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研报 > 建筑景观中生态学部分考研名词、简答题汇总

建筑景观中生态学部分考研名词、简答题汇总

时间:2015-06-20     来源:育明考研     作者:王老师      点击量:1970

Q: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A: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况的食物的量

Q: 种群的三个基本特征
A: a. 空间特征,种群不仅有分布区域,也有在生活空间中的布局。<BR><BR>b. 数量特征,种群大小不断变化。<BR><BR>c. 遗传特征,种群内个体可以互相交配,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

Q: 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A:  长日照植物通常是在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否则便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形成花芽。人为延长光照时间可促使这些植物提前开花。 <BR><BR>短日照植物通常是在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否则就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还有一类植物只要其他条件合适在什么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这类植物可称中间性植物。

Q: 赤潮
A:  赤潮是指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爆发性增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又叫红潮。它是由于有机污染,即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过多形成富营养化所致。其危害主要有:藻类死体分解,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鱼贝等窒息而死;有些赤潮生物产生毒素,对其他水生生物以及人类造成危害。

Q: 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A: (一)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BR><BR>生物的生命活动中每一生理过程都有酶系统的参与。酶的活性有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相应形成生物生长的“三基点”。一旦超过生物的耐受能力,酶的活性就将受到制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生物的生长速率与温度成正比。<BR><BR> 温度与生物发育的最普遍规律是有效积温。<BR><BR>(二)生物对温度的适应<BR><BR>(1)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BR><BR>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生理、形态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 <BR><BR>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植物常通过以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动物则靠增加体内产热量和隔热性能良好的毛皮来增强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贝格曼规律和阿伦规律。<BR><BR> 动物在行为方面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休眠和迁移两个方面,前者有利于增加抗寒能力,后者可躲过低温环境。<BR><BR>(2 )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BR><BR>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也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适应高温环境的一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阳光,使植物体免受热伤害;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以减少光的吸收面积。植物对高温的生理适应主要是降低细胞含水量和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因过热而受害。还有一些植物具有反射红外线的能力。 <BR><BR>动物对高温环境的一个重要适应就是适当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的变幅,这样在高温炎热的时刻就能暂时吸收和储存大量的热,并使体温升高,而后在环境条件改善时或躲到阴凉处时再把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体温也会随之下降。昼伏夜出是躲避高温的有效行为适应。<BR><BR>(3)生物的地理分布 <BR><BR>温度因子包括节律性变温和绝对温度,他们是综合起作用的。 年平均温度、最冷月、最热月平均温度值是影响生物分布度的重要指标。就北半球而言,动物分布的北界受低温限制,南界受高温限制。一般,暖和地区生物种类多,寒冷地区生物种类少。<BR><BR>(4)温度节律对生物的影响 <BR><BR>在自然界,温度受太阳辐射的制约,存在昼夜之间及季节之间温度差异的周期性变化。许多生物适应了变温环境,多数生物在变温下比恒温下生长得更好。大多数植物在变温下发芽较好,在植物的生长期,往往要求温度因子有规律的昼夜变化的配合。变温对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夜间温度低,可降低呼吸消耗速率,故在一定的范围内,昼夜温差越大越有利于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Q: 种群空间格局 
A: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格局或内分布型。可以分为三类:①均匀型②随机型③成群型。 <BR><BR>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才易产生随机分布。 <BR><BR>均匀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 <BR><BR>成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内分布型。成群分布形成的原因是:①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②植物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③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Q: 生态因子
A: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因子

Q: 生态入侵
A: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

Q: 食物链和食物网
A:  生物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取食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食物关系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受到能量传递效率的限制,食物链的长度不可能太长,一般有4--5个环节。 <BR><BR>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往往是交叉链索,形成复杂的网络式结构,即食物网。它形象的反映了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有机体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生物正是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 <BR><BR>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越容易发生大的波动甚至崩溃。

Q: 种间相互作用类型
A: ①偏利;②原始合作;③互利共生;④中性作用;⑤竞争;⑥偏害;⑦寄生;⑧捕食。

Q: Shelford耐受定律
A: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环境中的多种因子,而且生物有机体对环境因子的耐受性有一个上限和下限,任何因子不足或过多,接近或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该种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甚至灭绝。这一概念被称为Shelford耐受定律。 <BR><BR>该定律把最低量因子和最高量因子相提并论,把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下限或耐性上限的因子都称作限制因子。 <BR><BR>生物耐性的限度会因发育时期季节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当一个种生长旺盛时,会提高对一些因子的耐性限度;相反,当遇到不利因子影响它的生长发育时,也会降低其他因子的耐性限度。自然界耐性限度的实际范围几乎都比潜在范围狭窄

Q: 他感作用
A: 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的现象.这种影响可能是抑制也可能是促进生长.他感作用主要是参与植物群落的形成,并对演替起推动调节作用。

Q: 协同进化
A: 关系密切的生物在进化上互相适应的现象

Q: 生态系统
A: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共同栖息着的即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的森林、草原、荒漠、海洋、湖泊、河流、城市和乡村等都是生物和非生物两大部分的有机组合,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不断发生和演进的生态系统。 <BR><BR>    生态系统的基本含义:<BR><BR>    ①生态系统是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功能单元;<BR><BR>    ②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以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为主体; <BR><BR>③各要素间的有机组合具有整体的功能;<BR><BR>    ④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R><BR>    生态系统范围可大可小,通常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具体的对象而定。生态系统可大至整个生物圈,它包括了地球上一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可看作是全球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也可小至一块土地、一个池塘。

Q: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A:    ①全球变暖,极地及高山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R><BR>    ②降水格局发生变化<BR><BR>    ③全球云量增加<BR><BR>    ④气候灾害事件、天气极端事件的次数、强度增加。

Q:温室气体增加的原因
A:    ①化石能燃烧<BR><BR>    ②工业活动排放的化学合成物<BR><BR>    ③森林被砍伐<BR><BR>    ④农业的扩展

Q:全球气候变化的生态后果
A:    ①提高了全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呼吸和分解速率,因此总的生产力没有提高<BR><BR>    ②改变生物群落的地理空间分布<BR><BR>    ③使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灭绝,多样性丧失。<BR><BR>    ④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Q:如何认识生态危机
A:    生态危机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失衡,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生态平衡失调的初期往往不容易被人们觉察,一旦发展到出现生态危机,就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平衡。要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必须认识到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生物圈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保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人类的活动除了要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外,还必须特别注意生态效益和生态后果,以便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能基本保持生物圈的稳定与平衡。

Q:退耕还林的途径
Q:如何使用演替理论指导西部退耕还林
A:    我国西部山地和草地生态系统已严重受损,有些地方被农田生态系统所取代。如何退耕还林,应该根据演替理论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西部大面积地区的退耕还林,全面实施植树造林工程无论从人力和物力上来说,都很难达到的预期的效果。对于生境条件优越区域可以暂时利用自然自身的力量,在排除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封山育林,利用原生演替进行植被恢复,待到条件允许将原生演替和植树造林结合起来,加速植被恢复.而对于条件比较差的区域将以植树造林为主,在严禁人为破坏的情况下,也可以加速其生态恢复.所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遵循生态演替的原理,将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等途径结合起来。相信通过一些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有计划地促使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经过一代或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Q: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A:    城市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亚系统构成。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BR><BR>   自然生态亚系统包括生物和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生态亚系统以资源为核心,社会生态亚系统的特征是高密度的人口和高强度的生活消费。

Q: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
A:    ①生产功能<BR><BR>   ②生活功能<BR><BR>   ③调节功能<BR><BR>   ④区域为主导

Q: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A:    ①城市人类:指人口结构、智力结构、劳动力结构;<BR><BR>   ②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经济文化环境、技术物质环境。

Q: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A:    ①公平性原则。<BR><BR>   这里的公平性是指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指当代人和后代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核心问题是如何使自然资源的拥有量相对稳定在某一水平上。代内公平指人类在享有地球资源的权利上是人人平等的。<BR><BR>   ②可持续性原则。<BR><BR>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系统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把资源视为财富,而不是获得财富的手段。<BR><BR>   ③共同性原则。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就是要以全局着眼,从系统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

Q: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
A:    ①依赖性<BR><BR>   ②双向性<BR><BR>   ③生产性物质多于生活性物质<BR><BR>   ④缺乏循环<BR><BR>   ⑤人为干预<BR><BR>   ⑥产生大量废物

Q:生态系统过去50年的变化趋势
A:    在过去50年中,人类改变生态系统的速度和规模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一时期的同一时段。这主要是人类对食物、淡水、木材、纤维和燃料需求的迅速增长造成的,供给功能的增强使调节和文化功能减弱。(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是排放碳的源,此后成为吸收碳的汇)其结果导致了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严重丧失,而且其中大部分是不可逆转的。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改变确实使得人类福利和经济发展得到了实性进展,但是其代价是生态系统诸多服务的退化、风险的增加和某些人群贫困状况的加剧。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将极大地削减人类后代从生态系统所获取的惠益。生态系统服务的退化在本世纪上半叶可能会更加恶化,并将成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障碍。为要逆转生态系统服务退化的趋势,又要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就必须在政策、机构和实践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调整。

Q:可持续发展大事记
A:    ①1962年,美国科学家R.卡逊《寂静的春天》出版;<BR><BR>   ②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出版;<BR><BR>   ③1984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BR><BR>   ④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布伦特兰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BR><BR>   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全球21世纪议程》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环境与发展宣言》;<BR><BR>   ⑥1994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BR><BR>   ⑦2000年,联合国召开千年峰会,提出千年发展目标;<BR><BR>   ⑧2001年,联合国通过《京都议定书》;<BR><BR>   ⑨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在约翰内斯堡召开 ;<BR><BR>   ⑩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全球气候变化出现更多迹象。

