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模拟题库 > 2016年北京大学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考博模拟题

2016年北京大学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考博模拟题

时间:2015-06-20     来源:育明考博分校     作者:管理大牛      点击量:1061

1.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由基础性作用转变为决定性作用

 

市场的职能是指由供求变化引起价格涨落,调节社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分配、调节生产和流通。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的一面,因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环境下,有必要加强调控。

政府的职能之一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也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当前阶段而言,必须紧紧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来深化改革,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

1.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市场资源要素的流转和聚集由市场的价值规律主导。

为此,十八大上明确提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地进入清单之外的领域;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正当干预。

2.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求市场主体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进一步去除国企的行政色彩,强化市场公平竞争。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应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开放竞争性业务,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同时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和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

3.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准确定位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明晰政府与市场的不同职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表明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市场,政府应当是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主体,主要通过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政府应当着力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发挥政府积极职能、防范市场失灵的重要内容。从我国国情出发,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建设主体是政府,政府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与其公共职能的定位高度相关。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必须建设法治政府为导向,落实放权、限权、分权,有利于调动社会积极性,有利于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为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安排,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总之,只有通过真正地落实法制,促进政府职能有效转变,将权力关进笼子,进而才能真正做到充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职能。

 

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债务,涉及公共财政支出的问题。公共财政支出是指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收入有计划地进行分配使用,转化为政府实现其职能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或其他支出的过程。它不仅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手段,还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资金来源,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随着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愈加显著,为了使其更好地发挥调节社会经济的杠杆作用,公共财政支出应满足以下三个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是指通过公共财政支出使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使整个社会的效益最大化。为确定某项支出是否符合经济效益原则,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预测每一方案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与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的对比关系,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以期用最少的财政支出,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2.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劳务和补助所产生的利益在各个阶层的居民中的分配应达到公平状态。具体体现为受益能力原则,公民的受益能力与其收入水平成负相关,那么对全社会来说,其效用也就越大。

3.稳定原则。

稳定原则是指公共财政支出应有助于防止经济波动过于剧烈。当公共财政支出有利于就业水平的提高,物价的稳定,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时,就会符合此项原则。

一般来讲,政府的财政资源配置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

财政可通过采取转移支付制度和区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制度建设、消除地方封锁和地方保护、完善基础设施、提供信息服务等方法,促进要素市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2.调整投资结构。

财政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如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项目的资金和技术门槛高,政府就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指导和集中性资金支持,防止规模不经济的产生。除政府的直接投资外,还可利用财政税收政策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以及补贴等方式调节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这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物品的职能上。市场无法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提供,这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对于市场供给不足的公共产品,政府也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刺激私人企业生产,达到与政府直接提供同样的目的;政府还可以购买私人产品,这种购买可视为对该产品的补助,因为其直接体现为对该产品的需求,可以达到刺激该产品的生产,扩大该产品供给的效果。

 

3.公共财政处理收入不均怎么起作用

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由市场机制建立的分配格局,使之达到社会认为的“公平”和“公正”的分配格局。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两个层次。经济公平是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强调的是要求投入和产出相对称,它可以由平等竞争条件下的等价交换来实现。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市场经济中的个经济主体或个人所能提供的生产要素质量不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同以及各种非竞争因素的干扰,各经济主体或个人获得的收入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甚至出现与要求投入和产出相对称大相径庭的现象,这就涉及了社会公平问题。

为了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政府可采取的财政措施主要包括按照支付能力原则设计的税收制度和按照受益能力原则设计的转移支付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税收制度。

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解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

2.转移支付制度。

政府的转移支付是指不以取得商品或劳务为补偿而支付给个人的款项,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制度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转移支付的款项大部分来自税收。政府可以通过征税强制性地把财富从那些应该减少收入的人们手中收集起来,再通过各种补贴或失业救济金等制度,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把这些财富转移给那些应该增加收入的人们。政府还可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对日用品进行补贴,来加重高收入阶层的负担,减轻低收入阶层的负担,以减小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