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金融硕士 > 2019年北京工商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真题解析(育明教育)

2019年北京工商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真题解析(育明教育)

时间:2019-04-28     来源:《金融硕士习题集》     作者:徐老师      点击量:483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考点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含义及分类

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含义以及特点

(1)含义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自身机构网点、技术手段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优势,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委托事项,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2)特点

不需要动用银行的本金;收入稳定;风险低;集中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服务性功能。

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①结算业务 

日常结算的工具有:本票、汇票和支票。

国际结算中常见的支付方式:汇款、托收和信用证。

②租赁(实际上是融资的一种)

主要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其中融资租赁是承租人自己选好设备。

③信息咨询业务:顶尖商业银行具有的业务。

④保管:最原始的银行业务。

⑤投行

⑥信托:我国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业务。同时信托业务涉及到财产权的转移。

⑦信用卡

⑧代收业务

考点2: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含义及分类

1.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含义以及特点

(1)含义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额,但是会对其当期损益有影响的经营活动。

(2)特点

表外业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因此有时可以称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2.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分类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主要包括:担保业务;票据发行便利;金融衍生品业务;其他业务。

(1)担保业务

担保业务是指银行应某交易中的一方的申请,承诺当申请人不能履约时由银行承担对另一方的全部义务的行为。

常见的担保业务有:备用信用证;商业信用证。

商业银行在担保业务中只付出自己的信誉。

(2)票据发行便利

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

(3)金融衍生品业务

银行主要从事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等。

(4)其他业务

商业银行的其他表外业务包括:贷款承诺和贷款出售。

考点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异同


中间业务

表外业务

相同

两者均不体现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表中,广义的表面业务包括中间业务

不同点

风险

不需要承担风险

蕴含着风险或者风险更大

资产负债表

无论何时都不涉及资产负债表

一定程度下可以转化为资产或者负债项目

加权资产

不计入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

需要计入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

收入

手续费收入

利息收入

对银行资本要求

不需要额外的银行资本

对银行的资本有要求






注:风险不同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考点3: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和分业经营

分业经营: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进行某种程度的分离管制

混业经营:允许各类金融机构业务范围有交叉,可以进行综合经营


优点

缺点

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反之)

提高业务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水平

业务分离,难以开展必要的业务竞争

避免竞争摩擦和混业经营可能出现的内部协调困难问题

各行业间无法优势互补

保证金融机构自身及客户的安全,控制金融机构的业务风险

不利于本国金融机构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

 

经营体制

主张分业经营

主张混业经营

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影响?

混业经营会扩大金融机构的风险,并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混业经营的多元化经营有利于分散金融风险,利于稳定

混业经营是否会产生利益冲突?

混业经营必然产生利益冲突,并损害投资者或存款人的利益

混业经营尽管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问题,但由于市场的约束机制与有关监督制度的存在,它们不会成为现实

哪种体制有利于加强竞争和提高效率?

混业经营会产生规模巨大的超级金融机构,在市场上占据较大的份额形成垄断,不利于公平竞争,分业经营有利于形成多元化金融中介体系,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创新活动,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

分业经营体制下少数大金融机构也可以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形成事实上的垄断,而允许个金融机构之间业务交叉经营,可以增加金融服务的攻击,有利于市场竞争,金融机构也可以更便利地创新复合型金融产品,退稿金融体系的效率

哪种体制更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

金融机构规模太大会产生规模不经济,而且金融机构的投入品具有专有性,业务范围太广反而提高了经营风险,造成范围不经济

混业经营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因为金融机构在信息收集和处理。受托监控、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主要宫灯是相同的,统一金融机构经营多种业务可以重复利用信息、资本、销售网络以及声誉等资源。

 

各校相关真题

【中财2011年名词解释第4题】融资租赁

答案:融资租赁:又称金融租赁或财务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货人和租赁标的物的选择,由出租人向供货人购买租赁标的物,然后租给承租人使用。

融资租赁的特征一般归纳为五个方面。

a,租赁标的物由承租人决定,出租人出资购买并租赁给承租人使用,并且在租赁期间内只能租给一个企业使用。

b,承租人负责检查验收制造商所提供的设备,对该设备的质量与技术条件出租人不向承租人做出担保。

c,出租人保留设备的所有权,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支付租金而享有使用权,并负责租赁期间设备的管理、维修和保养。

d,租赁合同一经签订,在租赁期间任何一方均无权单方面撤销合同。只有设备毁坏或被证明为已丧失使用价值的情况下方能中止执行合同,无故毁约则要支付相当重的罚金。

e,租期结束后,承租人一般对设备有留购、续租和退租三种选择,若要留购,购买价格可由租赁双方协商确定。

【华师2011年名词解释第24题】表外业务

答案:(1)含义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计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总额,但是会对其当期损益有影响的经营活动。

