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研真题 > 2016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模拟题第8周

2016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考研模拟题第8周

时间:2015-06-22     来源:育明考研     作者:麦子      点击量:2241

1.什么是公债的货币效应?(对外经贸大学2002研)

答:公债的货币效应一般指公债的货币供给效应。公债对货币供给的效应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债的发行引起的信用扩张效应,另一方面是公债流通产生的货币扩张效应。

1) 公债的信用扩张效应

公债是以国家税收为经济担保,向社会和公众负债的行为,只要国家存在就不会存在偿还危机,而且其收益率一般不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使公债具备了与货币几乎一样的信用水平。因而公债的债权人在失去原有的货币资金使用权以后,又可以用公债作担保或抵押取得银行贷款或向其他主体拆借资金,这样,公债就成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信用工具,被广泛用于一般的金融信贷之中,其结果必然是加速资金周转,导致信贷规模的扩张。公债的发行和增长,某种状况下还会突破金融系统原有的信贷平衡状态。为了吸引足够多的人们购买公债,除了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强制手段外,一般都是以其较高的信用水平和利率水平来吸引投资者。由于高利率和高信用的吸引,一部分未来要存入银行的资金势必会转而流向公债,甚至会将原有银行存款取出购买公债,其结果是使银行的存款规模相对萎缩,原有的平衡状况受到破坏。

2) 公债的货币扩张效应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事实上已经由国家的强制担保赋予了公债券。因此,只有当国家明令禁止,而且可以完全禁止公债流通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公债的发行不导致货币扩张。然而,要完全禁止公债流通,在一般条件下是极难做到的。比如在1988年以前,我国的公债券既不允许上市交易,也不准流通使用,可实际上仍有不少人用国库券买东西,10元抵8元,或10元抵5元不等。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公债在相应的货币之外充当了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事实上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量,这种情况不仅造成公债的流通成本较高,如果经济出现波动,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也会高,所以公债规模越大,一旦出现通货膨胀,对国家调控能力的影响就越大。

2.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 其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北京工商大学2003研;北京工商大学2005研)

答:货币创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如果是活期存款,它还能通过活期存款派生机制创造货币,公式为 D为活期存款总额,R为原始存款,为存款准备金率,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如果在存款创造机制中还存在现金流出,即贷款并不完全转化为存款,那么货币创造乘数为:,其中为现金-存款比率。此时,仅把活期存款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如果把活期存款和通货都考虑为货币供给量,即M=D+Cu,同时,引入强力货币H(银行准备金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此时的货币创造公式如下: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定期存款占存款的比例。货币乘数可以从两个方面起作用:它既可以使银行存款多倍扩大,又能使银行存款多倍收缩。因此,中央银行控制准备金和调整准备率对货币供给会产生重大影响。

3.说明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其局限性。(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

答:1)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在LM曲线形状基本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大。

2)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货币政策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及局限性表现在:

①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货膨胀需要紧缩货币供给,或者说放慢货币供给的增长率,然而,那时公众一般说来支出会增加,而且物价上升快时,公众不愿把货币持在手上,而希望尽快花费出去,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这无异在流通领域增加了货币供给量。这时候,即使中央银行减少货币供给,也无法使通货膨胀率降下来。反之,当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也就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所抵消。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速度放慢,意味着货币需求减少,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量和货币需求增加量相等,LM曲线就不会移动,因而利率和收入也不会变动。

②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那时候,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特别是由于存在着流动性陷阱,不论银根如何松动,利息率都不会降低。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衰退的政策,其效果就相当微弱。即使从反通货膨胀看,货币政策的作用也主要表现于控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而对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效果就很小。因为物价的上升若是由工资上涨超过劳动生产率上升幅度引起或由垄断厂商为获取高额利润引起,中央银行想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抑制通货膨胀就比较困难了。

③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尤其是,市场利率变动以后,投资规模并不会很快发生相应变动。利率下降以后,厂商扩大生产规模,需要一个过程,利率上升以后,厂商缩小生产规模,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之,货币政策即使在开始采用时不要花很长时间,但执行后到产生效果却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情况有可能发生和人们原先预料的相反的变化。比方说,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但未到这一政策效果完全发挥出来经济就已转入繁荣,物价已开始较快地上升,则原来扩张性货币政策不是反衰退,却为加剧通货膨胀,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

