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研真题 > 2009年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解析

2009年北京邮电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解析

时间:2015-06-17     来源:育明北京分校     作者:管理大牛      点击量:1137

【考点10】行政组织体制(北邮2009名解)

(一)首长制与委员制——权力归属和运用完全不同的两种体制:

1、首长制:亦称部长制或独裁制,指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领导体制。

2、委员制:亦称集体制或会议制,指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负责,并集体承担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二)分级制和分职制——纵横相交、相辅相成的两种体制:

1、分级制:又称层级制或系统制,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的一种组织体制。

2、分职制:又称职能制或参与制,指横向划分部门的组织体制。

(三)分权力和集权制——行政权力的集中程度存在较大差别的两种体制:

1、集权制:亦称独立制或完整制,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服从和严格受控地位,其行政行为基本上取决于上级指令的一种组织体制。

2、分权制:亦称多元制或分离制。指将行政权力较多授予下级的一种行政体制。

【考点11】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1、为民便民的原则

2、完整统一的原则

3、权责一致的原则

4、精干效能的原则

5、依法行政的原则

6、适应发展的原则

【考点12】组织环境

1、一般社会环境

指对包括国家行政组织在内的一切社会组织均发生影响或制约作用的宏观的社会因素之和,它直接关系到国家行政组织的总体目标、功能状态和管理方式。

2、特定社会环境

特定是具体的同义语,所谓特定社会环境,是指那些与行政组织的决策、转换和输出过程相关联的更为具体的力量,或更为直接的因素。

【考点13】组织气候  

组织气候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组织成员的个性、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与意志的一种变化过程,也可以说是组织内部环境的一种较具持久性的特质或行为气象,它由成员的工作感情、态度、思想、精神等所组成并通过上述因素表现出来。

【考点14】组织变革

变革是组织稳定的基础,是组织发展的动力,也是衡量组织自我净化,自我调控机能的重要标志。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

环境,目标与价值观,技术,结构,管理,社会心理因素,专家和专家群体

(二)变革的过程

反省现状,研究内外环境;了解问题所在,认识改革的必要性;确认现实条件理想条件的差距,制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反馈方案

(三)变革的阻力

利益差别,习惯性(路径依赖),认知

(四)变革阻力的克服

创造和谐的变革气氛,力场分析,广发的参与,建立群体规范,强制力,利用个人威望,改变领导方式,加强组织沟通,加强革新行为,折中妥协

(五)成功变革的一般条件

1、组织所面临的情景压力使得改革成为唯一的生存方法,即组织到了非变革不可的地步

2、制定系统的规划和模型,考虑现在与将来,群体与个体,态度与条件等各种因素

3、改革者承担变革责任,并促进群体的广泛参与,包括决策参与

4、应当先进行试点

5、从外部引入新观念,帮助人们加强对改革的认知

6、变革组织这要经常搜集人们对改革的新看法

7、应全面把握变革的阻力,巧妙地克服,有力地推动

【考点15】第三部门、NGO、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

由“李连杰壹基金”引发的思考,第一,筹集不到资金;第二,定位模糊;第三,“有了资金花不出去”。

 

第三部门是指介于政府与营利性经济组织之间的以公共利益或团体利益为目标取向,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民间捐款和会费收入为资金来源,以组织成员志愿参与为运作机制的正式自治性组织。近些年来,我国第三部门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分担政府责任、有效提供公共产品、促进社会公平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第三部门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组织发展资源不足、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模糊、第三部门发展法制缺乏等。正确处理政府和第三部门的关系,放松对第三部门的管制并完善法制建设,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是完善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三部门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  有效地分担政府责任,有利于形成自律性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治理的政府”成为西方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意味着政府不再是社会唯一的权力中心。第三部门参与治理促使传统的单纯由政府——国家体制实行的治理向由政府——国家体制与非政府的社会体制相结合的治理体制转变,促使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治理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治理转变。由此,各种得到公众认可的第三部门都可能成为不同层面上的权力中心,政府和第三部门之间、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在处理公共事务的关系将发生改变,表现在它们之间的地位趋于平行,通过合作将共同分担公共责任,即第三部门将和私人部门在其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2)扩大就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部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的一股重要的经济力量。

3)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一般而言,专业性的组织更具有效率。第三部门的专业性使得第三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更具优势。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第三部门正逐渐发展成为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许多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专业性学术研究团体,开始承担起政府智囊团的角色,为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谋,从而对政府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推动了政府的决策民主化,减少了政府决策的失误,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4)培养人们的互助协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三部门以其实际行动表现出当前社会缺乏的志愿精神、社会公德、责任感和同情心,为提倡社会公共精神树立了榜样,给社会带来了清新的伦理道德空气。它坚持自助、互助、助人的原则和自主解决社会问题的精神,可以减少市场机制的负面效果,超越国家机构的官僚作风,更能够得到公民的支持和认可,有利于培养人们的互助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第三部门倡导的沟通、协商、理解的方式能够维护社会成员之间的整合,降低社会运行的交易成本,其志愿性的工作不仅让人们感觉到互助合作的好处,而且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旁观者。