Q:如何理解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
A:    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种内在的抗逆能力,抵抗外界干扰对它产生的各种作用。生态系统抗逆能力的大小是由生态系统内部食物网结构,以及各种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功能决定的。这种抗逆机制可以使系统内部生物群落之间,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关系。并且,当有来自系统外部的干扰时,生态系统可以自我调节并作出积极的反应,如果外部的干扰作用小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那么,生态系统就可以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恢复并保持稳定的状态。然而,一旦外界的干扰作用超过生态系统的“生态阈值”时,生态系统就会发生逆向演替或退化,这时很难恢复。当解除外界干扰后,大多数生态系统可能会自行恢复,但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很难达到原有的平衡水平。演替实质上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自然恢复形式,但这种恢复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Q:如何进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
A:    ①当生态系统受损不超负荷并且可逆的情况下,压力和干扰被移去后,恢复可以在自然过程中发生。<BR><BR>   ②生态系统的受损是超负荷的,并发生不可逆变化的情况下,只依靠自然过程不能使系统恢复到初始状态,就需要依靠人的帮助。<BR><BR>   ③在恢复过程中,采用乡土物种具有更大的优势。这是因为乡土物种更适合当地的环境,繁殖传播潜力较大,易于与当地残存的天然群落结合,从而实现各类生物的协调发展。

Q:什么是沙漠化
A:    沙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带在干旱多风和沙质地表条件下,由于对土地的过分利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原来并非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过程

Q: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
A:    ①提高公民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BR><BR>    ②合理利用生物资源;<BR><BR>    ③慎重引进外来物种;<BR><BR>    ④保护环境,消除污染;<BR><BR>    ⑤建立自然保护区;<BR><BR>    ⑥开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建设。

Q:什么是草原退化
A:    草原退化是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指由于人类活动或不利自然因素所引起的草地质量衰退,生产力、服务功能降低,环境变劣,恢复功能丧失的现象。

Q:什么是生态学
A:    美国生态学家E.P.Odum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是自然与社会的桥梁”

Q:中国生态学的创始人是
A:    马世骏,他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Q:栖息地
A:    栖息地又称生境,是生物生活或居住的范围的环境。在每个栖息地中都有特定的动、植物种,每个种亦有其特定的栖息地。因此,栖息地的种类或数目是决定在生境中生活的物种的主要因子。生境或群落的结构愈复杂,其含有的生物种类愈多。

Q:光化学烟雾及其危害、预防
A:    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强烈的阳光下,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二氧化氮等光化学氧化剂。这些物质同水蒸气一起,在适当条件下形成带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预防光化学烟雾必须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制定严格的大气质量标准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推广无铅化汽油等。

Q:酸雨及其危害、预防
A:    酸雨,一般指pH<5.6的各种形式的降水。是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降水或在气流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造成污染的现象。出现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二氧化硫污染。发电厂和冶炼厂的高温燃烧会产生氮氧化物,与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氮。通过与大气中物质的各种反应,二氧化氮转化为硝酸。酸雨对水体和土壤中的植物和动物造成明显的损害。并大大加速建筑物、金属、纺织品、皮革、纸张、油漆、橡胶、文物古迹等物质的腐蚀速度。目前的防治对策主要有:调整能源战略,一方面节约能源,减少煤炭、石油的消耗量,另一方面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等。

Q:消费者
A:    消费者指不能用无机物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的异养生物。包括食草动物(一级消费者)、食肉动物(二级消费者)、顶级食肉动物(三级消费者)。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对其他生物种群数量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Q:季相
A:    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生物群落或者生态系统呈现出的不同外貌就是季相。

Q:分解者
A:    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及土壤原生动物和一些小型的无脊椎动物等。它们把动植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成为生产者能够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Q: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A: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3个亚系统。自养生物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其提供的生产力为初级生产力。异养生物再生产过程称为次级生产过程,提供的生产力称为次级生产力。分解者把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称为分解过程。

Q: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
A:    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主要有:<BR><BR>  ①空间结构<BR><BR>  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方面。<BR><BR>  垂直结构具有分层现象,这是生物协同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利于生物充分利用阳光、水分、养料和空间。<BR><BR>  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也就是水平格局。<BR><BR>  ②时间结构<BR><BR>  生态系统有3个时间度量,一是长时间度量,以生态系统进化为内容;二是中等时间度量,以群落演替为主要内容;三是昼夜、季节等短时间变化。<BR><BR>  ③营养结构<BR><BR>  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这是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最本质的联系。

Q:营养级
A:食物链上每个位置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Q:各个营养级的能量逐级减少原因
A:    生态系统中的能流是单向的,通过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是逐级减少的,减少的原因包括:①各营养级消费者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利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量,总有一部分会自然死亡和被分解者所利用;②各营养级的同化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总有一部分变成排泄物而留于环境中,被分解生物所利用:③各营养级生物要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总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变成热能而耗散掉。生态群落及在其中的各种生物之所以能维持有序的状态,就得依赖以这些能量的消耗。

Q:生态锥体
A:    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画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锥体或能量金字塔。同样如果以生物量或个体数目来表示,可能得到生物量锥体和数量锥体。三类锥体合称为生态锥体。

Q: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A:    宇宙中有两类系统,一类是封闭系统,即系统和周围环境之间没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一类是开放系统,即系统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物质和能量交换。除了宇宙之外,自然界所有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生态系统就是一种开放系统。<BR><BR>      开放系统必须依赖于外界环境的输入,如果输入一旦停止,系统也就失去了功能。开放系统如果具有调节其功能的反馈机制,该系统就成为控制系统。要使反馈系统能起控制作用,系统应具有某个理想的状态和位置点,系统就能围绕位置点而进行调节。<BR><BR>  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控制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偏离加剧,要使系统保持稳态,只有通过负反馈控制。

Q: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A: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它始于生产者的初级生产,止于还原者功能的完成,整个过程包括着能量形态的转变,能量的转移、利用和耗散。实际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也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生物与环境之间以传递对流的形式相互传递与转化的能量是动能,包括热能和光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传递与转化的能量是势能。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也可看作是动能和势能在系统内的传递与转化的过程。

Q: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A: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BR><BR>      其一为能量形式的转变(由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BR><BR>      其二为能量的转移:能量由植物转移到动物与微生物身上;<BR><BR>      其三为能量的利用,即能量提供了各类生物成长、繁衍之需;<BR><BR>      其四为能量的耗散,即生物的呼吸及排泄皆耗去了总能量的一部分。

Q: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
A: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如下特点:<BR><BR>      ①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得唯一能量来源;<BR><BR>      ②生产者(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0.14%;<BR><BR>      ③能量只能朝单一方向流动,是不可逆的。其流动方向为:太阳能--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微生物;<BR><BR>      ④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BR><BR>      ⑤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不高,平均约10%

Q:r选择
A:    在环境不稳定和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的地方,只有较高的繁殖能力才能补偿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故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谁具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将对谁更有利。所以居住在不稳定环境中的物种,具有较大的繁殖能力是有利的,有利于增大内禀增长率的选择称为r选择。

Q:K选择
A:    在气候条件稳定,自然灾害罕见的地方,生物的繁衍有可能接近环境容纳量.即近似于逻辑斯谛方程中的饱和密度(K)。故在稳定的环境中,谁能更好地利用环境承载力,达到更高的饱和密度,对谁就有利。r理论者是靠高繁殖力来维持生存,而K理论者靠高存活率来达到很好生存的目的。

Q:为何要严加保护珍稀濒危生物
A:    当珍稀濒危动、植物受到不是过于强的干扰的时候是可以恢复到稳定值的,但如果扰动过强的话,数量将下降到灭绝点以下时,就不再恢复,从而不可避免的一直下降,直至消失.因此,我们说珍稀濒危动、植物的保护比一般动植物的保护要更困难,更紧迫、更重要

Q:什么是城市化
A:    城市化通常是指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其标志为:<BR><BR>  ①空间上城市规模的扩大;<BR><BR>  ②数量上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非农业人口;<BR><BR>  ③质量上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Q:城市化问题的生态学实质
A:    城市化问题的生态学实质是<BR><BR>  ①城市中的物流链很短,常常就是从资源到产品和废物。大量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完全被利用,以"三废"(废液、废渣、废气)形式输出.资源利用效率低,污染环境;<BR><BR>  ②城市中的生产、生活需要大量能源特别是矿物能源。煤炭和石油等燃料的燃烧消耗了大量氧气,加重了大气污染,能源使用的浪费也使环境问题更加严重;<BR><BR>  ③城市中的各部门、各行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BR><BR>  ④城市生产多着眼于本部门、本企业的局部利益和当前的经济效益,忽视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长远效益;<BR><BR>  ⑤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失调,生态锥体倒置,稳定性很差,对外部环境有较大依赖性;<BR><BR>  ⑥城市中密集的人口、房屋,把人们集中在一个相对密闭的有限空间内,人和自然隔绝,人际间关系疏远、紧张。

Q:防止和减轻“热岛效应”的方法
A:    ①建筑物表面涂上白色或换上浅颜色的材料,以减少吸收太阳辐射;<BR><BR>  ②在路边、花园和屋顶种花栽树,可使城市温度下降;<BR><BR>  ③加强城市规划,统筹安排工厂区、居民区和商业区。在热岛区加强绿化,通过植物吸收热量来改善城市小气候;<BR><BR>  ④将城区分散的热源集中控制,提高工业热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热量散失和释放。

Q:“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
A:    ①城市工业的高度集中,工厂排放的煤灰、粉尘,C02、工业锅炉产生的热量、废气、汽车尾气及居民消耗的能源气体覆盖在城市上空,它们吸收长波辐射,增加温度.<BR><BR>  ②城市规模扩大,高楼相连,马路纵横,池塘被填平,植被被破坏,城市调节温度的能力越来越差。水泥建筑、柏油马路的吸热能力强,白天大量吸热,夜晚持续散发热量。<BR><BR>  ③城市人口密集,现代家庭中大量使用电冰箱、微波炉、空调等家电。

Q:什么是热岛效应
A:    “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气温比周围地区高的现象,即温度以城市为中心向郊区递减。

Q: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A:    城市生态系统要维持稳定和有序,需要有大量物质和能量从外部输入。同时,城市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各种废物,也无法靠城市生态系统内部的分解者完全分解,而要靠人类通过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来加以降解。所以,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而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弱、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都很差的生态系统。如果从开放性和高度输入的性质来看,城市生态系统又是发展程度最高、反自然程度最强的人类生态系统。

Q:城市生态系统
A:    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人口、资源、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环境)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Q:如何理解生态城
A:    生态,是指人与自然相协调,人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城,是指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共生系统。生态城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人类聚居地。这里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区域发展平衡,生态良性循环。  