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4.简述不同的政策工具有哪些主要标准?(北师大2001研)

答: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快速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选择任何一项政策工具时首先要考虑这项政策能否达到所追求的这些目标。评论不同政策工具的主要标准有:

1) 政策工具达到目标的有效性:为了达到一定目标,有些政策可能比另一些政策有效;在有些情况下,私人部门的行动可能会抵消政策工具的效果。

2) 对产出构成的影响:同样是增加或降低一定量的总需求,有些政策扩大的是公共部门,有些政策是增加当前消费,有些政策是刺激私人部门投资。

3) 影响的范围:一些政策影响范围较小,如扩张或紧缩货币的政策主要对依靠贷款的企业或银行有直接影响,而像减税这样的政策则往往有较广泛的影响。

    4) 执行的灵活性和速度:一些政策(如扩大货币供给)会比另一些政策(如减税)更有灵活性,执行起来也会更快。

5) 政策后果的确定性程度:一些政策的后果比另一些政策的后果可能更不确定,例如,减税会不会增加消费,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会不会使厂商增加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预期,从而使政策效果很不确定。

6)非意图的副作用:一些政策往往会产生不希望有的副作用。

5.利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合才能有效地治理经济衰退?(南开大学2000研)

答:货币政策是西方国家政府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包括对铸币、纸币和活期存款的管理。在货币供给中,占比例最大的不是铸币和纸币,而是活期存款,所以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主要是对活期存款的管理,而对活期存款进行管理的关键是准备金。因此,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采取措施管理准备金,来实现对货币供给的管理。

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其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通过改变政府的收支水平和经济中的货币供应量,可以影响总需求水平。由于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因此,总需求水平的变动又可以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而对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运行目标产生影响。在实践中,上述影响表现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

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基本类型。使用财政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是逆风向调节。当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导致经济衰退,失业增加时,政府通过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收水平,以刺激有效需求。

货币政策包括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种基本类型。政府使用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则是逆风向调节。当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货币当局通常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降低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等手段降低利息率水平,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

也就说,当经济衰退时,应该同时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财政,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相互协调,并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有效地调节。

6.什么是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财政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主要是通过哪些制度得到发挥的?(中南财大2001研)

答:自动稳定器又称为“内在稳定器(builtin stabilizer)”。是在国民经济中无需经常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经济自动趋向稳定的因素。例如,一些财政支出和税收制度就具有某种自动调整经济的灵活性,可以自动配合需求管理,减缓总需求的摇摆性,从而有助于经济的稳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通常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和公司所得税、失业补助和其他福利转移支付、农产品维持价格以及公司储蓄和家庭储蓄,等等。例如,在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减少,政府所得税收入自动减少,从而相应增加了消费和投资。同时,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政府失业救济金和各种福利支出必然要增加,又将刺激个人消费和促进投资。但是,内在稳定器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配合需求管理来稳定经济,而本身不足以完全维持经济的稳定;它只能缓和或减轻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因此,还必须采用更有力的财政政策措施。

财政的这种内在稳定经济的功能主要通过下述三项制度得到发挥。

1)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当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也会自动地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地少下降一些。

2)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这里主要是指政府的转移支付,它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出现衰退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开支就会相应增加,这样就可以抑制人们收入特别是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和其他福利费支出也会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3)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这时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收购并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上升,也就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而也就减少了总需求的增加量。总之,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对宏观经济活动都能起到稳定作用,它们都是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对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

7.简要叙述国家预算的功能。(对外经贸大学 2002研)

答: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和改进我国国家预算制度,是新时期财政体制改革和财政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

国家预算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其具体表现如下:

1)从形式上看,国家预算就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格,可以使人们清楚地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成为反映政府财政活动的一面镜子。

2)从实际经济内容来看,国家预算的编制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预算的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过程,决算则是国家预算执行的总结。

