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研报 > 2016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题库6

2016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题库6

时间:2015-06-17     来源:育明北京分校     作者:安世定邦      点击量:1394

育明教育:《比较政治经济学》复习指导笔记

1.国际政治经济学与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P7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点在国际层面的政治、经济关系 。例如:霸权稳定论(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比较政治经济学的重点则在国内层面,比较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运作。例如:发展型国家理论(theory of developmental state

区别与联系:

         1)国家间的关系和国家间的比较

         2)国际层面与国内层面的互动

2.比较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及现状?P9-15.

3.全球化对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影响?P15.

4.现代国家与经济崛起的微观基础:

国王(武装)、贵族(土地)、商人(贸易)与教士(信仰)的互动

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的特点:

政治:政治割据。

经济:封建生产方式。

5.国家自主性。P29

6.现在经济与现代国家的关系? P30-31

这两者的发展是同步的,而且是相辅相成的,根源都是欧洲长期激烈的军事竞争。

首先,现代经济为现代国家在完善机构、制度、推动军事科技变革、满足军队和战争的日益增大的财政需求方面提供了支持。

其次,现代国家应对军事竞争的策略、措施则决定和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现代国家军事竞争迫使国家强化国内统治,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统一国内市场,而统一的国内市场对现代经济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现代国家主动支持和推动对市场经济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的尝试。第三,现代国家为现代经济提供了安全保护、财产保护,并且以法规的形式保障私有产权,这就为现代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现代国家还促进了现代经济所需要的资本积累。

7.现代国家系统的特点P39,国际市场的特点P43      

8.英国霸权下的国际经济体系的内容,以及衰落的原因?

英国体系的中心-边缘关系是由两条主线连在一起的。一个是贸易,一个是金融。

英体系的衰落是国际、国内双重因素造成的:P52-53

9.波拉尼“双重运动”与全球化。

10.“嵌入性自由主义”P55。分析美国“特保案”。

11.英美体系的区别?P57

12.“出口导向战略”与“进口替代战略”的涵义与比较,以及存在的问题P60-61,应对措施P68。以汽车产业为例来分析。

A.涵义及比较:

出口导向战略,以贸易为中心,是一个依靠国际市场、以促进出口带动产品升级的发展战略。它是先出口以自己资源禀赋为基础的产品,然后利用外贸带来的资本再开发和出口其他产品。产品升级是出口导向战略的根本。一方面,------,另一方面--------

进口替代战略,以保护为中心,是用自己生产的产品替代进口品。一般来说,------------,所以进口替代战略有时也被称为幼稚工业保护战略。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政策性措施加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扶植本国的工业。

B.问题:

出口导向,主要是市场问题,它依靠国际市场,既能够通过国际市场获利,也难以避免因国际市场波动、市场供求不稳定带来的风险。

进口替代,依靠政府对幼稚工业实行保护,但保护谁、保护多长时间往往不是以发展为主的决定,可能会被利益集团所左右,这样的结果难以促进发展。再者,保护也不一定能直接导致竞争力增强,被保护的企业也可能会不思进取,这就更需要政府以发展为根本目的进行有效监督。

此外,进口替代战略也可能面对市场问题,--------。另一方面,出口导向战略也会遇到政府问题,---------,这样产品升级就会面临问题。

C.措施:

出口导向战略需要国家在关键点上(起始点和产品升级点)起重要作用。

进口替代战略需要政府持续的支持,从选择有潜在竞争力的产业到实行关税或补贴支持,再到资本的集中与投入都需要政府扮演重要角色。更重要的是,政府在与利益集团的关系中必须保持独立,这样才能以发展为中心地选择战略产业以及监督这些产业的运作。

13.后发展国家的发展特点以及后发展理论的内容和推论P65-66(结合发展型国家模式)

A.后发展国家的发展特点:

从银行到国家:强组织力的趋势

         从分权到集权:后发展国家的专制趋势

         从小型企业到产业集团:工业组织的演变

B.后发展理论的内容和推论:

第一,随着开始发展时间向后推移,以强组织力的机构指导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强。后发展国家既缺乏资本又期望经济迅速腾飞以免受制于人,所以往往需要集中有限的资本投入到已经被先发展国家的发展证明成功的产业当中。资本的集中和投入都需要有较强组织能力的机构来完成,而且越后发展,时间越紧迫、挑战越多、竞争越大,就越需要有更强组织力的机构来介入。(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联系起来)

第二,随着开始发展时间向后推移,企业的组织形式也由分散到集中,由小到大。一方面,这很合乎上文提到的集中资本的逻辑。另一方面,产品周期也在这里其重要作用。

第三,随着开始发展时间向后推移,政治形态就越容易使专制制度。------,其结果往往是一个强大和专制的国家。

14.根据后发展国家面临的不同的发展困境分类:

A.原住民类后发展国家:德国、日本、俄国-苏联,先天的土地问题;通过消除地主集团政治势力来解决。如中国的土地革命。俄国的土地公有化。

B.移民类后发展国家: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后天的土地问题;消除种植园主集团政治势力的问题。

C.被殖民类后发展国家:印度、菲律宾、朝鲜,殖民关系问题;独立。

15.国家的概念:国家的概念:一系列机构、全职行政官员、特定的地域、对暴力工具的垄断

国家概念的三种不同理解

         1)国际层面:国家作为国际体系的参与个体

         2)国内层面:国家与社会相对

         3)个体层面:国家作为政府统治集团

16.极权主义、威权主义、统合主义、多元主义、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以及国家主义对“国家”的研究及其主要观点。P86

17.工具型与结构型对国家的看法。P87

前者指的是国家只是资产阶级的工具,而后者指的是国家在资本主义体系的结构内有相对自主性,并不服务于任何特别的资本家或资产阶级,而是在维护资本主义整个体系。

18.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涵义,对两者的认识及其关系。

A.涵义:

国家自主性:指国家作为掌握一定领土和民众控制权的机构可以指定和追求并不简单反应社会组织、阶级或整个社会的需求和意愿的目标,指国家独立于社会自我决策的程度。

国家能力:是指国家通过社会执行其政策的能力。

前者是在政策制定层面讨论国家有多大独立于社会的自由度,后者是在政策执行层面讨论国家通过社会达到其目的的能力。

B.对两者的认识:

首先,国家自主性的运用,第一,在国家和社会意愿相同的情况下,国家自主性可以用来保持这个趋势,通过进一步制定对双方意愿都有利的政策、控制信息并排斥社会中的不同意见和规范。第二,在国家和社会意愿不同的情况下,国家自主性可以用来改变社会意愿,使其与国家意愿看齐。第三,在国家和社会意愿不同的情况下,国家自主性也可以用来强行将国家的意愿转化成具有权威性的行为。

其次,国家自主性,国家主权和国家机构对领土的稳定控制是国家能力的先决条件,而忠于职守、专业技术熟练的行政人员和大量的经济资源则是国家能力的基础。

C.两者的关系:

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可以相辅相成也可能互相排斥。

首先,强国家在国际、国内层面的含义不同。在国际层面,强国家一般是指国家有很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在本书的历史部分主要是指这个含义。但是,在一个国际层面具有强大实力的国家在国家层面不一定强大。国际层面上,国家是领土内一切人员和资源的代表,而在国内层面上,国家与社会相对,指的是由政治家和官僚组成的政府统治集团,因此,在国内层面上的强国家一般是指国家的自主性较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在国际层面具有强大实力的国家在国内层面自主性并不一定高,它的外交、军事政策制定权可能掌握在社会手中。

其次,国内的强大国家在决策层面(国家自主性的显示)和执行层面(国家能力的显示)也不一定一致,是存在矛盾的一面的。换句话说,国家自主性高与国家能力强不一定是一致的。自主性高说明国家可以相对自由地调动资源,这当然有利于政策的执行。但是国家是通过社会来实现其政策目标的,所以在自主性高的同时国家与社会的联系也很重要。

