件);
3.本科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大专学历考上硕士研究生的,提交大专毕业证书);
4.加盖毕业学校研究生院(处)培养办或本人档案所在单位公章的硕士阶段学习成绩单;
5.身份证复印件;
6.个人自述表(附件1):主要包括本人的政治表现、外语水平、学习和工作经历、经验、科研能力、特别成就等,不超过2000字;
7.研究计划:拟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不少于3000字,格式自定;
8. 硕士学位论文或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含评议书、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若无硕士学位论文的,应提交说明)、其它科研成果和获奖证书等资料的复印件;
9.外语水平能力证书复印件;
10.在境外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在报名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写明预计获硕士学位时间,若被录取,最迟须在入学前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11.报考定向类别的考生,应提供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还需要按照教育部和学校要求提交其它与报考资格相关的材料;
12. 主导师意向表(附件3),博士生导师名单请见招生专业目录;
true
编辑
13.两名与所报学科专业领域内的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专家(意向主导师之外的专家)推荐信(附件2);推荐内容包括考生的学习能力、科研潜力、实践能力、英文水平和学生心智成熟度的评价。每封推荐信单独装入信封,由推荐专家在信封上骑缝亲笔签名,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咨询。
(三)考核内容和方式
1.考核主要内容为外语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考核:
外语能力考核:主要考核考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能力。
综合素质考核:重点考察考生攻读博士学位的目的、科研兴趣和态度,科研工作背景和学术研究经历,重点考察考生以往科研成果,综合评价考生的科学素养、个人品性、创新能力和科研潜力等。
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考核:主要考核考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学术素养和研究潜能等。
学院将对拟录取考生提供的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进行审查,若发现可疑情况,将组织专家组进一步审核鉴定。
2.考核形式包括面试考核和专业课笔试两部分,总成绩满分100分。
(1)笔试:考试时间2个小时,占总成绩30%。主要考察学生的外语能力、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等。笔试不指定参考书目,主要考核考生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等。
(2)面试:学院成立若干面试考核小组,每个考核小组由5名及以上本专业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组成。面试注重考核申请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外语交流能力、学术兴趣、专业理论基础和学术研究潜力等方面。面试成绩(其中外语水平10%,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90%,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为合格和不合格,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占总成绩70%。
三、厦门大学公共政策考博参考书
《政治学》,陈振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公共管理学》(研究生教学用书),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的理论、方法、技术》,陈振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
【辅助资料】
《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等期刊近一年论文;导师组教授近5年代表作。
四、厦门大学公共政策面试常问问题
专业知识类
- 理论基础问题:考查对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等基础理论的掌握,如“请简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内容”。
- 研究方法问题:涉及研究计划或专业相关的研究方法,比如“在你的研究计划中,为什么选择这种研究方法,它有什么优缺点”。
- 热点问题:关注公共政策领域的前沿热点,像“如何看待数字技术对官僚制的影响”。
个人背景与规划类
- 学术背景:询问本科和硕士期间的学习情况、研究方向及成果,如“请介绍一下你硕士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考博动机:了解考生攻读博士的原因和动力,例如“你为什么想要攻读厦门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
- 未来规划:了解考生对博士阶段及未来职业的规划,比如“你对博士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有什么规划”。
综合能力类
- 文献阅读与分析能力:可能会问“你最近阅读了哪些行政管理领域的重要文献,有什么收获和见解”。
- 问题解决能力:通过一些案例或假设情境,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假如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利益相关者的强烈反对,你会如何应对”。
- 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询问相关经历来了解这方面能力,像“请分享一次你在团队合作中与他人发生分歧并解决的经历”。
公共政策考博欢迎随时咨询育明考博-小李老师
五、公共政策考博热点总结
考博笔试与面试常聚焦公共政策领域前沿与热点,了解这些内容能助你在考博中脱颖而出,以下是一些公共政策考博热点:
数字化转型: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行政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电子政务与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许多地方政府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政务事项的网上办理,提高行政效率。不过,在转型过程中,数字鸿沟与数据壁垒问题凸显。不同地区、人群在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接入程度上存在差异,导致部分群体难以充分享受数字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困难,形成数据孤岛,阻碍了行政协同效率的提升 。
治理模式变革:协同治理与整体政府理念兴起,强调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协同合作,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行动,提升公共事务治理效能。例如,在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需要交通、公安、规划等多部门协同,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同时,自主治理理论受到关注,研究如何激发社区、基层组织等的自主治理能力,像一些社区通过居民自治解决环境卫生、停车管理等问题 。
政策创新与改革:共同富裕成为重要政策目标,围绕三次分配的政策研究不断深入,初次分配中注重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再分配中强化税收、社会保障等调节作用,第三次分配鼓励慈善捐赠等社会公益行为。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
危机管理: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对政府危机治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从危机预警、应急响应到恢复重建,各环节都需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如在疫情防控中,政府在信息发布、物资调配、社会秩序维护等方面的表现,以及暴露出的问题与改进方向,都成为研究热点。危机领导力也备受关注,探讨领导者在危机时刻如何有效决策、协调资源、稳定人心 。
治理现代化:放管服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研究如何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服务效能;基层治理创新,如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实践,提升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 。应急管理与危机治理,完善应急预案设计,提高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危机治理能力,如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应急管理。
……
育明考博-小李老师T.W:185-189-73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