Q:物质循环
Q:生物地化循环
A: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及其在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进行着的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

Q:外来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Q:生态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理解)
A:    (1)外来植物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引入的非自然分布区的植物,这些植物在本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本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BR><BR>    (2)本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通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关系,通过生态系统的特殊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彼此在光能、水分、营养物质的利用上达到稳定的平衡,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物质的循环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BR><BR>    (3)由于在本地区环境中缺乏对外来植物的限制因子和天敌等,外来植物表现出对某种环境条件的极端适应,因而会对环境中的资源条件产生极强的竞争,影响、限制本地植物的正常生长。<BR><BR>    (4)一些外来植物分泌的次生物质会对周围的本地植物产生强烈的他感抑制作用,在竞争的过程中表现为掠夺性的占有资源,破坏原有的稳定的生态关系。<BR><BR>    (5)一些适应并定居下来的外来植物由于具有特殊的植物体结构,如高大的植物体、攀援植物等,因而表现出极强的占据空间资源(尤其是光能)的能力。影响了生态系统中其他本地物种的正常生长。<BR><BR>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外来植物无论是在能量流动还是物质循环上,都对本地生态系统产生极大破坏。

Q:生态位理论应用
A:    ①生态恢复:改造人工林、人工草皮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植被中空缺的生态位利用起来,增加适合本地生长的乔、灌、草品种,最终通过群落演替形成适应本地环境条件的植被。<BR><BR>    ②生态农业实践:可以通过增加或创造生态位、延长食物链的方式,提高群落的资源效率和生态效益。

Q:中度干扰理论
A:    中度干扰假说认为群落受中度干扰作用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结构最复杂。这种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的理由是:干扰的频度适中,两次干扰之间的时间段足以让群落恢复;干扰强度适中,干扰不会对群落造成过分的破坏。<BR><BR>    ①如果干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因而多样性较低;<BR><BR>    ②如果干扰间隔期过长,使演替发展到顶级阶段,因而多样性也较低;<BR><BR>    ③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在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频度和强度适中的干扰有利于维持群落的多样性。

Q:空间异质性对于生物的意义
A:    群落的环境一般不是均匀一致的,而具有空间的异质性,如地形、土壤水分等都不均匀。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多样的小生境、更多样的小气候条件、更多样的躲避天敌的隐蔽所,所以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包括竞争共存(通过资源分隔)和非竞争共存(通过更广的资源范围和更复杂的环境条件)。

Q:生物群落
A:  生物群落是指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生物集合体,它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的功能。也可以说,一个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即生物群落。

Q:简述热带雨林群落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赤道及其两侧湿润地区。(2)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

Q:简述常绿阔叶林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中国东南部为世界面积最大,最典型。(2)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季候,夏热冬温,无太明显干燥季节。

Q:简述荒漠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极端干旱地副热高压带和大陆中心。(2)气候特点:极端干旱。

Q:简述苔原(冻原)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北冰洋沿岸。(2)气候特点:冬季酷寒且漫长,夏季凉而短促,土壤具永冻层。

Q:简述温带草原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温带大陆内部,荒漠与森林之间。(2)气候特点:半干旱、半湿润气温,低温。

Q:简述热带草原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热带森林与热带荒漠之间。(2)气候特点:终年高温,降水分配不均,干湿季明显。

Q:简述落叶阔叶林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北美大西洋沿岸,西、中欧,亚洲东部。(2)气候特点:欧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北美为温带季风季候,共性是四季分明,冬季较干冷。

Q:简述北方针叶林的分布范围和气候特点
A:(1)分布:北半球寒温带,贯通欧亚、北美大陆。(2)气候特点:气候寒冷、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和,终年湿润。

Q: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A:    ①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BR><BR>    ②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BR><BR>    ③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BR><BR>    ④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

Q:异养生态系统
A: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中,现成有机物质的输入构成该系统能量的主流属于异养生态系统。

Q:富营养化
A:由于直接向湖泊排污或农用化肥随地表径流输入湖中,使很多以硅藻和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转变成以蓝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这个过程叫富营养化。

Q:自养生态系统
A: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中,日光能的输入量大于有机物质的输入量属于自养生态系统。

Q:可持续发展
A: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Q: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A: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沿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顺序,即按营养级逐级减少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一个能量不断消耗的过程,这是生态系统中能流的特点之一。在能流过程中,一部分能量用于维持生命活动而被消耗,只有一部分用于合成新的组织或作为势能贮藏起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另一个特点是单方向的。当太阳的光能进入生态系统后,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逸散到环境中,它不会再返回太阳,而被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也因转变为化学能也不会再返回太阳。动物从植物获得能量同样不再回到植物,而动植物呼吸时放出的能量散发到外界环境中也不能重新利用。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是不可逆的。

Q:小循环和大循环的区别
A:    生物地化循环根据物质循环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系统循环。前者称为大循环,时间长,范围广,是闭合式的循环;后者时间短,范围小,是开放式的循环。

Q:物质循环的特点
A:    ①物质不灭,循环往复<BR><BR>    能量流动是单向而不可逆的,它最终会以热能的形式离开生态系统,而物质可以被反复多次的利用<BR><BR>    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可分割,相辅相成<BR><BR>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原动力,是物质循环的驱动力;物质则是能量的载体。<BR><BR>    ③物质循环的生物富集<BR><BR>    能量在食物链的流动中不断减少,而稳定的化学物质则沿食物链积累<BR><BR>    ④生态系统对物质循环有一定的调节能力<BR><BR>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受稳态机制的控制,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R><BR>    ⑤物质循环中的生物作用<BR><BR>    由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物质由静止变为运动,从而使地球有了生气活力<BR><BR>    ⑥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BR><BR>    没有水的循环,也就没有其他物质的循环;其他物质的循环状况也会对水循环产生影响。

Q:简述全球磷循环
Q:简答和画图
A:    磷是核酸、细胞膜和骨骼的主要成分,生物的代谢过程都需要磷的参与,高能磷酸是细胞内一切生化作用的能量。磷还制约着生态系统的光合生产力。因此,磷循环是生物圈功能过程的基础。<BR><BR>    磷是典型的沉积型循环物质。主要存在于岩石和溶解盐中。循环的起点源于岩石的风化,由于风化侵蚀作用和人类的开采,磷被释放出来,由于降水成为可溶性磷酸盐,经由植物、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而在生物之间流动,待生物死亡后被分解,又使其回到环境中。可溶性磷酸盐也可随着水流,进入江河湖海,并沉积在海底。其中一部分长期留在海里,另一些可形成新的地壳,在风化后再次进入循环。<BR><BR>    磷是可溶性的,但由于磷没有挥发性,所以,除了鸟粪和对海鱼的捕捞,磷没有再次回到陆地的有效途径。在深海处的磷沉积,只有在发生海陆变迁,由海底变为陆地后,才有可能因风化而再次释放出磷,这使陆地的磷损失越来越大。因此,磷的循环为不完全循环,现存量越来越少,特别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大量开采磷矿加速了这种损失。磷将成为人类和陆地生物生命活动的限制因子。

Q:简述全球碳循环
Q:简答和画图 
A:    碳是一切生物体中最基本的成分,有机体干重的一半以上是碳。绝大部分的碳以碳酸盐的形式禁锢在岩石圈中,其次是贮存在化石燃料中。岩石圈中的碳可以借助于岩石的风化和溶解、火山爆发等重返大气圈。化石燃料中的碳通过燃烧过程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所有生命的碳源均是二氧化碳。碳的主要循环形式是从大气的二氧化碳蓄库开始,经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碳固定,生成糖类,然后固定后始终与能流密切结合在一起。除了大气,碳的另一个储存库是海洋,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含碳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森林也是生物碳的主要贮库,相当于目前地球大气中含碳量的2/3。<BR><BR>    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速度是很快的,最快的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就能够返回大气,一般会在几周或几个月返回大气。一般来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基本上是恒定的。但是,近百年来由于人类一方面大量砍伐森林,另一方面在工业发展中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呈上升趋势从而产生温室效应。

Q:简述全球氮循环
Q:简答和画图
A:    氮是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是一切生命结构的原料。但是氮是一种惰性气体,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因此,大气中的氮必须通过固氮作用将游离氮合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或氨,才能为生物所利用。固氮的途径有三种。<BR><BR>    一是通过闪电、宇宙射线、陨石、火山爆发活动的高能固氮,其结果形成氨或硝酸盐,随着降雨到达地球表面。<BR><BR>    二是工业固氮,这种固氮形式的能力已越来越大。<BR><BR>    三是生物固氮,这是最重要的途径。<BR><BR>    氮在全球中的循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态的氮,主要是硝酸盐,用作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植物中的氮一部分为草食动物所取食,合成动物蛋白质。在动物代谢过程中,动物的含氮排泄物(尿素、尿酸)和动植物的死体经微生物等分解者的氨化作用,使有机态氮转化为无机态氮,形成硝酸盐。硝酸盐可再为植物所利用,继续参与循环,也可被反硝化细菌作用,形成氮气,返回大气库中。<BR><BR>    因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方面通过各种固氮作用使氮素进入物质循环,另一方面通过反硝化作用、淋溶沉积等作用使氮素不断重返大气,从而使氮的循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Q:简述全球硫循环
Q:简答和画图
A:    硫是原生质体的重要组分,它的主要蓄库是岩石圈,但它在大气圈中能自由移动,因此,硫循环有一个长期的沉积阶段和一个较短的气体阶段。<BR><BR>    岩石库中的硫酸盐主要通过生物的分解和侵蚀、风化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硫酸盐一部分可以为植物直接利用,另一部分仍能生成硫酸盐和无机硫,再次进入岩石蓄库中。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将蓄库中的硫以硫化氢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化石燃料的燃烧将蓄库中的硫以二氧化硫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可为植物吸收。

Q:有毒有害物质循环
A:    有毒有害物质循环是指那些对有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富集或被分解的过程。有毒有害物质在食物链营养级上进行循环流动并逐级浓缩富集;在生物体代谢过程中不能被排除而被生物体同化,长期停留在生物体内,造成有机体中毒、死亡。这正是环境污染造成公害的原因。

Q:斑块
A: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但是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部分。斑块包括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和居住区等。

