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笔记课件 > 2016年人大新闻考研“简答与论述”整理版

2016年人大新闻考研“简答与论述”整理版

时间:2015-08-23     来源:育明教育     作者:蔡老师      点击量:1623

2016年人大新闻考研“简答与论述”整理版

(二)简答与论述

 

理论

简答

论述

1993

1、联系实际简述新闻手段的内涵和核心。

2、分析新闻事业的教育功能以及它与其他功能的关系。

1在新闻工作实践如何正确地把握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辩证关系。

1994

3、论新闻的客观性和倾向性。

2试析新闻选择的主要因素。

1995

4、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观念的变化。

5、试论新闻媒介在引导舆论中的作用

3、辨析下述论点“社会上的事实,经过新闻而凝固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因而,对于新闻接受者来说,在新闻中所显示的实在真实;不在新闻中所显示的实在虚伪。可见,纵然是完全虚无的‘事实’,只要新闻把它作为事实报告出来,在社会上就有实在性。”

1996

4、试论端正党风对克服新闻失实现象的意义。

5、简述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一般状况和基本经验。

1997

11、谈谈你对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12、简述新闻自由的基本内涵。

6从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结构的角度,谈谈你对新闻性质复杂性的认识。

1998

13区分下列三个范畴:新闻价值,新闻的价值,新闻价值观。

7、分析下述观点“新闻的产生基于人类具有传播消息的本能和无穷的好奇心。人类不可抑制的追求新闻的欲望,促使新闻事业的发展。”

1999

14、简述精确新闻报道的特点与功能。

15、谈谈你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理解

16简述大众传播的“议题设置功能”

17跨国传播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8试论大众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9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谈谈你对朱总理为《焦点访谈的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理解。

2000

18、简述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与循环模式及区别。

19、简析新闻筛选的把关过程。

20、试述新闻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10、简论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11、试析大众传播“信息过载”的副效应,提出防止建议。

12、试述新闻媒介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一般含义。

13、从马克思关于报刊有机运动的论述谈谈你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

14、谈谈信源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和影响。

试述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2001

21、简述施拉姆的“信息选择概率公式”的内容及含义。

22谈谈意见领袖及其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制约与影响。

23简述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

15、结合实际谈谈网络传播时代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

16试论受众权利及其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17、试述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特点。

2002

24试述受众对媒介活动进行社会监督的主要手段。

25、简析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

26、简析网络传播自由的利弊。

18试论当代科技进步对新闻事业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影响。

19试论如何提高中国新闻媒介的国际竞争力。

20、谈谈你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看法。

2003

27、新闻传播主体进行新闻选择的主要标准有哪些?这些标准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8、培养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9、简述宣传与传播的异同。

30、简述意见领袖的特点及其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

21、“新闻业既有一般行业的属性,又有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看法。

22、试论新闻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传播技术发展的基本关系。

2004

31、“三贴近”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2、简述“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的发现过程。

33、如何理解新闻自由的历史性?

34、简述传播效果(communication effects)概念的发现过程。

35、试析流言产生的社会机理,结合实际谈谈大众传媒的“危机对策”。

23、试论新闻传播主体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基本标准。

24、结合SARS期间我国大众媒体的报道活动,分析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25有研究者发表过一篇题为《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的论文,认为“新闻学转向大众传播学不单是一个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005

36、简述李普曼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

37、新闻业意识形态属性的内涵是什么?

38、如何理解新闻自由的相对性?

39、简述“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联系与区别。

26、试论当前新闻传播者与收受者关系的新特征。

27、选取适当角度,结合实际谈谈大众媒体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以及相关国家如何对战争报道进行控制。

2006

40、新闻真实性的特点是什么?

41、简述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的内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42、简析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即信息”的观点。

43、时事新闻舆论监督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理?

44、客观报道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5、简述米德的象征互动论。

28试析当前中国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29、在流言的社会蔓延过程中,大众传媒可以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以抑止流言的恶性蔓延?宣传采取那些传媒的工作方式引导舆论?

30、试述数字化背景下的新闻真实性。

31、在关于新闻的三个要素“重要度”“模棱度”“批判能力”(importance,ambiguity,critical ability)中,大众传媒在哪两个要素上可以发挥作用以抑止传闻的进一步蔓延?宜采取哪些传媒的工作方式来引导舆论?

2007

46怎么理解“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

47、什么叫做“媒介事件”?简述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47、试析“恶搞”。

32、我国正在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试论政府信息公开对我国新闻传播体制改革的意义。

2008

48、简述对马克思“人民的承认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的理解。

50、简述信源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33、联系2003年繁峙矿难,记者受贿赂,讨论新闻伦理与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得意义。

2009

51、受众意识的基本内涵。

34画出循环传播模式图,并简要叙述其主要内容。

2010

52、简述新闻客观性原则在新闻操作过程中的要求

53、简述大众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理论。

54、简述受众碎化的影响因素。

35、论述按照合法方式和途径收集新闻素材。

36、结合议程融合理论,论述在网络中信息的发布和扩散。

2011

55、新闻法制和新闻法治有什么区别

56、人际网络在创新扩散中起什么作用

57、简述作为职业理念和一般操作理念的新闻客观性原则

58

59“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谈谈你对该理论的看法。

37201099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时说“要研究信息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请概括几条当今新闻传播的特点,并作论述

38、结合实际谈谈哪些因素会影响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

39、结合虚假新闻的具体表现,并论述如何有效的治理新闻失实。

40、结合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论述麦克卢汉“媒介即人的延伸”观点。

41论述“网络水军”对于言论的绑架现象。

2012

60、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内涵

61、分别陈述受众接手信息时的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62、实现新闻报道的具体真实的要求有哪些?