19.专制性权力和建制性权力的含义,以及运用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解释之。P99

曼把国家权力分为专制性权力与建制性权力。前者是国家动用强制力(如警察、军队等)来达到目的的能力,后者指的是国家通过与社会建立社会稳定的沟通渠道(如税务系统、金融系统)来达到目的的能力。

前者是以国家机器为基础,后者是以国家与社会的持续互动为基础。专制性权力发挥起来淋漓尽致,很难遇到直接的对抗,但是暴力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从长期的角度讲则难以保持影响力。与专制性权力相反,建制性权力的影像更持久、更有效果。国家通过与社会的持续沟通、协商来聚集国家和社会两股力量以达到国家的目的。

对这两者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矛盾的一面。自主性越高国家决策就越独立于社会,社会虽然很难在决策层面起作用,但是因为政策的实现要通过社会,所以社会可以在政策执行层面积极或者消极的抵抗不利于它们的政策,因此不能被社会认可的政策往往只能由专制性权力来推行,结果是很难持续的。相反,如果国家在政策层面就能够与社会沟通、协商和妥协,在执行层面上就可以比较顺利地推行政策了。这虽然意味着国家自主性的降低,但换来的是国家能力的提高。

20.国家主义范式的主张与贡献。

A.主张:

a.它以国家-社会关系为中心,它认为国家是一个独立行为者,对经济的微观干预可以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国家有自己的意愿并会有意识地通过与社会和其他国家的互动来实现自己的愿望。b.认识到了国家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对社会的无意识的影响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作为一个独立行为者对社会以及其他国家的有意识影响上。c.国家主义更强调政治和安全逻辑。

比较政治经济学中国家主义的贡献与问题:

B.贡献:

首先,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分析模式与研究理念。两者互动的基础是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为者,国家作为行为者的独立性至少不比任何社会行为者低,这就区分了国家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

其次,对国家自主性与国家能力的分析和认识。

C.问题:

国家能够成为独立行为者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国际关系领域里的国际无秩序状态这个理念,国家无秩序状态在国际关系领域是一个政论性很高的概念。

国家主义范式在具体研究中往往更注重分析国家在社会中的主导作用,而且这种主导作用几乎都是正面的。

它注重对历史、社会结构这些大框架的理论探讨和具体案例的详细描述与分析。容易忽视事物的规律性。缺乏微观基础。

21.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范式的主张与贡献、问题。P106-107      

A.主张:

首先,国家不再是“随手拈来”的实体。它把理性人的概念全面推广到国家机构中,政府官员就像市场内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一样,也是理性人,也会死自我效用最大化者,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

其次,它认为生产者与消费者是“真正的”理性人,他们会利用任何机会和手段使自己财富最大化。

再次,它认为政府介入经济是有害的。

B.贡献:P122

首先,它把新古典经济学里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个人理性推广到了政府官员,同时为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市场的平行互动,加入了通过集体行动的垂直互动主义新维度,也就是说他们除了可以通过市场获得利益还可以通过组织利益集团获利。

其次,它指出,国家和一切高于个人的社会实体都要面对集体行动的问题,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有可能谈到统一的意愿、利益或独立行为者,所以国家追求紧急发展的意愿、服务社会的意愿不可以随意假设,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往往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利益,只会破坏市场的运作和经济的发展。

再次,它为我们理解国家和社会提供了微观基础。

C.问题:

首先,它既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补充也是挑战。

其次,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过于倾向于经济逻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对国家以及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研究。

第三,微观基础有助于我们获得更强的因果关系,但基于个人理性简单假设的推力本身就失去了很多可能的因果联系。

22.集体选择理论的主张(观点)P111-112

首先,利益集团的组成是一个集体行动的问题。(如何解决“搭便车”问题)

