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状元经验 > 厚积而薄发—402分跨考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

厚积而薄发—402分跨考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

时间:2015-06-13     来源:     作者:      点击量:1298

 

厚积而薄发—402分跨考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

考研档案:杨同学   总分402  

被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为硕士

    一场考试而已,没什么大不了,任何考试都有前辈,只不过因为它比大部分考试要相对重要那么一点点,因此也就有了经验分享一说,有人讲有人听,一些人听另一些人的故事。但是,故事不要听太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道路。如果你对我的故事感兴趣,请继续;如果我的故事与你无关,请绕行。

    标题注明了跨专业,从哪儿跨?药学专业。貌似不着边,却是一个追梦者坚定的脚步。和很多人一样,从小我就认为我是属于北大的,可是这个梦曾经破碎到让我麻木而不觉痛。还好,我庆幸我还有追求梦想的力量,让我捡起那曾经失落的梦,演绎了一个虽不甚完美却也圆满的结局。你呢?在你的心里是不是也深藏着那么一个地方,你经常想起它,却又踟蹰着不敢迈出脚步?你还在纠结于你的名校梦吗?你还会坚守最初的梦想与倔强吗?别让梦想枯萎在绽放之前,就像杨澜说过的一句话:小心呵护你的梦,别把你的梦想弄丢了。

    关于学习方法,我一直说,我是个很极端的人,我的学习方法不具有代表性,你可能不愿每天只睡五个个小时还能保持高昂的精神和超高的效率,你也应该不需要天天抱着笔记本电脑在自习室奋战。对于各学科,自有各种大牛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我更想说些别的,吐之为快。

一、学习之学

    l、为学先治心。或许和你一样,我是个大学没怎么进过自习室的人,日程表总是满满当当,活跃到当我发布了“宅”的状态所有人都表示惊讶,在自习室里面总是难以压制躁动不安的内心。于是在我考研的初期,苦口婆心的男朋友给我写了一页话,他借用诸葛武侯老祖宗的话跟我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穹庐,将复何及!”

    我不想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做一个浮躁的人,世界越纷繁越要找回内心的宁静守住自我,而不是在岁月蹉跎中混沌终日。驱除心魔方能有所成。于是我拿起书,走进自习室,从早八点到晚十点半,我不允许自己无故走出自习室一步。我是从在自习室看电影开始我的自习之旅的,后来才渐入佳境,甚至到了不愿吃饭、不愿睡觉、不愿休息、只想在自习室多待哪怕一分一秒的变态程度。欣喜于每一点进步,惶惶于进度的滞后,直到现在我还怀念这种投入与痴狂。也就是从考研开始,我学会了专注,学会了平和,变得更加从容。原来人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的,每段经历真的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啊,生活啊你让每一个有心之人在百般滋味中慢慢成长1

2、功不唐捐。胡适爱用一个词,叫做“功不唐捐”,也就是说,你的任何一点努力都不会白费,量变总有一天会引发质的飞跃。作为跨考生,尤其是在对所考专业毫无了解的情况下,从一片空白到娴熟练达,我对这种阶段的飞跃感触更是深刻。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考场上的十二个小时也是考场下无数个日日夜夜埋首苦读的积淀的释放,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自我怀疑与肯定之后,去享受考场上那种喷涌而出、游刃有余、志在必得的快感。

“林尽水源,便得一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是《桃花源记》中的一段。考研的过程不也是这样吗?我们在经历了痛苦、彷徨之后,在绝望当中看到希望,看到亮光。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因为也许下一秒,你也将峰回路转。   

3、学无止境。学习忌焦躁不安,更忌骄傲自满,为学之路要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忘掉过去,曾经繁华也罢,失落也罢,每一次奋斗都是一个新的开始。生活是一场马拉松长跑,在任何一点都有超越与落后的可能,只要你还一息尚存,你所到达的每一站都不会是终点。这对于在高考中暂时落后的同学是福音,只怕你没有了前进的力量。

    贪多嚼不烂,不要被厚厚的书目吓得自己打退堂鼓,也不要指望一口吃成胖子,学习本来就是一个聚沙成塔、水滴石穿的过程,慢慢积累热量才能实现最终的爆发,也就是所谓的厚积而薄发。学习亦不能止步,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我们所学到的永远都是不够多的。你可能会有一个阶段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也会有那么一个阶段又感觉自己什么都会了,学习就是这样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但是不管哪种状态,都不代表我们可以结束学习,因为它们都是学习过程中的片段,而不是终点。

    除了考研这种有形的学习,无形的学习也无处不在,每个人、每件事都有值得学习之处,我学故我在。这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必修课,且待我们以后慢慢去研习。

二、读书之读

    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也不难体会个中要义,在此不再赘述。不管哪个学科,总有一些相似的方法。读书方法自古以来就有无数大家相继留墨,无需我这才疏学浅的弟子再加聒噪;考研读书的具体方法,也都大同小异,总结起来有以下规律:

    1、建立框架。囊括所有知识点,脉络清晰,清楚定位。

    2、重复是记忆之母。也只有在一遍遍的重复中,才能不断加深理解。

    3、学练结合。光说不练假把式。看懂不代表会做,会做不代表得分,很多认识是在做题、做错题中逐渐加深的。临考前的模拟更能让我们提前演练考试状态。

    4、详略得当。重点部分,对于许多学校的许多专业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不过专攻要在全面的基础之上,否则出一道偏题怪题也够你受的。

    5、合理规划,步步为营。可以留出一块灵活安排的时间,但一旦超出这个时间,绝不姑息,马上开始下一步。

    考研读书是以考试为目的韵,因此才生出以上废话。考研读书本是功利性的,但如果你把书读进了心里,读进了骨子里,也是一种修行。我想在准备北大新传考研的过程中,从理科到文科,我变得更有人文关怀,我们的老师都很有爱,很有关怀,让我汗颜我是一个那么渺小的、独善其身的、在自己的世界转圈圈的人。作为媒体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责任和担当,我庆幸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道路并坚持了下来,我骄傲。

三、考试之考

    在中国一定要学会考试,权当是为了生存。

    难道不是么?高中以为高考是尽头,可是大学还有挂科;大学总有那么几个人为考证乐此不疲,虽然很多除了自我心理安慰、满足虚荣心与作为求职的敲门砖之外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意义;每年的公考都是中国的一大景观,也是国内外媒体所津津乐道的话题;离开校园,你以为考试之途可以休矣了吗?非也,考驾照、从业资格、评职称、事业编……你能想得到的都需要去考。想要吗?来考吧!

    但是,我们又必须承认,除了考试,还没有更好的考察方式。在缺乏深入接触的情况下,证书与考试成绩也是能判断一个人的能力的最直接的办法。    有的时候,考试并不是考你掌握了什么知识、有甚独到的见解,而是看你会不会考试。北大这种以灵活、开放、兼容并包著称的学校也不例外,不指定参考书又怎么样,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又怎么样,综合性强又怎么样,只要是考试,就有规律可循,就有应对之策,就有套路。考试其实就是出题人与做题人之间的博弈,理科题目有解题套路,文科论述也自有回答格式。

    高中的时候,我以为考试是生活的全部,高考是神圣的仪式,但考试只是对知识或技能的一种检测,或者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它不是目的本身。考试只是考试而已,连试都不会考,你还能做什么?每次复习中感觉力有不逮的时候,我都这样问自己:什么时候考试对你成为了问题,这是我们从小就从事的事业啊。不会考试,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应付考试,你不会快乐,也不会有成就感;把考试和考证当作一切,也就扭曲了生活的意义,扭曲了人性;那么我们何不玩转考试,把玩考试,学会考试又不止于考试,把考试当作向上迈进的阶梯?

    怎样准备考试?总结我浅薄的经验,我认为有以下规律:

    1、抓住重点。有些地方永远是重点,有些地方是所报考学校或老师的重点,因此,研究学校出题风格和出题老师,把老师的论文和著作当作自己的家珍来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2、研究真题。不管初试还是复试,历年难免有重题,可能有的老师真的不善于研究学生的心理,所以你可以抓住老师的这一心理。除重题外,你还可以在真题中研究出各种有意义的信息,如出题重点、答题技巧等。   

3、把握规律。不管是否押题,你都可以尝试自问自答,有些老师会有反押题思维,所以你也可以逆向行驶。你要足够敏感,我今年是押中了大部分的专业课考题的。当然文理有别,自己要谨慎对待。

    4、答题套路与结构。一个好的答题框架、结构可以理顺你的思维,尤其在踩点给分的情况下,全面的答题方式能获得更多考试的决定性资本一一分数。

    所以,考研很苦也很累,很多人都经历过欲哭无泪的日子,但考高分并不是一个传奇或神话,我们宁可认为,自己是掌握了一门技能。在这个要求复合型人才的社会,每多一项技能,对自己不构成障碍的事情每多一件,都是一件很爽的事。

    更爽的是,当你学会考试之后,你忽然发现原来很多事情与考试的道理是相通的,考试忽然变成了方法论指导和一种精神。

四、前途之途

每个阶段都是人生的一个片段,这些片段连起来就是生活。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坐在育明考研的办公室里,窗外下着瓢泼大雨。我感谢育明考研,不是因为他在备考中给我指点迷津,而是因为在育明考研数月的兼职教会了我太多。我不是一个做事很主动的人,很多时候要别人赶着我向前跑。育明考研给了我任务和挑战,至少是对我现有处事能力的挑战,他让我有了做事的状态,让我踏实,让我学会承担责任,让我明白原来我那些自以为是的自信都是一种自我催眠,其实自己只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沙,甚至有时要牺牲尊严来换取经验。或许正如一个同学说的,“在你成名之前,这个世界不会在意你的尊严”,所以我不会拒绝任何历练。育明考研于我是一个转折,人生的际遇也就是这么奇妙,我从一个经历了考研的摧残之后木讷、不作声的闷犊子、书呆子重新回归爱交流、沟通的状态,虽然很多时候是以一种并不恰当甚至胡闹的方式,但至少我已经敢于在任何情况下坐在最前排,接受任何质询和挑战。