3)国家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国家政策。

4)由于国家预算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批方能生效,因而又是国家的重要的立法文件,体现国家权力机构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与监督。

8.简述政府的财政政策原理。(对外经贸大学 2003研)

答: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其一般定义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西方经济学认为,财政政策要逆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政府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收入,刺激总支出,以解决衰退和失业问题;相反,当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的时候,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收入,抑制总支出,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当失业率连续两三个月超过一定数值,或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两三个月下降时,政府就要考虑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措施;反之,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幅度超过一定限度时,政府就要考虑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措施。

9.简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中南财大2000研)

答:1)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有关手段的特点,相机抉择,积极主动地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

2) 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当经济出现波动时,尽管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时间较长,效果也不理想,因而需要政府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财政政策。政府执行财政政策是斟酌使用的,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衰退时,应采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即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来刺激总需求,使之接近充分就业水平,实现充分就业预算平衡。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则应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这种交替使用的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被称为补偿性财政政策。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施和贯彻,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

3) 该政策在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效果不错,但之后出现的滞胀使它受到了怀疑。这说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因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影响这种财政政策作用的发挥。①时滞。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变动财政政策以及乘数作用的发挥,都需要时间。②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个方面的不确定:第一,乘数大小难以准确地确定;第二,政策必须预测总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政策作用达到预定目标究竟需要多少时间,而在这一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戏剧性的变化,这就可能导致决策失误。③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财政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还存在政策的“挤出效应”问题。政府增加支出,会使利息率提高,私人投资支出减少,即发生挤出效应。所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量使其效果接近预期目标。

10.假设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项债券增加调节宏观经济,

    1)央行这一行为通过哪几个环节最后对总需求施加影响?

2)在各个环节上会遇到哪些可能的干扰?(南京大学2006研)

答:1)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项债券增加来调节宏观经济,其对总需求的传导路径为:

债券购买增加→货币供给增加→市场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

从传导路径上可见,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要对总需求施加影响,通常要经过以上环节的相互作用。

2)“债券购买增加→货币供给增加”这一环节可能遇到的干扰有:政府购买债券时存在着债券种类的选择问题:政府可以选择国库券、汇票、期票等;政府还要决定债券的时间长短:政府可以购买短期债券或长期债券。债券的种类和时间长短不同,对货币供给以及整个经济的影响也就不相同。

“货币供给增加→市场利率下降”这一环节可能遇到的干扰有:货币供给增加有可能不会导致利率的下降,比如陷入流动性陷阱时,货币供给增加有可能对利率没有影响。

“市场利率下降→投资需求增加”这一环节可能遇到的干扰有:投资有可能不受利率的影响,投资独立于利率,如在流动性陷阱中,人们只会持有货币,而不是去投资。

“投资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这一环节可能遇到的干扰有: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如果其他需求下降,就有可能抵消投资需求增加对总需求的正的影响,导致投资需求增加,但是总需求未必增加。

11.什么是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是指西方国家财政制度本身的某些特点,使它们自身具有某种调节经济、促进经济稳定的功能。其主要内容有:

1)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所得税一般有起征点规定、抵扣规定与累进税率规定。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收入减少,税收自动减少,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下降,从而减缓了经济下降的程度;而在通货膨胀时期,人们收入增加,税收自动上升,抑制了消费与投资的过快增长,从而减缓了经济膨胀的程度。

2)失业救济金和福利开支。失业救济金和福利开支都有一定的发放标准,发放的多少取决于失业人数的多少和他们收入水平的高低。在经济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增加,个人收入减少,领取失业救济金和需要政府救济的人数增多,失业救济金和各项福利支出自动增加,这有助于增加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衰退;相反,在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时期,失业人数减少,个人收入增加,领取失业救济金和需要政府救济的人数减少,失业救济金和各项福利支出自动减少,这有助于减少社会总需求,抑制经济的过度扩张。

3)农产品的支持价格。西方国家对其农产品一般多采取支持价格,将农产品价格维持在某一水平上。在萧条期,农产品价格下跌,政府通过增加收购农产品,提高价格,增加农场主的收入;在膨胀时期,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通过抛售农产品,稳定农产品价格,阻止通货膨胀的发生。因此农产品的支持价格也有自动稳定功能。