其次,不同类型的利益集团对经济发展有不同的影响。

再次,社会中利益集团的构成直接影响国家的兴衰。

23.社会联盟范式的主张P123及特点P124-126,代表作品P126-136

A.主张:

它注重分解国家和社会,所强调的互动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和社会的组成部分在不同利益的驱使下的交叉联合与斗争,指出社会的组成部分和国家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关利益而交叉组成社会联盟以推动或反对一定的政策。政策依靠社会联盟推动。

B.特点:

首先,对国家和社会的分解。

其次,以利益为中心的研究视角。

再次,对国际政治、经济结构及历史演变等宏观变量的重视。

最后,研究层次、方法的多样性。

C.代表作品:

两本书,一是《困难时期的政治》,二是《贸易与联盟》

24.制度主义的主张P139,流派P144&P150及其区别P155

A.主张:

它主要分析规则、规范对个人或组织的利益、能力和行为的影响。

B.流派:

首先,历史制度主义(路径依赖P148)a.认为制度可以使个人重新定义自己的利益所在,b.认为制度可以通过影响甚至决定个人对自己利益的定义而影响甚至决定他的行为,c.认为如果制度影响政策结果,那么历史则创造出制度。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是人有意识的思考和行为的结果,而制度反过来又限制人的行为,认为制度并不决定行为,个人建立在制度约束上的理性选择决定行为,制度为人与人的战略互动提供了重要的限制环境。

C.历史制度主义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区别:P155

首先,分析层次和研究方法不同。

其次,利益形成的解释不同。

25. 比较政治经济学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比较

比较角度                   比较政治经济学           国际政治经济学

1.以个体为中心

的理论视角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          自由主义

 

2.以国家为中心              

的理论视角                         国家主义                        现实主义

 

3.以社会为中心的

理论视角                        社会联盟理论             新马克思主义

 

4.以制度、理念为

中心的理论视角                     新制度主义                        建构主义(育明教育注:考察过)

5.政策倾向比较                 国家的经济干预               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

26.福利国家的概念P163-164、内涵、类型及其起源。

A.概念:

出处:威廉·坦普尔(William Temple

定义1:那些把保证其公民一些基本的福利作为责任的国家

定义2:福利国家包含一系列将货币和必须物品、服务分配给公民的制度和政策,而这个分配不建立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上

定义3:福利国家是那些直接运用有组织的力量(通过政治运作和行政手段)对市场力量的运作进行以下三个方面修正的国家:

第一,保证个人和家庭一定的基本收入,而不以他们的工作和财产的市场价值为决定因素;

第二,控制社会偶然事故social contingencies)(如病、老、失业等)给个人和家庭带来的不安全性的范围;

第三,保证所有公民享有能够提供的最好的社会服务,提供服务的对象和所商定的一定服务范围不以公民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归属而定。

B.内涵:

市场、社会与国家

非商品化(de-commodification

非阶层化(de-stratification

福利(welfare

C.类型:

统合主义体制(corporatist regime

自由主义体制(liberal regime

社会民主主义体制(social-democratic regime

D.起源:

福利政策起源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德意志帝国在首相俾斯麦(Bismarck)治下分别于1882年、1884年和1889年颁布法令,对工人的病、老、工伤等实行强制性保险,欧洲其他国家如丹麦、比利时和瑞士等相继效仿

探讨福利国家起源的三个衡量标准:

第一个是社会保险开始实施的时间;

第二个标准是从公共福利到公民权的延伸,推动福利的目的逐渐从保持社会安定转到促进公民的社会、政治权利;

第三个判断福利国家起源的标准是社会开支的增长,高社会开支(即福利开支)是福利国家的主要特征。

27.运用四个范式对福利国家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解释。P172-174

28.发展型国家的概念

持续的发展意愿

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经济官僚机构

政商合作

有选择性的产业政策

29.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一跃成为后后发展国家的佼佼者的原因?P169

30. 你对“李约瑟难题”的解释。P34-36

(注释:“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提示:现代经济与现代国家的关系来解释。)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506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10:3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