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计划及考试科目


2

往年录取情况

2016年电影创作理论与历史计划录取18人(拟接收推免5人)实际录取15人(包含1名调剂417):录取最低分339 最高分416。实际参加初试的人数为58,进入复试23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35。
2017年电影创作理论与历史计划录取13人,实际录取14人:录取最高分407最低分351 ,实际参加初试的人数为103人,进入复试人数32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50。

注意:2016、2017年研究方向为电影创作理论与历史,专业课二名称为电影文化创作棕论,2018年研究方向更换为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专业课二为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虽然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更名了,但是考生可以按原来的方案去复习,考试内容几乎没有任何变动。

此方向从16年开始招生,近俩年招生人数相对稳定,这主要取决于生源情况的稳定,从录取分数来看,不难看出,近俩年生源相对来说,水平较高,生源大家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有规划的去复习每一门课,不要一味的死记硬背。PS:每年的招生人数和招生计划仅是一个大致性的参考,实际上每年录取的人数会根据当年生源情况来进行调整,某些年份生源好,可能会适当扩招增加招生名额。育明教育提醒广大考生无论是初试、复试都需要各方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一定要了解北影初试 、复试的考试重点 关键信息 命题方向和重点,导师阅卷喜好及阅卷倾向性等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 考北影不是仅看几本书的问题。
3研究方向及科目简介
院 系: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研究方向名称: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
研究方向介绍:该研究方向培养交叉型电影研究人才,兼具“电影艺术本体研究”(Film Art Reseach)和“电影研究”(Film study,含史论与文化研究)两个领域,在聚焦于影像、造型及声音等本体的基础上,拓展至文化、历史与产业研究领域。
艺术类校考科目名称:
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
艺术类校考科目介绍:艺术理论与电影基础理论是对艺术、特别是电影进行综合研究,描述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各艺术门类的学问和知识、在其基础上深度探讨电影艺术的特质和创造规律,而且还是艺术工作者、特别是电影工作者拓展事业、提高艺术品味和创作底蕴的重要思想和观念源泉。因此,艺术理论和电影基础理论是任何一名有志于电影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
考生需具备如下条件:
熟悉艺术史、电影史,对经典艺术作品、电影作品具有基本的概念和了解;
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素养,对各种艺术的形式、媒介和方法等有一定的认识;
对艺术的审美特征和传播机制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具备一定程度的艺术创意和艺术思辨力。
业务课二名称: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
业务课二介绍:该科目着重考察考生对电影艺术本体理论的理解情况,即对电影艺术创作的要素、规范及规律的了解情况,同时,考察对电影研究(史论、文化与产业)的掌握情况。
4专业课复习参考书目
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艺术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 赵斌 主编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电影艺术词典》 中国电影出版社
《电影理论基础》陈晓云
《认识电影》 (美)路易斯 .贾内梯著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美) 艾伦、戈梅里 著李迅译
外加重要辅助资料 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
【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 +【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
参考书目分析:在专业一的复习过程中,大家要以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为主,彭吉象的为辅。再加上《电影艺术词典》以及《电影理论基础》。多充实自己的阅读量,这样论述题才会答的更好一些。此方向的专业二和专业一是相通的,专二考察的内容要很细致,除去以上书目的阅读外,还要了解当下的时事热点以及热点电影,考研补充阅读《当代电影》。
5专业课真题
2017年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35分)
1.再现艺术
2.立体主义
3.白淮南
4.杜尚
5.巫术说
二、简答(45分)
1.简述罗兰的《明室》中体现的摄影观点
2.艺术鉴赏的特征
3.后印象主义绘画的特征
三、论述(70分)
1.结合作品论述艺术的自律性和他律性
2.结合当前媒介环境谈谈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化与创作综论考研真题(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第六代
2.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3.平行剪辑
4.梅里埃
二、简答
1.希区柯克对类型电影的贡献
三、论述
1.《十二怒汉》的艺术创作特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6

专业课复习笔记资料

简述艺术与科技的关系(科学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艺术与科学的联姻:
① 古希腊时期(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提出“黄金分割”定律,体现了“美是和谐”的思想。
② 文艺复兴时期(贡院14~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打击了教会对人们的思想禁锢。
③ 20世纪下半叶至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影响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科学与艺术的对立:
①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知识总和;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的最高形式
② 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求真;艺术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审美需要,求美
③ 科学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艺术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因素
④ 科学客观冷静的对待事物,准确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是一种主观性的创造活动,用于反映评价生活和表现情感
⑤ 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皆准;艺术作品必须有独创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点:(即科学与艺术的相互联系)
① 都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源于人类对生活的更高要求。
科学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好奇,艺术源于人类对精神愉悦的追求。
② 都像人类展示美好的世界。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通过抽象思维把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秩序;艺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示现实的本质方面通过形象思维来指示已发生事物的真实含义。
现在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① 现代科技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和表现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大诞生
② 现代科技为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③ 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渗透,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促进了科技与文艺自身的发展。
④ 科技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7

考研失败原因分析

1.缺乏合理规划。一般来说,很多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每天的时间应该如何合理分配。
2.缺乏权威信息。现在,很多院校都不指定参考书,甚至连真题也不公布,但是如果连这些基本信息都弄不明白,如何取得成功呢。再者就是,考试的重点,尤其是专业课,如何把一本四五百页的参考书最终浓缩到30-40页的笔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