63、简述当代信息社会“对物的消费集中于物的符号意义”的内涵(鲍德里亚的后现代观)

64、简述谣言和恐慌在社交网络中是怎样传播和扩散的

42、论述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主体结构变化,以及对职业新闻传播的影响。

43、论述“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联系与区别

44、论述微博的传播特征——从“网络围观”的效应角度

2013

65我国当前民生新闻的特征。

66结合图示,解释人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会出现的四类心理状态的原因。

67简述政府对媒介的控制手段有哪些。

68新闻公共性的基本内涵。

69从大众传播者和受众的角度出发,举例谈谈“第三人效果”和“第一人效果”所起的作用。

70政府对媒介进行干预的理论依据。

45结合当前社会“造谣者成本低,辟谣者成本高”的原因,改变这一现状的要点是什么?

46结合一段外国社会学家著作的材料《流氓的行为》,对交谈与宣泄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参照此对2012915日我国各地爆发的反日示威游行进行传播学上的分析。

47根据习近平的讲话,“遵于新闻价值、社会效果、需要情况等三方面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试从新闻的政治属性和新闻纸的角度进行分析。

历史

中新史:红色笔记 蓝色忽略

外新史:绿色笔记 黑色忽略

1993

1、同盟会成立到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上海创办过哪些报刊?请对其中五种逐一进行简介。

2、简述193111月至193410月中央苏区的报刊宣传工作。

1、试述英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特点,并简述路透社80年代以来的业务经营特色。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了一个新的宣传方针,试述其重要意义

1994

3、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大改革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概述美国黄色新闻的特征。

5、简述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外国在华的办报活动。

3简述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4、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维埃国家在改造和发展报刊事业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试述你对采取这些重要措施的看法。

1995

6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活动有何特点?在报刊业务上有哪些改进?

7简述上海“孤岛”时期的抗日报刊及其抗日宣传与斗争。

5试评普利策。

6简述原苏联社会主义报刊体制的特征。

1996

8、简述章太炎、郑贯公、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9、概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最主要的代表性报纸的创办及其宣传斗争与改革。

7、简述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产阶级报刊发展的历史阶段。

8、简述二战时期苏联报刊工作的主要经验。

1998

10、简述王韬的办报活动及办报思想。

11、概述美国廉价报纸。

9试述范长江抗日战争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活动。

10概述俄国《真理报》的产生、发展、变化过程。

1999

12、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概况

13、简述西方现代通讯社的形成与发展(截止到二次大战前)。

11试述邹韬奋的办报活动及其优良的办报作风

12简述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的转移极其军事报道。

2000

14、简述中国广播事业的出现。

15、概述19229月至1949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刊的发展。

16、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垄断报业形成的原因及其历史发展阶段。

17、概述原苏联社会主义报业形成、发展与变化的四个主要阶段及其经验、教训

18概述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后政党报纸产生的原因极其特点。

19试述梁启超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办报思想。

13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报刊活动有一些共同特点,试述之。

14试述百年来新闻传播媒体发展、演进历程及各媒体的特点。

15资产阶级报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些主要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16

2001

22简述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23试述近代报刊在上海的产生与发展(截止到1911年武昌起义前)。

24试述《新莱茵报》的宣传特色。

25试述现代通讯社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17、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根据由哪些?

18、简述政党报纸时期报刊的特点。

19试论述中国近代报业产生与初步发展(截止到五四运动)。

20试述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改造和发展报刊业的措施。

2002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广播事业。

简述路透社概况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业务特色。

30试述世界广播事业发展的一般历程。

21试论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制颁的新闻法规的名称、内容、特点及性质。

22简述1956年的新闻工作改革。

23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后报业进程如何?它们受什么因素制约?

24《新莱茵报》的全称是什么?马克思为什么要在科伦办《新莱茵报》?

2003

何谓报团?简述美国和英国最早出现的报团的概况。

简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发表的背景、目的及其对以后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影响。

28、世界上最早的全国性通讯社出现在何地?简述全国性通讯社的特点。

29、简述《泰晤士报》的历史及现状。

25试述从戊戌变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报刊文体的演进。

26

2004

32、简述普利策的报业生涯及普利策奖。

33、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共产主义组织的机关刊物名称是什么?它的历史意义何在?

34、简述“三社四边”协定的基本情况与主要内容。

27试述《大公报》的创办及百余年来的重大变化。

28试述新华社创建及70余年来的主要发展。

29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试简述之。

2005

35、英国有哪几家全国性“高级报纸”?英国“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各有何特点?