(2)特点

表外业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因此有时可以称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3)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分类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主要包括:担保业务;票据发行便利;金融衍生品业务;其他业务。

【山财2012年名词解释第3题】中间业务

答案: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自身机构网点、技术手段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优势,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委托事项,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特点:不需要动用银行的本金;收入稳定;风险低;集中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服务性功能。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①结算业务 

日常结算的工具有:本票、汇票和支票。

国际结算中常见的支付方式:汇款、托收和信用证。

②租赁(实际上是融资的一种)

主要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其中融资租赁是承租人自己选好设备。

③信息咨询业务:顶尖商业银行具有的业务。

④保管:最原始的银行业务。

⑤投行

⑥信托:我国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业务。同时信托业务涉及到财产权的转移。

⑦信用卡

⑧代收业务

【上财2012年选择第19题】信托与租赁属于商业银行的( )

A. 资产业务 B. 负债业务 C. 中间业务 D. 表外业务

答案:C

解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①结算业务  ②租赁(实际上是融资的一种)③信息咨询业务:顶尖商业银行具有的业务。

④保管:最原始的银行业务。⑤投行⑥信托:我国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信托业务。同时信托业务涉及到财产权的转移。⑦信用卡⑧代收业务。

 

 

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风险特征

考点1: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因为内部和外部的不确定因素使得商业银行资产遭受到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分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①流动性风险:无足够的现金供客户提款或者贷款。

指金融参与者自身现金流动性的变化或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变化所造成的不确定性。

②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一种因市场利率变化引起资产价格变动或银行业务使用的利率跟不上市场利率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利率、汇率、股价或商品的价格变动而使银行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

③外汇风险

④购买力风险:通货膨胀的风险。

⑤投资风险

⑥信用风险:即贷款者不能按时偿还贷款的可能性,也成为违约性风险。

主要来源于两种情况:一是存款者挤兑而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可以支付;另一种是贷款逾期不能归还,出现呆帐、坏账,导致银行资产损失。

⑦操作风险

指由于金融机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以及外部事件导致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⑧政策风险

考点2: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

1.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三原则介绍

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主要包括: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最根本、最终的目标,也是三原则中的核心。

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首要原则。

安全性是商业银行去的存款性的基础。

2.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三原则之间的关系

商业银行经营的三原则——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一般说来,安全性与流动性是正相关的:流动性较强的资产,风险较小,安全有保障。但它们与盈利性往往有矛盾:流动性强,安全性好,盈利率一般较低;盈利性较高的资产,往往流动性较差,风险较大。因此,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经常面临两难选择:为增强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就要把资金尽量投放在短期周转的资金运用上。这就不能不影响到银行的盈利水平。为了增加盈利,就要把资金投放于周转期较长但收益较高的贷款和投资上。这就不可避免地给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安全性带来威胁。对此,只能从现实出发,统一协调,寻求最佳的均衡点。

商业银行应该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流动性,提高安全性。

考点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为实现经营原则的资产一负债管理,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演变过程。

1.资产管理理论

(1)观点:商业银行在负债处于被动的前提下,通过主动调整其资产结构,在现金、证券、货币等各种资产持有形式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来协调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

(2)该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该理论认为,为了应付其不可预期的提取存款的流动性需要,商业银行应使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资产业务应集中于短期和商业性贷款。

第二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于本世纪初提出,认为商业银行资产不一定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可将其相当一部分分布在需要款项时可立即出售的证券资产上,从而扩大了商业银行资产范围,在保证一定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增加盈利。显然,这种理论是以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背景的。

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该理论产生于40年代末,认为无论放款期限长短,只要借款人具有可靠的收入,就不至于影响流动性。它主张商业银行应把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作为衡量其贷款偿还能力的标志,并以此来重新协调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从而使商业银行跳出短期性的局限,开始向长期性经济活动大量渗透,促进资产业务的多样化。

上述几个阶段,是以对资产流动性的不同理解,来扩大银行资产业务规模和范围,目的是在保证必要的流动性水平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盈利水平。但因影响流动性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又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2.负债管理理论

(1)背景:20世纪60年代,由于经济发展需要银行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及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需要拓展资金来源,以取得更多的资金。