    我见过很多想做兼职的人,留下的少,婉拒的多。想兼职的人很多,但不要太在意所谓的工资,不要根据报酬的多少而去决定你付出的程度,尤其是当你的目光依然呆滞的时候。因为我们还年轻,那些金钱也不会给你的现状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如果你因为别人会拿走你的果子而选择做一棵拒绝成长的苹果树,那么你最终还是原地踏步,马齿徒增。何不尽可能的充实自己,等待某个机遇的华丽转身昵?

    既然说要讲故事,我想在这里插一句我为什么非要考研。我说过我是一个很活跃的人,在几乎所有方面。之前从未想过去考研,因为我觉得毕业之后找一份貌似“大展鸿图”的工作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事实上当时我已经与一个世界五百强外企签约,薪资待遇也足以让我们辅导员宣扬得人尽皆知。之所以选择考研,是因为我忽然发现,我想做的事在现有的平台上永远无法达成,我不想让人生方向跑偏,在我还有资本、有能力、有机会扭转现状的时候,我想尽快踏上一个新的起点和平台,而不是做一只原地转圈的驴。一种平台是一种眼界,站得更高些才能看得更远些。这个被和谐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底层的草根一族要想改变社会地位、向上流动其实很难,我们费尽心机所追求的或许是别人生来就拥有或者曾经放弃的。不过不要抱怨你爸不是李刚,作为读书人应该感到庆幸,因为我们还有很多的机会,上天毕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那就是考研,哈哈。我没有对考研寄予过高的期待,研究生毕业或许同样失落与彷徨,有时这是一个相互看不起的社会,但如果你是目的明确的考研,你要相信你有创造觋实的力量,任谁也摧不垮你的这种自信。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提到巅峰这个问题,巅峰是多么的孤单和危险,但人们都渴望巅峰,因为在巅峰能将绝美的风景尽收眼底。但我想,从最底层一步步攀援到最高峰不是一种幸福吗?人过的是自己的一辈子,何必与起点不同的人去比较?人生之美就在于百味杂陈,从社会底层出发有何不好,我所经历必定是你所未曾经历,我所懂得也未必是你所懂得,因此当有一天我们终于站在了同一平台上,我能为你所不能为,我也会以更快的步伐冲向前方。经历了百态的一生才是磅礴大气的一生,才能在尘埃落定之际,笑傲人生。

    梦想不止于考研,人生之路在考研之后依然曼延。当我们跨过这道坎,才会发现生活中有太多值得奋斗的事情。考研对于有些人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对于大多数人却是刻骨铭心的付出与回忆。高考是懵懂之中的错位,考研却是我第一次用心经营的事业,从此,我想我学会了如何去经营我的未来,学会去选择,学会面对,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从此,只要是我想做的事,我想我都会去坚持。

    每做成一件事都会为你增添一分霸气。金戈所向,灰飞烟灭;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当初读李明博的自传,从卖苦力的工读学生到职业经理人到首尔市长再到总统,我惊讶于没有李明博做不成的事。我也曾经想,一旦考上研究生,再也不会有能难倒我的事。只是一句狠话而已,但考研的确让我有了勇气。

    考研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感谢那个给了我最大的支撑、用生命把我托起的人,你用心去成全我的每一个心愿,我也会成全你的期待,和你一起飞,一起成长,一起见证人生道路上各种绝美的风景。

    如果你和我一样幸运,在漫漫考研长路中有和你携手并进的人,研友也罢、亲人也罢、朋友也罢、恋人也罢,那么请珍惜他,因为不会有太多在每一个低谷、每一个拐角都默默守候你的人。

    最后,如果你想知道,你可能会说,学姐你没有讲具体该怎么复习。我的话可能并不沉重,可是我的考研并不轻松,相反,考研太苦太累,甚至我不愿去回想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你用心去做一件事,并且把它做成了。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考研对于你们是目前最大的任务,你们可能已经看过很多考研成功者的故事了(抱歉我用了“成功”这个我并不喜欢的词),你们也可能像我去年一样心中涌动着汹涌澎湃的热浪,那么趁热浪退去之前开始你的耕耘吧,抛却无用的空想,just do it,做,只有做,才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用汗与泪浇灌的果实有多甘美,来年你们自己去体会。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506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10:3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