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笔记课件 >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金融学笔记-第七章货币供求与均衡5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金融学笔记-第七章货币供求与均衡5

时间:2015-06-28     来源:     作者:育明教育姜老师      点击量:751

(六) 通货紧缩

1. 通货紧缩的含义

怎样的经济形势可以称之为通货紧缩?主要有三种见解: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负增长,或再加上货币供给的缩减;

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可能增长率。

世界上,一提到通货紧缩,大多是指伴随有经济负增长的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可是历史上也有概括为通货紧缩的经济过程却是物价水平持续下降但并未伴随有经济的负增长。循着界定通货膨胀的同一思路,通货紧缩也应该是对物价疲软乃至下跌的经济过程的概述一一不是偶然的、一时的,而是成为经济走向、趋势的物价疲软乃至下跌。

2. 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一般来讲,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同样是极具破坏力的。通货紧缩通过对投资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进而影响于企业经营和劳资关系,并综合作用于经济成长。大多情况下,物价疲软、下跌直接导致经济成长乏力乃至负增长。

(1)通货紧缩对投资的影响:通过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发生作用,还通过资产价格变化对投资产生间接影响。通货紧缩会使实际利率有所提高,社会投资的实际成本随之增加,从而产生减少投资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货紧缩使投资的预期收益下降,使投资倾向降低。

(2)通货紧缩对消费的影响:在通货紧缩情况下,价格效应倾向于使消费者缩减消费,而收入效应则使消费者缩减支出。

(3)通货紧缩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通货紧缩时期的财富分配效应与通货膨胀时期正好相反。

在通货紧缩情况下,工资的刚性有时会阻止价格的进一步下降。

通货紧缩与经济成长:大多数情况下,物价疲软、下跌与经济成长乏力或负增长是结合在一起的,通常会造成经济成长停滞。

五、 几个金融理论问题

(一)货币中性抑或非中性

货币是中性的还是非中性的,焦点在于:货币因素能否改变实际资源的配置:若货币因素不能改变实际资源的配置,货币是中性的;如果能改变实际资源的配置,则是非中性的。

1. 早期的货币中性说

表述大致如下:货币数量的变动会影响商品价格总水平变动,但不会改变相对价格。只要相对价格不变,各个市场行为主体进行选择的格局就不会改变。从而,整个经济中实际资源配置也不会因货币数量变动而变动。

这样的货币中性概念,可称之为货币数量论的概念。对它有一个形象的概括,即“货币面纱”。

2. 质疑数量论的货币中性概念

对数量论的货币中性概念提出的两类疑问:

当货币数量增加而推动价格上升时,卖者对不同商品的涨价预期有差异,反映有强弱;买者调整需求并非等比,分别不同商品也有区分。因而相对价格不能保持不变。

⑵货币数量增加,不会平均地、成比例地进入一切市场。因而相对价格也不能保持不变。

3. 一般均衡论的货币中性概念

货币因素无力影响实际资源的“均衡”配置。这里所强调的“均衡”,是指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在瓦尔拉斯均衡状态下,一切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一切资源都是完全流动的;一切行为主体都掌握充分的信息,他们的预期都是完全理性的;价格、工资等名义量的变动都不存在任何的刚性;也不存在“货币幻觉”,等等。在这样的状态下,货币因素不可能影响实际资源的均衡配置。

当实际经济的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将会影响原来的均衡状态。但原来实际资源配置的均衡被突破,又会达到另一个实际资源配置的均衡状态。如果把实际经济因素的变化称为实际经济冲击,那么货币因素的变化就是“货币冲击”。货币冲击既然不能影响原来的均衡配置,在重新建立新的均衡中也同样起不了什么作用。

4. 从货币职能讨论一般均衡论的货币中性概念

以一般均衡理论为依据的货币中性概念,把货币的职能仅仅看作是便利交易的媒介,只是在交易的瞬间起了作用。至于两次交易之间货币处于什么状态,有什么职能,没有予以考察和估量。

生产者或消费者持有的货币余额是名义量。当货币数量变动而引起价格变动时,货币余额的实际数量变动;而且各个行为主体所面临的实际货币量变动并非一致。即使原本处于均衡状态,货币冲击也会破坏均衡。

在现代金融制度下,市场行为主体不仅保持货币余额,而且还拥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当货币数量变动引起价格总水平变动时,纵然从市场整体来看债权和债务相抵,但就各个行为主体而言,却有得有失。这无疑会影响各自的行为,并影响实际资源的配置。