(2)观点: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也可以通过负债管理,即向外借款来提供。因此,银行无需经常保有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资金投入到更有利可图的资产上。所以,负债管理的核心是:银行主动以借入资金来保持银行的流动性,从而扩大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

(3)评价: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商业银行主动以负债去适应或支持资产,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和范围。但负债管理也有明显的缺陷:

    a.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b.因金融市场的变幻莫测而增加了经营风险。

    c.由于忽视自有资本的补充而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1)背景:20世纪80年代,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政府金融管制的放松导致金融业竞争更加激烈,利率上升,银行融资成本提高。银行一方面需要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防风险的能力,又必须最大限度地取得收益。

(2)观点:该理论认为应该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并作对应分析,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双方达到合理搭配,尽可能实现资产和负债的均衡,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

 

各校相关真题

【人大2012年选择第18题】商业银行在经营中,由于借款人不能按时还贷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是_____

A.国家风险    B.信用风险    C.利率风险    D.汇率风险

答案:B

解析: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可以大致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此外还有道德风险。题中ACD属于宏观层面上的风险。

【人大2012年判断第9题】承兑业务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传统中间业务。(   

答案:错误

解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担保及承诺类中间业务(银行承兑汇票)、交易类中间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基金托管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

【中财2011年选择第8题】认为银行只宜发放短期贷款的资产管理理论是 (    )

 A.可转换莅临

 B.预期收入理论

 C.真实票据理论

 D.可贷资金理论

答案:C

解析: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该理论认为,为了应付其不可预期的提取存款的流动性需要,商业银行应使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资产业务应集中于短期和商业性贷款。

【中财论述第2题】论述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与管理方法。

答案: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其经营对象有别于普通的商品是货币,高负债率、高风险性以及受到严格管制的特点,决定了其经营原则不能是单一的,而是几个方面的统一——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按照三性的原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法主要分为三类: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1)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提存的主动权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作用;但是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的主动权,于是银行侧重于资产管理,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问题。资产管理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它的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短期自偿性贷款;转换理论认为,银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因而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上,也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有转让条件的证券上,作为银行资产的二级准备,在满足存款支付时,把证券迅速而无损地转让出去,兑换成现金,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预期收入理论是一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它在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银行资产业务的选择范围。这一理论认为:贷款的偿还或证券的变现能力,取决于将来的收入即预期收入,在考虑是否发放贷款时考虑。

归总起来,资产管理应该:首先,在满足流动性的要求下,流图使现金资产降到最低限度,建立分层次的现金准备,将部分储备以高品质债券的形式持有,获得部分收益;其次,贷款对象选择上遵循“6C”准则(character、capital、capacity、collateral、condition、continuity);再次,在不损失专业优势的情况下,尽可能通过资产多样化来分散风险

(2)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达到目的。强调商业银行并非只能被动的吸收存款,还可以通过主动负债的形式来扩大自己的资产总额与流动性。首先,在需要流动性的时候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商业票据、同业拆借等;其次,通过融资方式的创新规避管制降低资金的成本。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方法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对资产负债进行组合而获取相当收益并承担一定风险的管理方法。它主要是应用经济模型来综合协调与管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所用的经济模型主要是融资缺口模型(Funding Gap Model)和持续期缺口模型(Duration Gap Model)。 融资缺口模型是指银行根据对利率波动趋势的预测,主动利用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组合技术,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缺口策略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持续期缺口模型是指银行通过对综合资产负债持续期缺口的调整,来控制和降低在利率波动的情况下由于总体资产负债配置不当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以实现银行的绩效目标.

【山财2012年简答第3题】请简述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

答案:资产管理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提存的主动权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作用;但是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的主动权,于是银行侧重于资产管理,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问题。资产管理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

商业性贷款理论、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它的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短期自偿性贷款;转换理论认为,银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因而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上,也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有转让条件的证券上,作为银行资产的二级准备,在满足存款支付时,把证券迅速而无损地转让出去,兑换成现金,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预期收入理论是一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它在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银行资产业务的选择范围。这一理论认为:贷款的偿还或证券的变现能力,取决于将来的收入即预期收入,在考虑是否发放贷款时考虑。

归总起来,资产管理应该:首先,在满足流动性的要求下,流图使现金资产降到最低限度,建立分层次的现金准备,将部分储备以高品质债券的形式持有,获得部分收益;其次,贷款对象选择上遵循“6C”准则(character、capital、capacity、collateral、condition、continuity);再次,在不损失专业优势的情况下,尽可能通过资产多样化来分散风险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