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6年新闻学试题测试第一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宋代的定本制度,起始于()年,其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
2 1934年以后,中国的新闻界以()日为记者节。
3 《大公报》的“四不主义”方针是:()()()()。
4 台湾于()(时间)起解除报禁。
5 ()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出版自由法》,一直沿用至今。
6. 空中电视台(Sky TV)的老板是()
7. 为了加强对网络建设的管理,2000年9月国务院令292号公布施行(《 》)。2000年11月,《互联网站从事登载()管理暂行规定》和《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同时出台。
8. 《野百合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出悲剧。《野百合花》作者(),最终被平反昭雪。
9. 19世纪80年代,美国人()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报业集团。
10. 因特网上的信息有()()()()等特点。
11. NHK的中文或英文全称是()。CNN的中文或英文全称是()。AFP是指()(通讯社)。
二、简答题(30分)
1.1956年中国新闻工作的改革
2.英美两国报业垄断的发展
3.新闻的客观性
三、论述题(20分)
阐述新闻自由的历史演进。
四、实践题
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评论(必须加上标题)。
安徽省涡阳县花沟镇曹庄村农民、26岁的孙子超,曾是当地多家报刊、电台的特约记者。1994年至今,他先后在当地媒体上发表了700多篇新闻稿件。但是,孙子超万万没想到,自己写的第一篇不足300字的反映问题的报道,竟惹来了一场灾难。
9月中旬,记者在曹庄村采访了两眼近乎失明的孙子超。他告诉记者,去年7月,他了解到花沟镇各村委会广播均无法接转镇广播站信号,便撰写了一篇稿件。7月10日,《阜阳日报》以来信形式发表了这篇题为《花沟镇农民盼望广播响》的稿件。24日,时任镇党委书记的陈晓明以编乡报的名义,将孙子超从家里“接”到镇里,随即对他辱骂并殴打。“致使我的双眼当场丧失光明”,孙子超在以后的上访材料中这样写道。
孙子超说,事后,镇里有人来为陈晓明说情,企图“私了”。还有人威胁他及家人,不准说是陈书记打的,否则不给钱治疗。为了讨回公道,孙子超和他父亲到县有关部门跑了不下十几次,始终没有结果。为了看病和打官司,孙子超家还背上了几万元的债务。今年1月,孙子超接到县法院送来的传票,原来陈晓明以“侵犯名誉权”将他告上法庭。令孙子超疑惑的是,他提供的病历法院未予采纳,认为证据不足;而陈晓明“侵犯名誉权”一案的立案证据,竟然是不知从何途径拿到的孙子超的“上访材料”。奇怪的是,立案大半年了,法院却始终未开庭。
记者想采访陈晓明,县有关领导表示:陈晓明因其它问题已被免去花沟镇党委书记的职务,目前正受到纪检部门“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处理。几经周折,记者在法院看到陈晓明的民事诉状,上称:“孙子超写的《花沟镇农民盼望广播响》的批评文章严重失实”,“给花沟镇造成很坏的影响”,“孙子超是自己碰到办公室的左边门框上的”。为此,记者走访了几个村子,询问当初广播的情况。一些农民反映:“广播当时没响,一直到现在还是不响。”而知情的村民则说:“陈书记没有打人,为何又找人说情?”
记者从涡阳县信访办了解到,县里去年底已对孙子超挨打一事作了调查,所有的材料现已移交到县公安局。同时,县有关领导也希望记者“配合”县里,做做“说服”孙子超的工作。当记者临离开前再次来到曹庄村时,孙子超说,前两次采访,记者前脚刚走,镇里就派人到他家“开导”:“不要再抹黑了。记者来了也不处理问题,还不得我们处理?”孙子超说:“这事拖了一年多了,现在我也不想告了,只想眼睛能看到光明。”
“700篇表扬稿没有反应,一篇反映问题的报道却招来辱骂、毒打。”孙子超失声痛哭,“我再也不敢写这样的报道了。”
摘自《人民日报 》华东版, 2000年10月13日
测试目的:1、主要帮助同学进行对知识点考点的记忆
2、结合答题的思路查找自身的原因
3、够好的帮助同学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框架结构
4、通过阅卷老师的指导和建议查漏补全
5、能有效的掌握好答题的思路获取经验和高分要诀
联系人:王老师qq:1362848823 手机:1531189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