5. 货币短期非中性与长期中性

在货币短期非中性的概念中,融入了较为接近现实生活的内容:货币数量变动,不仅影响价格,也会影响产出;不仅影响名义利率,也会影响实际利率,而利率变动会影响实际资源的配置。在一般均衡状态下,货币因素的影响即使是短期的,但也是实在的。

凯恩斯经济学论证:

失业存在→价格并不货币数量增加而同比上升→实际货币量增大→利率下降→投资増加一产出增长。

货币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这样一个复合命题,也可表示为失业率与工资物价上涨率这二者之间的置换关系:

货币增加,短期内可使失业率降低,积极影响于产出,但工资物价也同时有所上涨;长期内即使工资物价上涨,失业率也不会明显降低,于产出无显著影响。

6. 货币政策应该是中性的还是非中性的

对应于货币短期非中性,货币政策应是非中性的。

非中性货币政策是期望通过对诸多货币因素的安排,改进实际资源的配置。依据的理论判断是:货币因素在影响价格的同时,能够影响产出。

非中性的货币政策是以相机抉择方式实现。这就是选择适当的政策目标和工具,并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调整其优先次序和轻重缓急。

对应于货币中性,应当有中性的货币政策。

但中性的货币政策竟应如何理解既然货币因素只影响名义量而不能改变实际经济活动,为什么要实行货币政策?

中性的货币政策的含义:着眼于长期目标,是实际资源的均衡配置;政策工具应以保持和改进这种均衡为目的。

对应于货币短期非中性和长期中性:

短期内,货币政策应以消除资源配置的非均衡,如过高的物价上涨率,过高的失业率等为目标;

而长期内,应以保持资源均衡配置,如物价稳定,就业充分等为目标。

以保持动态均衡为目标的货币政策称之为货币政策的“超中性”。“超中性”的货币政策要求:货币数量随货币需求个增长而增长(人口的增长,科技进步,经济增长都使实际货币需求增大);货币量的增长率应与实际经济变量相适应,以求得资源配置的动态均衡。

(二)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1. 金融发展

指金融结构的变化,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的结构和金融机构的结构。金融发展程度越 高,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就越多,金融的效率就越高。

2. 金融压抑

(选择题X13)麦金农和等人分析,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金融资产单调、金融机构形式单一、过多的金融管制和金融效率低下等现象,概括为金融压抑。主要表现为:

⑴金融工具形式单一,规模有限;

⑵金融体系存在着“二元结构”:一是由现代大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二是由钱庄、当铺、合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

⑶金融机构单一,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直接融资市场极其落后,并且主要是作为政府融资的工具而存在;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

实行严格的管制,致使金融资产价格严重扭曲,无法反映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具体表现是压低实际利率,高估本国货币的币值。

3. 金融压抑的政策原因

(1)通过规定存贷款利率和实施通货膨胀政策,人为地压低实际利率。实际利率通常很低,有时甚至为负。这就严重脱离了发展中国家资金稀缺从而要求利率偏高的现实。

(2)采取信贷配给的方式来分配稀缺的信贷资金。通常是流向享有特权的国有企业和具有官方背景的私有企业,资金分配效率十分低下。

(3)对金融机构实施严格的控制。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金融机构成本高昂,效率低下,机构种类单一,专业化程度低。

(4)为了降低进口机器设备的成本,常常人为地高估本币的汇率;经济的落后本来需要进口,过高的本币汇率使进口需求更高。其结果是陷入了更为严重的外汇短缺,不得不实行全面的外汇管制。

4. 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分析题F6)

(1)放松利率管制;

(2)缩小指导性信贷计划实施范围;

(3)减少金融机构审批限制,促进金融同业竞争;

(4)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

(5)放松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限制。

5. 肖关于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理论说明

(1)储蓄效应:

(2)投资效应;

(3)就业效应;

(4)收入分配效应;

(5)稳定效应;

(6)减少政府干预带来的效率损失和贪污腐化。

6.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1)以金融自由化为基本内容的改革一定要有稳定的宏观经济背景。

(2)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必须与价格改革或自由定价机制相配合。

(3)金融自由化改革并不是要完全取消政府的直接干预,而是改变直接干预的方式。

(4)政府当局在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和价格改革政策时,必须预先相对价格变动对不同集团利益的影响,适当采用经济补偿手段。

详细信息可以联系育明教育姜老师,电话:15311220200,QQ:1737503498或育明教育宋老师电话:13641231496,QQ:2459622477.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