Q:基底
A:    基底是指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等。

Q:景观生态学
A: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学科,其研究重点是空间格局、生态学过程与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为景观的结构、景观的功能和景观的动态。

Q:斑块-廊道-基质 模式
A: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

Q:景观镶嵌体的基本原理
A:  1、景观阻力原理<BR><BR>    景观阻力是指景观对生态流速率的影响。一般而言,景观镶嵌体的异质性越大,阻力也越大。 <BR><BR>    2、质地的粗细原理<BR><BR>    一个理想的景观质地应该是既有大的斑块,又有些小的斑块,两者在功能上有互补的效应。

Q:景观生态规划总体格局原理
A:  1、不可替代格局<BR><BR>    景观规划中的基础格局是:几个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作为水源涵养所必须的自然地;有足够宽的廊道用以保护水系和满足物种空间运动的需要;而在开发区或建成区里有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用以保证景观的异质性。<BR><BR>    2、最优景观格局<BR><BR>    "集聚间有离析"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的景观格局,这一模式强调规划师应将土地利用分类集聚,并在发展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小的自然斑块,同时沿主要的自然边界地带分布一些人类活动的"飞地"。这一模式有许多生态优越性,同时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又能提供丰富的视觉空间。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景观。

Q:承载力 Carrying Capacity
A:    承载力是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承载力被广泛用于说明环境或生态系统承受发展和特定活动能力的限度。

Q:原始合作
A:    原始合作是指一起生活的两个物种彼此从对方受益,但他们并不互相依赖,而是可以单独生存。例如非洲稀树草原上,羚羊、长颈鹿、狒狒等常混牧,每一种动物都为其他动物提供警报,每一种动物又可以脱离组合而独立生活。

Q:什么是全球变暖
A: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原因是温室效应。后果是极地和高山冰川融化从而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一些生态系统消失。

Q:何为逆温层
A:    在低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逆温层能阻碍空气的垂直运动;大量烟尘、水汽等聚集在逆温层下面,使能见度变差,也易使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开去,加重大气污染,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Q:人工固氮对全球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A:    工业固氮的发明和以及氮肥的广泛使用,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也破坏了全球氮循环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BR><BR>    ①污染水体: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氮肥流入水体,造成地下水污染,进而影响人体健康,还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生物死亡或灭绝,降低生物多样性,破坏自然景观<BR><BR>    ②加速全球气温升高:土壤中的硝酸盐通过反硝化作用可产生一氧化二氮,这是一种温室气体,近年来其产生量呈上升趋势<BR><BR>    ③臭氧层破坏:一氧化二氮可以破坏臭氧,造成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BR><BR>    ④降低土壤质量: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可引起土壤板结,导致土壤酸化和肥力下降。<BR><BR>    ⑤污染空气,形成酸雨:氮氧化合物可形成光化学烟雾,造成空气污染,也可形成酸雨,危害环境。

Q:人类活动对全球硫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A: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向大气中输入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不仅会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和动植物健康,而且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硫酸,形成酸雨。

Q:纬度地带性
A:    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带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化依次更替。纬度地带性是陆地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分布规律。如北半球,从南往北依次是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寒带冻原~极地荒漠。

Q:垂直地带性
A:    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风速和太阳辐射逐渐加强,降水量一般是先逐渐增加,随后又趋减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生物群落和土壤地形从下而上逐渐发生变化,植被或生态系统随海拔升高而呈带状依次更替的分布。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一高山灌丛.

Q: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
A:    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是指地球表面的水热条件等环境要素,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发生递变,从而引起植被也沿纬度或经度方向呈水平更替的现象。水平地带性包括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带性。

Q:干湿度带性
A:    由于海陆分布和大气环流等因素的作用,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导致植被或生态系统由沿海到大陆内部依次更替,称为干湿度带性。如我国温带地区,从东到西依次为针阔叶混交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Q:分析说明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A:    ①山的高度:山如果比较高,就能出现垂直分布现象,如果山体矮小,山上山下的气候区别不大,也就不可能出现多种植被带。<BR><BR>    ②山体所在纬度:如果山体位于低纬度地区,且降雨较多,山上植被就会呈现复杂的垂直带谱。如果山体位于纬度较高的地方,山下本已寒冷,山上温度更低,植被当然稀少。垂直带谱的基带植被就是山体所在地区的典型植被,如热带雨林是中国台湾玉山的基带。<BR><BR>    ③山体所处经度:山体所处的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山体基带的水分和的热量条件不同,从而影响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如我国西部的天山与东部的长白山都是在北纬42度左右,但是天山东经86度,长白山东经128度,长白山在东,距离大海较近,植被基带较复杂,天山属于内陆,属于荒漠植被区。<BR><BR>    ④山的坡向:山的坡向不同,植被得到的热量也不同:阳坡热量多于阴坡,因而气温高,水蒸气不易凝结,降水少;阴坡背光,气温较低,水蒸气较易凝结,因而水分条件比阳坡优越。因此,同一座山的阴坡和阳坡植被的垂直带谱往往不同,一般来说,阴坡植被比阳坡茂盛。如喜马拉雅山的阴坡植被就远比阳坡繁茂。

Q:物种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A:    在近现代,人类活动是生物多样性剧减的主要原因:<BR><BR>    ①过度利用、过度采伐、滥捕滥猎;这些人为活动是导致一些特定物种灭绝的直接原因。众所周知的如渡渡鸟、塔斯马尼亚狼等都是由于人类的捕猎而灭绝。而今许多鲸类由于过度捕捞也正濒临消失。<BR><BR>    ②生境损失和片段化;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境损失是当前生物多样性剧减的主要原因。大面积生境由于受人类活动而导致的生境破碎化也是物种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BR><BR>    ③环境污染;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物种灭绝——尤其在局部地域——越来越严重。如一些水体污染导致的鱼虾绝迹、大气污染导致的一些植物无法生存等。<BR><BR>    ④生态入侵;生态入侵对原有的物种生存往往都会带来巨大的威胁。如19世纪当欧洲的穴兔由英国引入澳大利亚西南部后,由于环境适应没有天敌,结果迅速扩散,大量穴兔的存在与当地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耗资巨大,直到后面引入了黏液病毒才将危害加以控制。<BR><BR>    ⑤农业、林业和牧业品种单一化;这是在近现代农、林、牧生产中,往往由于集约化的大面积单种生产,从而人为的产生了少量的优势种,使得很多其他的种由于缺乏竞争力最终遭到淘汰。

Q:如何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指示物种
A:    ①植物群落的指示作用往往比单一物种更可靠。<BR><BR>    ②检测环境污染时,要选择对干扰反应敏感,生态幅狭窄并且易于获得或者易于栽培的物种。如地衣是最有名的指示物种之一,并能大量吸收雨水和受污染空气中的化学物质。<BR><BR>    ③反映自然现象时,要注意指示生物的区域性<BR><BR>    ④任何对象的指示生物,其本身应当是健康的或者生活力高的。

Q: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A:    我国生物多样性既丰富又独具特色,多样性在全球居第8位,北半球居第1位。其主要特点是:<BR><BR>    ①生态系统多样性类型多样。<BR><BR>    ②生物种类繁多,且具特有成分,孑遗成分及经济种类多的特点。<BR><BR>    ③驯化物种及野生亲缘种多

Q:什么是河流
A:    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的或周期的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就是河流。

Q:什么是温室效应
A:    大气中二氧化碳对于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很少,地表受到大量的太阳短波辐射被加热,温度提高,再以长波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地表的长波辐射绝大部分被大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大气被加热,也以长波向外辐射能量,很大一部分辐射能又返回地表。这样使地表和大气下层的温度增高。这种作用与温室玻璃所起的作用类似,也称温室效应。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和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的升高是由于化石能燃烧、植被破坏、工业活动和农田扩展所致。

Q:什么是水系
A:    河流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就是水系。

Q:什么是流域
A:    每一条河流和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这部分陆地面积便是河流和水系的流域,也就是河流和水系在地面的集水区。

Q:河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    ①河流是地球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内陆河把水分从高山输送到内陆盆地或湖泊中,实现水分小循环;外流河把水分由陆地带入海洋,弥补海水的蒸发损失,实现水分大循环。<BR><BR>    ②南北向河流把温度较高的水带往高纬度地区,或者相反,对流域气温具有调节作用;<BR><BR>    ③固体物质随河水迁移,使地表高处不断夷平和低处不断被充填,河流创造了山地景观、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Q: 生态幅对于生物的意义
A:  生物在整个发育过程中,耐受性是不同的,物种的生态幅往往要决定于它临界期的耐性。生物繁殖通常是一个临界期,这时,某一生态因子的不足或过多,最易起限制作用,从而使生物繁殖期的生态幅比营养期要窄。 <BR><BR>生态幅与分布区域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生物的适应是建立在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这一基本原理上的。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有生物存在,它一定对其生态环境存在某些依赖关系,表现为其生态习性与环境的协调。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协调的地方,因为周围环境是经常变动的。

Q: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
A:①以生物为主体,具有整体特征<BR><BR>    ②复杂、有序的等级系统<BR><BR>    ③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热力学系统<BR><BR>    ④具有明确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性能<BR><BR>    ⑤受环境深刻的影响<BR><BR>    ⑥环境的演变与生物的进化相联系<BR><BR>    ⑦具有自动维持、自动调控功能<BR><BR>    ⑧具有一定的负荷能力<BR><BR>    ⑨具有动态的、生命的特征<BR><BR>    ⑩具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特性

Q: 环境的分类
A:  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一般可以按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性质、环境的范围等进行分类。<BR><BR> 按环境的主体分类可分为以人为主体的环境和以生物为主体的环境。<BR><BR> 按环境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经人类干涉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BR><BR> 按环境的范围可将环境分为宇宙环境(或称星际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BR><BR> 1.宇宙环境:指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BR><BR> 2.地球环境:由大气圈内的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组成,又称全球环境,也称地理环境,地球环境与人类及生物的关系尤为密切。其中生物圈中生物把地球上各个圈层的关系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推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BR><BR> 3. 区域环境:指占有某一特定地域的自然环境,它是由地球表面不同地区的5个自然圈层相互配合而形成的。不同地区,形成各个不同的区域环境特点,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群落。<BR><BR> 4. 微环境:指区域环境中,由于一个(或几个)圈层的细微变化而产生的环境差异所形成的小环境。例如,生物群落的镶嵌性就是微环境作用的结果。<BR><BR> 5. 内环境:指生物体内组织或细胞间的环境。