36、简述巴黎公社时期革命报纸的特点,巴黎公社在新闻领域最重要的历史教训是什么?

37、埃菲社是哪个国家的通讯社,它的发展有何特点?

38、简述华盛顿邮报的历史与现状。

30概述中国内地电视事业的产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解释并评价“四级办电视”。

2006

39、简述西欧和北美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及特征。

40、西方报业走向垄断有何特征?垄断资本如何控制报刊?

41、试析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新闻业务上的进展。

42、卡帕的主要战争摄影作品及其风格特点是什么?请给予简要分析。

43、美国商业广播电视在经营方面的利弊如何,试简述之。

44、简述日本三大报纸的历史与现状。

31试论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报刊体系、主要报刊及其特色。

32试论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广播业发展的基本历程。

33试评述上世纪中外报刊上较为著名的摄影报道。

2007

45、简述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基本情况。

46、简述电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和发展的大体历程。

34试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从政党报刊时期向商业报刊时期的转变。

35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报刊的早期发展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怎样评价他们的办报活动?

2008

47、简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发展。

36试论欧洲广播电视业公营、民营体制的形成过程,欧洲公营体制的特点。

2009

48、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新闻业的破坏与影响。

49、简析美国《太阳报》的成功对于媒介产业发展的意义。

50、试论报业商业化对于报业独立性的政府影响。

2010

51简述互联网传播的发展历程。

2011

52、简述1949年以前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情况

53、试述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内容和影响。(

54简述西方四大通讯社的发展历史。

2012

55、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通讯社都有那些?基本情况如何?

56、美国主要的广播公司有哪些?基本情况如何?

2013

57美国1996年新电信法对传媒业的影响。(专)

58简析清末基督教报刊对华传播的脉络和影响面。

经济

1993

1、我国实行市场调节机制以后,你认为新闻工作需要相应作哪些变动和改革

1994

2有偿新闻

1998

3什么叫“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请谈谈你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事业”的意见和看法。

2000

4简论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

5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及其要求是什么?在媒体竞争条件下如何保证新闻的真实性?

2001

6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市场引导下的传播业发展的利弊观。

7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新闻观念上带来的变化。

2002

8试述新闻媒体的产业特性。

9试论媒介与资本结合的社会效应。

2004

10简析我国传媒业当前发展的趋势及特点。

11试析“免费报纸”的盈利模式。

12案例辨析:某电视台新闻中心基本任务规定,完全独立地负责新闻频道节目的播出和管理,并向其他频道提供部分新闻节目。试用组织理论分析某电视台新闻中心组织结构图。

13、什么是传媒公信力?影响传媒公信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如何提升传媒公信力?请结合实际论述之。

2005

14什么传媒影响力?构成传媒影响力的要素主要有哪些?如何提升传媒影响力?请结合实际论述之。

15试析媒介的公共性。

16简析“收费电视”的盈利模式。

17谈谈我国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大众传媒的产业化发展轨迹及现实趋势。

18谈谈资本运作在媒介产业中的意义和作用。

19试析传媒产业的经济特性。

2006

20报业商业化对报业独立性的正负影响。

21试述传媒业内容产品的属性。

22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下面材料:央视广告、黄金时段、招投标制度。

23谈谈你对中国传媒业面临的困境的认识,你认为困境的出路应是怎样。

2007

24试用施拉姆的“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公式”分析传媒产业竞争中的应用。

25简述Web2.0对传播学的意义。

26当今社会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媒体?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一个负责任的媒体。那么不负责任的媒体就一定有市场,负责任的媒体就一定没有市场吗?请谈谈看法。

27试述中国传媒业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的发展轨迹及现实趋势。

2008

28简述传媒业的产业特征。

29简述媒介竞争战略类型。

30媒介产业由内容为王转为产品为王,为什么?并简述其内涵。

31媒介化的未来发展是与数字化浪潮相伴而来的。U化战略是媒介发展的重要战略,即U化战略的5U,即unite(融合),universal(普及),unique(独特),ubiquitous(无处不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32论述现阶段媒介产业发展逻辑的转型。

2009

33传媒产业上市的利益与风险。

34传媒产业公共性与商业性的关系。

35传媒产品的需求之价格弹性影响的主要因素。

36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重心正在从规模经济转为范围经济,为什么?

37传媒间合作与竞争的现状与趋势。

38房地产新闻、房地产资讯与房地产广告的区别。

39预测与分析2009年传媒产业发展趋势,并说明理由。

2010

40试论新闻植入式营销。

2011

41传媒产业市场失灵的原因。

简析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实际受众的内涵

42简要谈谈CCTVBBC和英国《太阳报》这三个媒介组织的目标有何不同。

2012

43、简述“混搭”在新媒体应用中所引起的变化

44根据以下材料(给了一段有关如何在全球化市场中实现效益的所需因素),分析我国传媒产业实行“走出去”战略实施绩效的情况。

2013

45简述如何提高机构(政府和企业)官方微博的影响力。

 


获取更多中国人民大学相关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讲义课件、参考书解析、历年真题及答案分析可联系育明教育专业课老师咨询答疑QQ:2684762903    电话:15201618355 育明教育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