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模拟题第三周测试
中国法制史 25分
一,填空题1*4
1,西周“九刑”,一指墨、劓、非、宫、大辟及流、————、鞭、赎等九种刑罚。
2,“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出自———。
3,元初把境内居民分为高下四等,依次为:蒙古族人,色目人,汉人和———。
4,清代仿效《明会典》编定《清会典》,计有康熙、雍正、乾隆、———、光绪五部会典。
二,单项选择2*5
1,“十恶”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开皇律》 C,《唐律》 D,《北齐律》
2,“八议”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曹魏律 》C,《北齐律》D,《唐律》
3,“名例律”首次规定于()。
A,《晋律》 B,《北魏律 》C,《北齐律》D,《唐律》
4,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中,取代大理寺主持审判的机构是()。
A,大宗正府 B,宣政院 C,御史台 D,刑部
5,清末官制改革将大理寺改为()。
A,大理院 B,刑部 C,法部 D,最高法院
三,判断题1*5
1,西周中央司法审判机关称为司寇(或大司寇)--------
2,汉武帝时凡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官的,依《左官律》给予刑事处罚。------
3,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廷杖”制度盛行于清朝。--------
4,朱元璋修定的《明大诰》共四编。------
5,《大清现行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编,后附《暂行章程》五条。------
答案:一,扑,《唐律疏议》,南人,嘉庆
二,B,B,C,A,A
三,/,/,X,/,X
四,名词解释3*2
1,《宋刑统》
2,九卿“圆审”
宪法 25分
一,名词解释3*3
1,言论自由
2,宪法结构
3,议会制
二,简答题8*2
1,公民受教育权的基本特征
2,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关系
刑法 25
一,名词解释3*3
1,犯罪故意
2,连续犯
3,玩忽职守罪
二,简答题8*2
1,简述犯罪的不作为
2,简述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特征
民法 25分
一,解释下列概念 3*3
1,提存
2,遗赠
3,同时履行抗辩权
二,简答题8*2
1,简述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和效力
2,简述财产所有权的民法保护
诉讼法 25分
一,名词解释3*4
1,管辖权的转移
2,执行异议
3,立案监督
4,自诉案件
二,简答题(6+7=13)
1,简述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
2,简述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
01综合
中法史:
一,解释下列名词(3*3)
1,禁榷 2,凌迟 3,厂卫
二,填空(1分*6题)
1,西周时期把过失犯罪称为_____,故意犯罪称为_____.
2,《晋律》又称_____或______.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审判采用_____级_____审的体制。
三,单项选择(1分*3题)
1,汉《九章律》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____等三篇。
A,盗贼 B,户 C,杂律 D,吏律
2,廷杖制度盛行于____时期。
A,唐朝 B,宋朝 C,秦朝 D,明朝
3,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____时期。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时期
四,简述《唐律》中“十恶”制度的主要内容。(7分)
宪法:
一,名词解释(3*3)
1,联邦制 2,行政区划 3,选民
二,简答题(8*2题)
1,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个人财产权的保障。
2,简述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条件和制定程序。
刑法:
一,名词解释(3*3)
1,过于自信的过失 2,结合犯 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二,简答题(8分*2题)
1,简述数罪并罚的几种不同情况。
2,简述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2分*5题)
1,人民调解委员会 2,先予执行 3,委托调查 4,提起公诉 5,辩护
二,简答题(5分*3提)
1,简述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调解达成协议后可以不制作调解书的几种情况。
2,简述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案件种类。
3,简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审刑事判决的种类。
测试目的:1、带领考生了解答题的思路以及方法
2、老师进行一对一阅卷指导并提出建议
3、老师教你如何答题查找问题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