Q:景观连接度(landscape connection)
A:    是指景观结构单元的空间连续性程度(结构连接度),或指景观格局促进生态学过程在空间上扩展的能力(功能连接度)。  

Q: 原生演替
A:    在以前没有生产过植物的原生裸地上首先出现先锋植物群落,以后相继产生一系列群落的替代过程叫做原生演替。又可分为发生于干燥地面的旱生演替和发生于水域里的水生演替系列。

Q: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
A:  两者都是在一定地段上一种群落被另一种群落所替代的过程。原生演替是指在原先没有生命的地方,即原生裸地上发生的演替,而次生演替是指在一个群落被破坏,但并未完全被消灭的地区所发生的演替。两者起始条件不同,并且次生演替过程比原生演替快。

Q:逆行演替
A:  在演替过程中,如果是由顶极群落向着先锋群落演变,则称为逆行演替。

Q:进展演替
A:  沿着从先锋群落到顶极群落的顺序的演替过程称为进展演替。

Q:次生演替
A:  原来有过植被覆盖,后来由于某种原因原有植被消失了,这样的裸地叫次生裸地,有土壤的发育,其中常常还保留着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环境条件比较好.发生在这种裸地上的群落演替称作次生演替。

Q:群落交错区
A: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群落交错区是一个交叉地带或种群竞争的紧张地带,发育完好的群落交错区,可包含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及群落交错区特有的物种,在这里往往会出现边缘效应。边缘效应是指群落交错区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增加的现象。

Q:空间异质性
A:  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一般可理解为空间的斑块性和梯度的总和。包括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和生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

Q:城市水污染的类型
A:城市水污染可分为五大类:无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生物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物质污染。

Q:解决城市水问题的途径
A:    解决城市水问题的关键是推行“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即“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

Q: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
A:  ①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BR><BR>      ②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的生态系统。<BR><BR>      ③流量大、运转快的开放系统。<BR><BR>      ④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弱的生态系统。<BR><BR>      ⑤文明的产物与文明的异化。

Q:什么是城市生态学
A: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也是以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城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调控的一门学科。

Q:比较正反馈和负反馈
Q:重在理解
A:      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人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BR><BR>      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正反馈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它常常是暴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

Q:什么是生态平衡
A: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因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在不间断地进行,生物个体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

Q:如何理解生态平衡
A:    ①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机制,所以在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会保持自身的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BR><BR>      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因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在不间断地进行,生物个体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BR><BR>    ③能量和物质每时每刻都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进行移动和转化.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种类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直到使生态系统达到成熟的最稳定状态为止。<BR><BR>    ④当生态系统达到动态平衡的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自我调节和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这实质上就是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BR><BR>    ⑤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调节功能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干扰因素超过一定限度的时候,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功能本身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生态失调,甚至导致发生生态危机。<BR><BR>    ⑥人类的活动除了要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必须特别注意生态效益和生态后果,以便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能基本保持生物圈的稳定与平衡。

Q:论述水生演替系列
A:    (1)浮游生物群落阶段:湖水较深,湖底光照弱,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浮游生物不断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底,流水携带泥沙沉积,使湖底上升,为下一群落创造条件。<BR><BR>   (2)沉水群落阶段:沉水群落的生物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入水底,水中泥沙不断沉积使湖底继续上升,湖水变浅,为浅水环境的生物创造了条件。<BR><BR>   (3)浮水群落阶段:湖水浅时,浮水植物竞争处于优势并排挤了沉水植物,随着浮水植物不断死亡形成的有机物和泥沙的沉积,湖水进一步变浅,导致浮水植物生长越来越不利。<BR><BR>   (4)挺水植物群落阶段:挺水植物适应更浅的水环境,它们不断死亡,不断形成有机质,逐渐使湖底露出水面。<BR><BR>   (5)湿生草本群落阶段:此阶段由于土壤蒸发和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向中生环境转化,并伴随着中生草本的不断进入。<BR><BR>   (6)森林群落阶段:由于地下水位较深及土壤趋向于中生,木本植物不断进入,开始灌木为主,以后以乔木代替灌木,最终形成森林。<BR><BR>   以上每个阶段都伴随相关的动物与植物共同形成群落。每个阶段的生物群落为下一群落创造了适宜环境的同时,却越来越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Q: 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
A:    (1)裸岩:生境恶劣,无水无土壤,光照强烈,温差大。<BR><BR>   (2)地衣群落阶段:地衣可忍耐裸岩生境,并以代谢酸和腐殖酸及有机质加速岩石风化为土壤。<BR><BR>   (3)苔藓群落阶段:地衣所创造的生境迎来了苔藓植物,同时苔藓通过竞争又排挤了地衣,苔藓进一步风化岩石,并产生有机质,使土壤更加深厚,肥沃。<BR><BR>   (4)草本群落阶段:由于苔藓对环境的进一步改造作用,使得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对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仍进行着改造作用。<BR><BR>   (5)灌木群落阶段:当草本群落把环境改造的更好时,灌木进入,与草本竞争并逐渐占据优势。<BR><BR>   (6)森林群落阶段:灌木群落继续改造环境,使土壤更加深厚,群落内湿度、温度、光照,变得越来越有利于乔木生长,导致森林群落出现,由于森林群落于当地大气候最为适应、协调,所以演替停止。<BR><BR>   以上每个阶段都伴随相关的动物与植物共同形成群落。每个阶段的生物群落为下一群落创造了适宜环境的同时,却越来越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Q:论述次生演替系列
A:    (1)采伐基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乔木层消失,形成强光环境,阴生植物消失,阳生草本植物为主。<BR><BR>   (2)先锋树种阶段(阔叶树种阶段):云杉幼苗怕强光、霜冻,故喜光阔叶树首先进入草本群落,并很快成林。阔叶林的密闭造成林下弱光环境,不利本身幼苗生长,却为云杉幼苗生长创造了条件。<BR><BR>   (3)阴性树种定居阶段(云杉定居阶段,或针阔叶混交林阶段)云杉幼苗在阔叶林的荫蔽下逐渐长大于原阔叶树种形成混交状态。<BR><BR>   (4)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当云杉高度超过阔叶树种后,由于阔叶树种不适应弱光环境,便逐渐退出,最终云杉林恢复。<BR><BR>   以上每个阶段都伴随相关的动物与植物共同形成群落。每个阶段的生物群落为下一群落创造了适宜环境的同时,却越来越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Q:捕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A:    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是在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BR><BR>    ①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对于猎物种群的数量和质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数量的例子是:狼-鹿-草,质量上的例子是体弱患病或者遗传劣质的猎物被捕杀,从而防止了疾病传播和不利的遗传因素的延续)。<BR><BR>    ②捕食者具有利用猎物的适应性,猎物也产生了逃避其捕食者的适应性<BR><BR>    ③在自然环境中,往往是多种捕食者和多种猎物交叉发生联系。如果捕食者是多食性的,就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猎物,给自身带来更多的生存机会,也具有阻止猎物种群进一步下降的作用。猎物的密度上升时,也会引来更多的捕食者,从而阻止其数量继续上升。

Q:捕食作用
A:    捕食即摄取猎物的全部或部分。

Q:草食作用
A:    草食作用指捕食者只采食植物的某一部分,留下的部分能够再生。世界大部分植物没有被动物吃尽,原因在于<BR><BR>    ①草食动物在进化中发展了自我调节机制,防止将被食植物都毁灭掉<BR><BR>    ②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了防卫机制。

Q:生物多样性
A: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三个层次。

Q: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面临的问题(理解)
A: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是,也面临着很大的物种受到威胁的现象。<BR><BR>    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有:<BR><BR>    ①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原始林被大量砍伐。草原退化,国土受水、风力侵蚀。<BR><BR>  ②物种受威胁,灭绝较严重。我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15~20%受到灭绝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BR><BR>    ③遗传种质资源受威胁,外来种入侵,古老土著种受排挤。

Q:廊道的基本原理
A:    1、连续性原理<BR><BR>    人类活动使自然景观被分割而得四分五裂,景观的功能流受阻,所以,加强孤立斑块之间的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是现代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联系相对孤立的景观元素之间的线性结构称为廊道。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普遍承认廊道有利于物种的空间运动和物种的生存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廊道必须是连续的。<BR><BR>    但廊道本身又有可能是一种危险的景观结构,它也可以引导天敌进入物种的庇护所,给某些残遗物种带来灭顶之灾。廊道本身的构成不同,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高速公路和高压线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来说是重要的运输通道,但对生物来说则是危险的障碍。<BR><BR>  2、廊道的数目原理<BR><BR>    假设廊道是有益于物种空间运动和维持的,则两条廊道比一条要好,多一条廊道就减少一分被截流和分割的风险。<BR><BR>    3、廊道构成原理<BR><BR>    廊道本身应由乡土植物所组成。<BR><BR>    4、廊道宽度原理<BR><BR>    越宽越好是廊道建设的基本原理之一,廊道如果达不到一定的宽度,不但起不到维护保护对象的作用,反而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创造条件。

Q:群落的结构特征
A:    群落的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BR><BR>    ①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指群落成层现象。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的利用有关。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吸收了大部分光辐射,往下光照强度渐减,并依次发展为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等层次。陆生群落的成层结构是不同高度的植物或不同生活型的植物在空间上的垂直排列的结果,水生群落则是在水面以下不同深度成层排列。成层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如在发育成熟的森林中,上层乔木可以充分利用阳光,而林下灌木层则利用微弱的,光谱组成已被改变了的光。在灌木层下的草本层能够利用更微弱的光,草本层往下还有更耐阴的苔藓层。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分层,主要是由于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这也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BR><BR>    ②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的水平格局。包括种群分布格局和群落的镶嵌性。<BR><BR>    ③群落的时间结构是群落的动态特征之一。很多环境因素明显的受时间节律(如昼夜节律、季节节律)的影响,群落结构表现出随时间而有明显变化的特征,称为群落的时间格局。时间格局包括:一是由自然时间节律引起群落各物种在时间上相应的周期变化;二是群落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的演替过程。