12.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

2) 物价稳定,即把通货膨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

3)经济增长,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个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

12.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其工具。(华中师范大学2007研)

答: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四种,即

①充分就业。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②价格稳定。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③经济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④国际收支平衡。

2)要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政府运用的各种政策手段,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主要有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

①财政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和公债几个部分。

a. 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在总支出水平过低时,政府可以提高购买支出水平,增加社会整体需求水平。反之,当总支出水平过高时,政府可以采取减少购买支出的政策,降低社会总体需求,以此来抑制通货膨胀。

b.转移支付能够通过转移支付乘数作用于国民收入,但乘数效应要小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效应。

c.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部分,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正因为如此,税收可作为实行财政政策的有力手段之一。

d.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政府公债的发行,一方面能增加财政收入,影响财政收支,另一方面又能影响货币的供求,从而调节社会总需求水平。因此,公债也是实施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工具。

②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等。

a.再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会减少;反之,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

b.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是目前中央控制货币供给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运用这种政策手段有着比用其他手段更多的灵活性。

c.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有权决定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法定准备率,如果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货币供给,就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使所有的存款机构对每一笔客户的存款只要留出更少的准备金。

d.货币政策除了以上三种主要工具,还有一些其他工具,如道义劝告。所谓道义劝告指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

 

13.简述宏观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具体操作。

答:1)税率。主要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降低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提高税率,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2)政府购买:具体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政府购买,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3)转移支付:具体作法是在经济萧条时,政府增加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与投资增加,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扩张,消除衰退;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减少转移支付,使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与投资减少,总需求与国民收入收缩,消除通货膨胀。

14.设想这样一种经济现实:中国经济疲软一年,实际GDP的增长率处于较低水平(例如6%),对外出口发展受到限制,通胀率不高(如1%),但是居民储蓄处于较高水平,并仍显示出强劲增长态势,如果宏观管理层决意扩大财政赤字,请问:(1)其意图何在?(2)应采取何种方式?(3)“挤出效应”是否会显著?(4)货币政策应如何配合?

答:题中的经济现实说明我国的需求不足,居民宁愿储蓄也不愿意消费,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1) 宏观管理层决议扩大财政赤字,实际上是为了扩大政府支出,政府支出的增加意味着投资需求的增加,根据乘数效用,政府支出会成倍增加国民收入,从而拉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政府投资增加刺激需求,也可以促进物价水平的上涨。

2) 对于我国来说,扩大财政赤字的主要手段是发行国债。由于我国法律规定财政部门不能向中央银行借款,财政部门为了获得政府支出所需要的资金,最可行的办法是提高税率和发行国债,但在社会需求不高的情况下,提高税率的办法自然不符合宏观调控的目的,所以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发行国债。

3)由于我国的居民储蓄处于较高水平,而政府支出的方向主要是和民间投资不相冲突的基础设施方面,所以在这种经济现实下,政府指出的增加的挤出效应并不显著。

4) 在经济紧缩阶段,我国在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同时,为了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货币政策方面应该实行较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货币供应量,从而适当提高物价水平,以促进整个社会的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

15.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

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政策。总的来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都是一致的,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使用的政策工具和作用不尽相同,各有其局限性。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调控效果,通常需要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模式列表如下:

双松政策

双紧政策

紧财政松货币

紧货币松财政




 

 

 

社会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大量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成为宏观调控首要目标

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严重不足,物价大幅攀升,抑制通胀成为首要目

政府开支过大,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旺盛,促使经济较快增长成为主要目标

通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胀、刺激经济增长成为首要目标

 




 

财政扩大支出降低税率;同时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市场利率,以抵消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央行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调高利率

财政削减政府支出,提高税率;同时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促进投资增长

紧的货币政策同时实施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利用财政杠杆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除了以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的一般模式,财政、货币政策还可呈中性状态。中性的财政政策,指财政收支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的政策。中性的货币政策,是指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稳定地增长,维持物价稳定的政策。若将中性货币政策与中性财政政策分别与上述松紧状况搭配,又可产生多种不同配合。