 

目前我国第三部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的第三部门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政府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渐进性,政府与市场的分离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尚未完成,目前,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仍然具有很大的依赖性,社会力量的不够强大致使我国的第三部门发育不全,其成熟程度、管理方式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部门。相对于政府、市场比较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的第三部门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面临着发展的困境。

我国第三部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发展资源缺乏

组织发展资源包括资金、活动场所、办公设备和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等。经费不足是很一个很普遍和很严峻的问题,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第三部门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只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三部门表现得更加突出一些。很多第三部门由于经费不足使得其扩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无法开展正常活动。资源不足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不能吸引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由于第三部门是公民自愿参与形成的公益性组织,其行动的内驱力主要来自于道德信念的自我激励,再加上第三部门工作人员薪水不如私营企业和政府部门,因此很难通过经济上的激励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另外,缺乏专门的专业人才培训机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政府与第三部门关系模糊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部门而言,我国的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第三部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政府的扶持,政府要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条件,如为第三部门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财政支持,为第三部门的运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规范第三部门的行为以保障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另一方面,第三部门要在依赖政府支持的前提下尽量保持其自身的独立性,体现其自治性。这就造成了第

三部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悖论,即它必须在依赖政府支持的前提下保持独立性,这是很难实现的。

3)对第三部门常规性监督机制的缺乏

由于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模糊,而且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的第三部门在实际运作中不会受到强有力的监督,如此造成的后果就是给各种违章操作制造了很大的活动空间,增加了社会的交易成本。对第三部门的约束相当程度上靠的是一种道德和责任感驱动的自律,相对于政府和私营部门,第三部门的硬性约束环境要弱得多。对第三部门监督上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第三部门形成和发展的难度。

 

完善我国第三部门的路径选择:

1)正确处理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

西方第三部门是在与政府的对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重点在于如何摆脱政府的控制。但根据我国的国情,保持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也在不断改善。毋庸质疑,第三部门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资源,但保持第三部门自身独立性也尤为重要,第三部门不能成为政府的附庸,这就要求正确处理

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使其形成良性的互动。所以当前应该明确:

第一,政府应该给予第三部门发展所需的大部分资金,并且财政拨款不应干涉第三部门的自身运作。经济上的支持总体来说就是政府应扩大投资第三部门的资金数量,并且应在法律上明文规定数额或是在政府预算中表明投资第三部门占GDP 中的比例,同时改变投资领域,对自下而上的第三部门不应有任何歧视,应投资更多的资金鼓励其发展。

第二,政府是第三部门的合作者,而非领导者。第三部门不应该成为接受机构精简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场所,而是承接政府部门社会职能的组织。由于第三部门发挥着政府和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国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应是互补性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对抗的、相排斥的。同时政府也要依法对第三部门进行适当的监督管理,以利于第三部门良性发展。

2)放松管制,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三部门的发展与政府对社会干预的政策密切相关,这主要表现在:政府加强对社会的干预,第三部门萎缩;政府对社会放权,则第三部门发展迅猛。我国政府对第三部门的控制过于严格,第三部门要受到业务主管部门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双重领导,同时也受到同行业竞争和地域性的限制。因此,我国政府应尽快改变对第三部门的过多控制,对其建立要持积极的支持态度,为其发展提供很好的政策支持,并用

法律形式保证其快速发展。健全第三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是维护其合法性、独立性和组织权益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政策的广泛实施,第三部门得以迅速发展,并在整个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我国第三部门的管理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致使第三部门的成立及其活动缺乏必要的约束和保护。从立法的角度对第三部门的权利和义务给予保障,是加

深我国第三部门组织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内容。推进第三部门的民主建设,严格依法管理。根据新形势,针对性的修改完善并广泛宣传已颁布的有关第三部门管理的法规政策,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从而使我国的第三部门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向前发展。

与此同时,还必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实质是制约政府权力,放松政府对企业和社会的控制,这可为第三部门拓展新的活动空间营造宽松的行政环境。具体地说,一是要扩大第三部门的参政渠道,为第三部门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政府要扶持第三部门的发展。在注册登记、筹措资金、改进技术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为其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只有第三部门越来越强大,我国的公民社会才能走向成熟。

3)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目前,大多数第三部门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普遍缺乏第三部门发展所需求的改革观念和创新意识。第三部门能否发展壮大,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至关重要。当前,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切实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他们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第二,建立合理的物质机制,包括具有公平性、激励性和竞争性的薪酬制度。

第三,用工作本身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四,形成合理的晋升机制,让优秀的工作人员及早走上领导管理岗位。

第五,政府应给第三部门独立的人事任免权,让他们通过选举自主决定主要负责人员,要减少对第三部门的直接微观管理,赋予其负责人足够的管理控制权。这样有利于第三部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性发挥。政府不能控制第三部门,使第三部门成为准政府组织,产生政府职能的虚假转移,而应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三部门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506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10:3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