Q: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A:    ①直接使用价值,是给予人们直接收获和使用的那些产品的价值。<BR><BR>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食物、工业和能源原料、药用植物动物和实验动物等。<BR><BR>    ②间接使用价值即生态功能。<BR><BR>    生物多样性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分解污染、净化大气、改善环境等作用。<BR><BR>    ③潜在价值。<BR><BR>    即为后代人在利用生物多样性方面提供选择机会的价值。如果这些物种遭到破坏,那么后代人就没有机会利用他们。

Q:什么是黄赤交角
A:    赤道面和黄道面的交角即黄赤交角为23度27分,赤道和黄道面相交的两个点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

Q:臭氧的生态作用
A:    臭氧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辐射的作用。人们大量使用氮肥及氟利昂所造成的污染能使平流层的臭氧遭到破坏,可能引起一系列气候生物效应。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极上空每年10月份前后形成臭氧空洞。

Q:水汽的生态作用
A:    大气中水汽是唯一能发生相变的大气成分,同时,水汽能强烈吸收和放出长波辐射能,在相变过程中还能释放和吸收热量。因此,水汽在天气变化、大气能量转换过程及大气与地面的能量交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Q:气溶胶粒子的生态作用
A:    大的水溶性气溶胶粒子容易使水汽凝结,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气溶胶粒子能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并散射辐射从而改变大气透明度,有可能破坏地球的辐射平衡。

Q:如何合理利用保护土壤资源
A:    ①扩大耕地面积,盘活土地存量;<BR><BR>    ②综合整治土地,合理布局农林牧业;<BR><BR>    ③防止土壤侵蚀、水土流失,改良盐碱土、沙土,防治土壤污染。

Q:什么是生态平衡失调并举例说明
A:    生态系统的平衡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外界干扰压力很大使系统的变化超过自我调节能力即“生态阈限”时,其自我调节功能将受限制甚至消失。此时系统结构被破坏,以至整个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而不能恢复到原初稳定状态,称为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不仅使本系统受到伤害,而且通过输出还危及到相邻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由于破坏植被和陡坡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反过来更加剧了植被的破坏和水土流失,正反馈过程反复进行。

Q:我国的生态农业系统类型
A:    ①生物立体共生型<BR><BR>    将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组合,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粮-棉,粮-菜间作,稻-萍-鱼,林-鸭-鱼立体种养模式等。<BR><BR>    ②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型<BR><BR>    按照生态系统内能量循环和物质流动规律,将一个生产环节的废弃物作为另一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各种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资源利用率高,又防止了环境污染。如林木-食用菌种植模式,猪-蚯蚓-鸭养殖业模式。<BR><BR>    ③基塘式水陆结合型<BR><BR>    在平原水网地区通过人工改造把水、陆两个系统连为一体,形成立体生态农业系统。如桑基鱼塘、稻基鱼塘等。

Q:什么是环境问题
A:    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

Q:什么是生态破坏
A: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减少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滥采滥捕使珍惜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等。

Q:什么是环境污染
A:    环境污染则指人类活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入物理环境后,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干扰和侵害,由此引起环境质量恶化,并反过来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质量。

Q:干扰理论的生态学意义
A:    中度干扰是产生多样性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冰河期的反复多次干扰,大陆的多次断开和岛屿的形成,都促进了物种形成和多样性的增加,这些思想应用在自然保护、农业、林业和野生动物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

Q: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A:    生物地化循环可分为三大类型,即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没有水的循环,也就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生命也难以维持。在气体型循环中,物质的主要贮存库是大气和海洋,循环具有明显全球性,循环性能完善,循环速度比较快。碳循环和氮循环属于气体型循环。沉积型循环,循环速度比较慢,磷循环和硫循环是沉积型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都受能流的驱动,并都依赖于水循环。

Q:简述全球水循环
Q:简答和画图
A:    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大气、海洋和陆地形成一个全球性水循环系统,并成为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降水和蒸发是水循环的两种方式。水的主要蓄库是海洋。地球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总的来说是相等的。<BR><BR>    ①在不同的表面、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是不同的。就海洋和陆地来说,海洋的蒸发量约占总蒸发量的84%,陆地只有16%;海洋中的降水占总降水的77%,陆地占23%;可见,海洋的降水比蒸发少7%,而陆地的降水则比蒸发量多7%。海洋和陆地的水量差异是通过江河源源不断输送到海洋,以弥补海洋每年因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产生的亏损,达到全球性水循环的平衡。<BR><BR>    ②每年大气降水的1/3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入海洋,地表径流能够溶解和携带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它可以将各种营养物质从一个生态系统搬运到另一个生态系统,对于补充某些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不足起着重要作用。

Q:简述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
A:    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包括截取、渗透、蒸发、蒸腾和地表径流。植物在水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Q:如何理解森林是水循环重要的调节者
A:    森林植被在生物地化循环中的作用最为重要,森林植被的蒸腾最大,可以调节大气湿度,降低林区空气温度;降水时,森林可以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

Q:演替理论对于西部退耕还草的意义
Q:生态演替理论对于景观设计/园林建设的意义
A:    生态系统演替理论是指:自然植被在干扰限度内,受损的植被借助其自身固有的“自然力”或外界输入的物质能量而出现进展演替。在自然界里,群落的演替是普遍现象,而且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地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Q:用生态位理论解释自然生物群落
A:  ①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了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一个终究要灭亡。<BR><BR>  ②一个稳定的生物群落中,由于各种群在群落中具有各自的生态位,种群间能避免直接的竞争,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稳定。<BR><BR>  ③群落是一个相互起作用、生态位分化的种群系统。这些种群在它们对群落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利用方面,以及相互作用的可能类型方面,都趋于互相补充而不是直接竞争。大家配合共同生活,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从而保证了群落在一个较长时间有较高的生产力,具有更大的稳定性。<BR><BR>        ④竞争可以导致多样性而不是灭绝,竞争在塑造生物群落的物种构成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竞争排斥在自然开放系统中,很可能是例外而不是规律,因为,物种常常能够转换它们的功能生态位去避免竞争的有害效应。

Q:趋异适应
A:    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异适应。

Q:趋同适应
A:    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

Q:演替
A:    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Q: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A: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可以概括为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支持系统和环境系统缺一不可,如果没有非生物环境,生物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Q:生产者
A:    生产者是指能以简单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包括所有绿色植物和可进行光能和化能自养的细菌。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成分。

Q:生长
A:生长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生物物质的增加,另一种是生物细胞数量的增加。

Q:协同进化所包含的内容?
A:    ⑴竞争与协同进化<BR><BR>  ⑵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协同进化。<BR><BR>  ⑶食草动物与植物的协同进化。<BR><BR>  ⑷寄生物与宿主的协同进化。

Q:发育
A:伴随着生长过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从幼体形成一个与亲代相似的性成熟的个体,这个总的转变过程叫做发育。

Q:繁殖
A:繁殖是指有机体生产出与自己相似后代的现象,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Q:扩散
A:扩散是指生物个体或繁殖体从一个生境转移到另一个生境中,分为主动扩散和被动扩散。

Q:种间竞争
A:    种间竞争是指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在种间竞争中,常常是一方取得优势,另一方受抑制甚至被消灭。

Q: 非密度制约性增长
A:  假定环境中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则种群的增长率不随种群本身的密度而变化,这类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可称为非密度制约性增长,可以分为两类:<BR><BR>1、种群离散增长:种群的各个世代彼此不相重叠,如一年生植物和一年生殖一次的昆虫;<BR><BR>2、种群连续增长:种群的各个世代彼此重叠,种群的增长是连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J”型。

Q: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A: (一)综合作用<BR><BR>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BR><BR>(二)主导因子作用 <BR><BR>在诸多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BR><BR>(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BR><BR>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BR><BR>(四)阶段性作用 <BR><BR>由于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BR><BR>(五)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BR><BR>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主导作用的因子,如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其生病或死亡。所以从总体上说生态因子是不可代替的,但是局部是能补偿的。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部分补偿,而不能以一个因子代替另一个因子且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也不是经常存在的.

Q:环境
A:  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Q:种群动态
A:    种群动态:种群数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动规律。

Q:驯化
A:    生物在环境定向压力下发生的生态幅变化

Q: 食物链的三种类型
A: 自然生态系统主要有三种类型食物链。<BR><BR>(1) 牧食食物链或捕食性食物链:是以活的绿色植物为基础,从食草动物开始的食物链,如小麦→蚜虫→瓢虫→食虫小鸟。<BR><BR>(2)碎屑食物链或分解链:是以死的动植物残体为基础,从真菌、细菌和某些土壤动物开始的食物链,如动植物残体→蚯蚓→动物→微生物→土壤动物。<BR><BR>(3) 寄生食物链:以活的动植物有机体为基础,从某些专门营寄生生活的动植物开始的食物链,如鸟类→跳蚤→鼠疫细菌。越是在寄生食物链的基部环节,动物个体越大,随着环节的不断增加,寄生物的体积越来越小

Q: 生态效率
A:  生态效率是指各种资源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转移过程中的比值关系。<BR><BR>林德曼效率相当于同化效率、生长效率和消费效率的乘积。比值大约为 10%

Q: 贝格曼定律
A: 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减少

Q: 阿伦规律
A: 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为四肢、尾巴、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的趋势

Q: 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A: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固定。因为这是生态系统中第一次能量固定,所以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 <BR><BR>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以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NP)。而包括呼吸(R)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GP)。<BR><BR>三者之间的关系是:GP = NP + R <BR><BR>净初级生产量是可供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利用的能量。影响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BR><BR>1、陆地生态系统 <BR><BR>光、二氧化碳、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量的基本资源,温度是影响光合效率的主要因素,而食草动物的捕食会减少光合作用生物量。 <BR><BR>2、水域生态系统 <BR><BR>光是影响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子。海洋浮游植物的净初级生产力决定于太阳的日总辐射量、水中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强度随水深度而减弱的系数。在营养物质中,最重要的是氮和磷。

Q: 光饱和点
A: 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强度上升到某-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强度值

Q: 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
A: 阳生植物适应于强光照地区生活。这类植物的光补偿点比较高,光合作用的速率和代谢速率都比较高。 <BR><BR>阴生植物适应在弱光照地区,其光补偿点较低,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都比较低。

Q: 如何理解内稳态机制
A:  内稳态即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够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BR><BR>内稳态是通过生理过程或行为的调节而实现的。恒温动物通过控制体内产热过程以调节体温,变温动物靠减少散热或利用环境热源使身体增温。植物的部分器官也有类似的行为。<BR><BR> 维持体内环境稳定是生物扩大耐性限度的一种重要机制,但内稳态机制不能完全摆脱环境的限制,它只能扩大自己的生态幅与适应范围,成为一个广适种。<BR><BR>内稳态生物与非内稳态生物之间的基本区别是控制其耐性限度的机制不同。非内稳态生物的耐性限度仅取决于体内酶系统在什么生态范围内起作用;而对内稳态生物而言,其耐性范围除决定于体内酶系统的性质外,还有赖于内稳态机制发挥作用的大小。

Q: 单体生物和构件生物
A:  单体生物: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各个体基本保持一致的形态结构,称这些生物为单体生物。大多数动物属于单体生物。<BR><BR>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而成的一套构件组成的生物个体称为构件生物。如高等植物、珊瑚、苔藓虫...