16.简述宏观经济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的困难。

    答: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执行中有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时滞效应。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作用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时滞效应。时滞效应包括两种:一种是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另一种是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①认识时滞,是指经济扰动出现的时点和政策制定者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的时点之间的那段时间。一般而言,在要求政策扩张时,认识时滞较短,在要求政策紧缩时,认识时滞较长。②决策时滞,是指认识到要采取行动与政策决定之间的间隔,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长短取决于其决策机制。③行动时滞,是政策制定和实施之间的间隔。货币政策在实行公开市场业务和改变再贴现率(或再贷款利率)时,行动时滞为零;财政政策的行动时滞则有长有短。外部时滞是指一旦政策行为被采取,它对经济影响的传递要经历一段时间,这也正是通常所说的政策时滞。

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是不同的。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一般来说,财政政策从决策、议会批准到实施,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内部时滞较长,但其作用比较直接,见效快,外部时滞较短。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所经过的中间环节少,内部时滞较短,但它作用比较间接,外部时滞较长。缩短政策时滞,使政策更快地发挥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时滞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消除。这样,在决定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到各种政策的时滞,以免政策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

2) 预期对政策效应的影响。政策的效应如何,还要受到公众对政策本身和经济形势预期的影响。如果公众认为政策的变动只是暂时的,从而不对政策作出反应,那么,政策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如果公众认为某次减税只是暂时的、一次性的,那么,他们就不会由于这次减税增加消费或投资,从而减税也就起不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只有公众认为政策是一种长期的政策,并与政府有大致相近的经济预期时,才会配合政策,使政策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效应。实际上,政策如果得不到公众的配合,就会使政策难于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

3) 非经济因素对政策的影响。经济政策不是孤立的,它要受到许多因素,特别是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这首先在于制定政策时所应考虑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有政治因素,有时政治因素比经济因素还重要。例如,在大选前夕,尽管经济中已出现通货膨胀,但本届总统为了竞选连任,一般不会采取紧缩性政策。因为紧缩性政策会使失业增加,经济萧条会给他的当选带来不利的影响。其次,在政策的实施中也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政策难于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减少政府支出的政策会遇到被减少了订货的企业集团与工人,以及接受政府补助的穷人的反对或抵制。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会中止或减少这种政策,从而原定政策难于达到预期的目标。此外,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动、某些重大事件的发生,甚至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都会影响政策的实施与效果。

以上问题说明,运用宏观政策来调节经济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许多困难。

17. 什么是动态不一致?简述在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遵循单一规则的重要性。(南开大学2006研)

答:(1)动态不一致是指一项起初适合于今天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可能不再适合于明天。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又称为货币政策时间上的不连贯性,是指一个货币政策在制定时对政府而言是最优的,但在执行阶段往往不是最优的,当私人部门相信政府会实施这一政策时,政府就会没有积极性去真正实施这一政策,即政策制定者最终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  

2)动态不一致性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目标多样化,政府往往面临通货膨胀目标和失业率目标之间的两难选择。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率之间在短期内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当政府宣布要降低通货膨胀率而公众又相信政府会将通货膨胀率降下来的时候,较低的通货膨胀预期就会反映到工资和物价合同中,使物价和通货膨胀相应地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自我实现原理。但这时政府又会反悔,转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产生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同时降低失业率。

当政府更关心失业问题时,它往往会牺牲降低通货膨胀率的目标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就业,从而违背其最初的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承诺。由于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政府有违背降低通货膨胀的承诺而扩张货币政策的潜在动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降低公众的实际收入,理性的公众因为了解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对政府降低通货膨胀的信任总是有限的。在公众不信任的情况下,预期通货膨胀降不下来,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不能增加就业,反而会使通货膨胀率进一步升高。

由此可见,政府要想实现其承诺可信,只通过口头承诺是建立不起来货币政策的信誉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设计出捆住政府进行货币扩张的“手脚”——单一货币规则,从而克服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即让货币政策在时间上有连贯性,最终使货币政策制定者获得信誉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