Q: 内稳态
A: 生物体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Q:边缘效应(edge effect)
A:    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到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气象条件、物种组成、生物地化循环)的现象。研究表明,斑块周界部分常常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初级生产力。

Q:斑块的基本原理
A:    1、斑块尺度原理<BR><BR>    一般来说,只有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才有可能涵养水源,联接河流水系和维持林中物种的安全和健康,庇护大型动物并使之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并允许自然干扰(如火灾)的交替发生。大型斑块可以比小型斑块承载更多的物种,特别是一些特有物种只有可能在大型斑块的核心区存在。对某一物种而言,大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相对而言,小型斑块则不利于种的生存、不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不能维持大型动物的延续。但小斑块可能成为某些物种逃避天敌的庇难所,因为小斑块的资源有限,不足以吸引某些大型捕食动物,从而使某些小型物种幸免于难。同时,小斑块占地小,可以出现在农田或建成区景观中,具有跳板(stepping stone)的作用。<BR><BR>    2、斑块数目原理<BR><BR>    减少一个自然斑块,就意味着抹去一个栖息地,从而减少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和某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增加一个自然斑块,则意味着增加一个可替代的庇难所,增加一份保险。一般而言,两个大型的自然斑块是保护某一物种所必须的最低斑块数目,4~5个同类型斑块则对维护物种的长期健康与安全较为理想。<BR><BR>    3、斑块形状原理 <BR><BR>  一个能满足多种生态功能需要的斑块的理想形状应该包含一个较大的核心区和一些有导流作用及能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边缘触须和触角。圆形的斑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边缘的面积,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核心区的面积,使外界的干扰达到尽可能的小,有利于物种的生存。<BR><BR>    4、斑块的位置原理<BR><BR>    一个孤立的斑块内物种消亡的可能性远比一个与大陆(种源)相邻或相连的斑块大的多。与种源相邻的斑块当其中的物种灭绝之后,更有可能被来自相邻斑块同种个体所占领,从而使物种整体上得以延续。<BR><BR>    选择某一斑块作为保护对象时,一方面要考察斑块本身的属性,包括物种丰富性和稀有性;同时也要考察其在整体景观格局中的位置和作用。战略点的概念就是针对斑块在景观中的位置和作用提出来的。俞孔坚认为,景观中有某些关键性的位置,对它们的占领和改变,可以对控制生态过程产生异常重要的作用。

Q:什么是全球变化
A:    由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化等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大气及水体污染、土地退化,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迁等生态环境变化就是全球变化。

Q: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途径
A:    ①减缓气候变化:关键在于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和颗粒物的形成。核心是控制化石能的消耗,包括提高化石能的能效和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的依赖。温室气体和大气颗粒的另一来源是生物质的燃烧和农业的扩展,因此一方面要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另一方面要植树造林。<BR><BR>    ②生态系统管理:从技术、法律、管理、教育等多个层面追求生态系统中各部分关系的和谐和整体的持续性。

Q:尺度
A:    一般指对某一研究对象或现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量度,分别称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往往以粒度(grain)和幅度(extent)来表达。   

Q: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A:    ①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BR><BR>    ②土壤受到侵蚀,水土流失严重。<BR><BR>    ③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BR><BR>    ④土壤盐碱化。<BR><BR>    ⑤土地沙化。⑥土壤污染

Q:如何理解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A:    生态系统的功能除生产过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以外,还表现在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有从输入到输出的信息传递,也有从输出向输入的信息反馈。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和营养信息。

Q:什么是物种灭绝及其过程
A:    灭绝就是一个种或者一个种群已经完全丧失了通过繁殖来维持生存的能力,残存的个体已不能够生存或者生育后代。灭绝是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种灭绝的过程可以表述为:大种群-若干破裂小种群-小种群-灭绝。

Q: 限制因子
A: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BR><BR> <BR>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以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广,而且这种因子又非常稳定,那么这种因子就不太可能成为限制因子;相反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以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窄,而且这种因子又易于变化,那么这种因子就很可能是一种限制因子。

Q: 指示生物
A:  生物在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每个种都留下了深刻的环境烙印.因此常用生物作为指示者,反映环境的某些特征。每个种的指示作用都是相对的,仅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起作用。如海州香薷,在安徽海州指示铜矿存在,而在辽宁、河北等地则成为路边杂草,失去指示意义。

Q: 种群
A: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一般认为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从进化论的观点看,种群是一个演化单位。

Q: 光周期现象
A: 生物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Q: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A: (一)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BR><BR>    l、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的作用<BR><BR>     光照强度对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光还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黄化现象是光与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最极端的典型例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BR><BR>    2、光照强度与水生植物 <BR><BR>    光的穿透性限制着埴物在海洋中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量。在透光带的下部.存在光补偿点。<BR><BR>    3、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 <BR><BR>    光饱和点、阳生植物、阴生植物<BR><BR>    (二)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BR><BR>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在日光的全光谱照射下进行的,但是,不同光质对植物的影响是不同的。可见光区的红、橙光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所吸收.这部分辐射称为生理有效辖射。绿光称为生理无效辐射;红光有利于糖的台成,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 <BR><BR>    不可见光对生物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昆虫对紫外光有趋光反应,而紫外光有致死作用。 <BR><BR>    (三)光周期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所造成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使能量输入成为一种周期性变化.从而使地球上的自然现象都具周期性。生物的节律与周期性就是对这种周期现象的适应。<BR><BR>    1、昼夜节律 大多数生物活动表现出昼夜节律,即24h循环一次的现象。<BR><BR>    2、光周期现象<BR><BR>    (1)植物的光周期: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BR>    <BR>(2)动物的光周期:在脊椎动物中,鸟类的光周期现象最为明显,很多鸟类的迁徒都是由日照长短的变化引起,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哺乳动物的换毛和生殖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Q: 年龄锥体
A: 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用年龄锥体表示。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3个基本类型:<BR><BR>    ①增长型种群: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种群有大量幼体,而老体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BR><BR>    ②稳定型种群: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增长型和下降型种群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BR><BR>    ③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Q: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增长模型
A:  种群在有限环境下的增长,可划分为离散增长和连续增长两类。种群在有限环境下的连续增长的一种最简单形式是逻辑斯谛增长。逻辑斯谛增长模型作出两个假定: <BR><BR>    1.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称为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 <BR><BR>    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按比例地降低。

Q: 生态位
A: 生态位: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Q: 种群衰亡速度加快的原因
A:  种群衰落和灭亡的速度在近代大大的加快了,其原因不仅是人类的过度捕杀,更严重的是破坏野生生物的栖息地,剥夺了物种的生存条件。物种的持续生存,不仅需要保护良好的栖息环境,而且数量要达到最低种群密度。过低的数量因近亲繁殖而使种群的生育力和生活力衰退。

Q:寄生
A:    寄生是指寄生者寄居于寄主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寄生者对于寄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寄主对寄生者则有加速生长的作用。

Q: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
A:    生态系统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的。

Q:物候现象
A:    物候现象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季节变化的反应现象。

Q:二氧化碳的生态作用
A:    ①使植物减少蒸腾,提高水分利用。<BR><BR>    ②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提高<BR><BR>    ③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能改变植物形态结构。

Q:绿色植物对大气的净化作用
A:    ①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BR><BR>    ②吸收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和氟化氢;<BR><BR>    ③有些植物分泌杀菌素,可以减少大气中的细菌数量<BR><BR>    ④减尘作用:植物的茎叶滞留尘埃,净化大气;<BR><BR>    ⑤吸收放射性物质和减弱噪声。

Q:格局
A:    指空间格局,广义的讲,它包括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布局与配置等。  

Q:光补偿点
A:    是指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Q: 有效积温
A:     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个常数,称为有效积温。

Q: 水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A:    (一)水因子的生态作用<BR><BR>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BR><BR>    a.水是生物体的组成部分;<BR><BR>    b.水是很好的溶剂,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R><BR>    c.水可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BR><BR>    d.水还可以维持细胞组织的紧张度,维持正常的生活<BR><BR>    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BR><BR>    就植物而言,水对植物也存在最高、最低、最适的三基点。<BR><BR>     水对动物也有较重要的影响。水分不足可以引起动物的滞育或休眠。许多动物的周期性繁殖与降水季节密切相关。<BR><BR>    3、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BR><BR>    降水不均匀(纬度、海陆、海拔差异造成)造成我国东南至西北分的三个等雨量区(湿润森林区、干旱草原区、荒漠区)水分与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BR><BR>    (二)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BR><BR>1、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根据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和依赖程度,可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BR><BR>    水生植物可分沉水、浮水、挺水植物3类,陆生植物可分为湿生、中生、旱生3类<BR><BR>    2、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BR><BR>    动物按栖息地划分可以分为水生和陆生两大类。水生动物的媒质是水,而陆生动物的媒质是大气。因此,它们的主要适应特征也有所不同。 <BR><BR>    水生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水生动物体表通常具有渗透性,所以也存在渗透压调节和水分平衡的问题。水生动物的分布、种群形成和数量变动都与水体中含盐量的情况和动态特点密切相关。<BR><BR>     陆生动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BR><BR>    形态结构上的适应——昆虫具有几丁质的体壁,防止水分的过量蒸发;两栖类动物体表分泌粘液以保持湿润;爬行动物具有很厚的角质层;鸟类具有羽毛和脂腺;哺乳动物有皮质腺和毛,都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BR><BR>     行为的适应—— 沙漠动物昼伏夜出。干旱地区的许多鸟兽和兽类在水分缺乏、食物不足的时候迁移到别处去,以避开不良的环境条件。 <BR><BR>    生理适应——许多动物在干旱的情况下具有生理上的适应特点。例如骆驼。

Q:湿地
A:  《湿地公约》〔1971)把湿地定义为: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淡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m的海水区。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Q:生境破碎化
A:  生境破碎化是指由人为或自然原因而导致的大面积连续分布的生境变成空间上相对隔离的小生境的现象。生境破碎化将导致遗传变异的丧失;种群间遗传分化的增大;繁殖成功率降低和种群的近亲繁殖率增加,从而对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重要影响。

Q:火的生态作用
A:    ⑴焚烧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R><BR>  ⑵压力作用:火烧掉老枝,利于新枝条生长<BR><BR>  ⑶火在物种竞争中起重要作用。<BR><BR>  ⑷灾害作用:引起物种绝灭。

Q: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A:    ①他感作用使一些农作物不宜连作<BR><BR>    ②他感作用影响植物群落中的种类组成<BR><BR>    ③他感作用是影响植物群落演替重要的因素之一

Q:群落演替的影响因素
A:    ①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BR><BR>    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对于动物来说,植物群落成为它们取食、营巢、繁殖的场所。当植物群落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居住在其中的动物区系实际上也在作适当的调整,使得整个生物群落内部的动物和植物又以新的联系方式统一起来。<BR><BR>    ② 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演替的动力<BR><BR>    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使微环境条件发生改变,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从而促进其他生物的定居和加快自身的灭亡,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另一些物种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引发演替。<BR><BR>    ③ 种内和种间关系是演替的催化剂<BR><BR>    组成一个群落的物种在其内部以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新物种迁入首先表现的大多是负相互作用,如捕食、竞争,定居后会由于种内矛盾加剧,出现生态位的分化,或其他种的入侵,并形成周而复始的更替。<BR><BR>    ④ 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是诱因<BR><BR>    虽然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BR><BR>    ⑤ 人类活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BR><BR>    人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都可使生物群落改变面貌。人还可以经营、抚育森林,治理沙漠,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人甚至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Q:什么是湖泊
A:    地面洼地积水形成的较为宽广的水域称为湖泊。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水则是形成湖泊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

Q:什么是冰川
A: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

Q: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
A:    ①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例如,破坏植被加速地表侵蚀,植树种草降低侵蚀速度;<BR><BR>    ②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如修筑堤坝约束河流或迫其改道,从而改变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发展。

Q:什么是地貌
A:    地貌又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地貌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的多种多样的外貌或形态。重力作用是地貌形成的前提,岩石是地貌的物质基础。基本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和山地两类。

Q:过程
A:    强调事件或现象发生、发展的程序和动态特征。例如:种群动态、种子或生物体的传播、捕食者和猎物的相互作用、群落演替、干扰扩散、养分循环等等。  

Q: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A:    ①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的复杂化:<BR><BR>    海拔高度增加时,大气对于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减弱,因此高山和高原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增加;坡地对于辐射的影响也很显著,向阳坡面上能获得大量热量,背阴坡则很少;在气温垂直递减规律作用下,山地与高原会形成冷岛,而盆地和河谷会成为热岛;<BR><BR>    ②改变降水量分布格局:<BR><BR>    山地的屏障作用迫使湿润气流上升凝结使降水集中发生于迎风坡,而背风坡往往成为雨影区;山地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随高度上升而增加,成为湿岛,而盆地和河谷则相反,成为干岛;如天山和祁连山是干旱区内的湿岛;<BR><BR>    ③对于大气环流的影响:<BR><BR>    山系和高原是气流运行的障碍,它引起气流运动速度和方向的变化,如青藏高原对于冬季从西伯利亚来的寒潮起着屏障作用,使我国东部热带、副热带的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印度半岛北部为低;再比如秦岭是我国华北与华中气候的重要分界线,对于冬季风南下和夏季风北上都有屏障作用;<BR><BR>    ④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BR><BR>    海拔和坡向的不同常形成不同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因此全球陆地以山地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巨大的高原和山地可以成为各种区系成分相互渗透的障碍,平原、谷地和山口又可成为物种迁移的通道。

Q: 描述并分析Logistic模型
A: Logistic模型呈“S”型。具体可分为5个时期:<BR><BR>    ①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BR><BR>    ②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BR><BR>    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时密度增长最快;<BR><BR>    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BR><BR>    ⑤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BR><BR>    意义: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的基础;它是农、林、渔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模型中r、K两个参数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Q: 土壤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A: 一、土壤是指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动物、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陆生生物生活的基质,提供生物生活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和水分。<BR><BR>二、土壤是由固体(无机体和有机体)、液体(土壤水分)、气体(土壤空气)组成的三相复合系统。固体部分的矿物质占38%,有机质占12%,空隙(空气、水)约占50%,其中空气和水分最适比例为各占25%,另外土壤中有其特定的生物区系(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土壤微生物及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线虫、软体动物&amp;节肢动物等),构成了各类土壤特有的土壤生物作用。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的综合反映,这些基本性质都能通过直接或较为间接的途径影响生物的生长<BR><BR>三、根据植物对土壤含盐量的反应,可将植物划分出盐土和碱土植物

Q:地球形状和自然现象的关系
A:    地球形状为旋转椭球体,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可以把投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线视为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地球赤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决定了太阳正午高度角有规律的从南北纬23度27分之间向两极减小。太阳辐射使地表增暖的程度也按同样的方向降低,从而造成地球上热量的带状分布和所有与地表热状况相关的自然现象(如气候、植被、土壤等)的地带性分布。

Q:大气圈的分层
A:    大气圈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Q:大气的保温作用对于生物的意义
A:    大气本身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很少,地表吸收了太阳辐射能,变成热能使本身温度升高,再以地面长波辐射、潜热输送和感热输送的方式将能量输送到大气。大气获得热能后,一部分大气辐射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大气逆辐射投向地面,使得地面得以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

Q:岛屿生态理论及其意义
A:    岛屿生物地理学平衡理论阐述了岛屿上物种的数目与面积之间的关系。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完全取决于两个过程.即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所以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也称为平衡理论。<BR><BR>    岛屿生态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BR><BR>    ①保护区地点的选择。<BR><BR>  ②保护区的面积.保护区面积越大.对生物多样性保育越有利。<BR><BR>    ③保护区的形状。保护区的最佳形状是圆形,应避免狭长形的保护区。考虑到边缘效应,狭长保护区不如圆形的好。另外,狭长形的保护区造价高.保护区也易于受人为的影响<BR><BR>    ④一个大的保护区比几个小保护区好。因为大的岛屿含有更多的物种。<BR><BR>   ⑤保护区之间的连接和廊道:一般认为,几个保护区通过廊道连接起来,要比几个相互隔离的保护区好。这是因为,物种可以廊道为跳板,不断地进人保护区内,从而补充局部的物种灭绝。<BR><BR>    ⑥景观的保护:对于保护区的建立,大多数的研究主要考虑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而忽视了更高水平的保护

Q:偏利共生
A:    共生中仅对一方有利称为偏利共生。

Q:互利共生
A: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之间或者存在营养方面相互依存,或者存在防卫性的相互照应。如固氮的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白蚁与肠内的鞭毛虫之间的关系都是互利共生的实例。

Q:优势种和建群种
A: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优势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称为建群种。优势种对于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如果把优势种去除,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但如果把非优势种去除,只会发生较小的或不显著的变化,因此不仅要保护那些珍稀濒危植物,而且也要保护那些建群植物和优势植物,她们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Q:生活型
A:    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类型。

Q:生态型
A:    同种生物由于趋异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类型。

Q:景观设计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意义
A: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BR><BR>    ①栖息地的消失;<BR><BR>    ②栖息地的破碎化;<BR><BR>    ③外来物种入侵和疾病的扩散;<BR><BR>    ④过度开发利用;<BR><BR>    ⑤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BR><BR>    ⑥气候的改变。<BR><BR>    其中,栖息地的消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尤其如此。栖息地的消失直接导致物种的迅速消亡,而栖息地的破碎化则导致栖息地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物种缺乏足够大的栖息和运动空间,并有利于外来物种的侵入。一些空间战略对克服上述人为干扰有积极作用。包括:<BR><BR>    ①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BR><BR>    ②建立缓冲区以减少外围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BR><BR>    ③在栖息地之间建立廊道;<BR><BR>    ④增加景观的异质性;<BR><BR>    ⑤在关键性的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斑块。<BR><BR>    上述空间战略的局限性在于:<BR><BR>    ①被动的途径,目前生物保护多采用被动方式。如果把生物对景观的利用作为一个能动的生态过程,一种对景观的竞争性的控制过程,情景可能会很不一样。在这种假设下,通过识别关键性的景观局部和空间联系,利用物种自身的对空间的探索和侵占能力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也正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概念的基本出发点之一。<BR><BR>    ②局限于对"实体"景观的保护,忽略了景观基质或背景的结构。在这一方面,可以用景观阻力来衡量物种穿越景观时遇到的阻力。如根据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判别对控制生态流和运动有关键意义的潜在的战略性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BR><BR>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把生物保护规划作为一个可辩护的空间交易和发生在多个利益辩护者之间的决策过程,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Q:盖亚理论(大地女神假说(Gaia Hypothsis))
A:    美国生态学家Lovelock认为,当地球的大气组成、地表温度、酸碱度和海水的盐分含量等受到自然条件变化的干扰或人为的破坏时,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总体就会通过其生长和代谢对这些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也就是说生物和其环境组成一个自我调节的反馈系统对抗不适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大地女神假说第一次提出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共同合作是地球表面条件稳定的基础。同时,它强调了物种进化和环境进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隔的过程,对于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发展和稳定性,认识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资源保护和揭示其它星球上的生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Q:海陆风
A:    在沿海地区,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海陆风环流。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

Q:山谷风
A:    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谷风);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山风),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山谷风环流。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