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模拟题库 > 2016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博模拟题

2016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博模拟题

时间:2015-06-20     来源:育明考博分校     作者:管理大牛      点击量:1093

4.土地财政问题,公共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为了缓解财政收入不足,利用手中的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一方面通过土地出让获得直接收入,并以此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是把与土地有关的税费收入作为财政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来源。目前,我国大部份地方政府都是以土地财政维持财政支出。而且土地出让收入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份地方政府都是以土地财政维持财政支出。而且土地出让收入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对于官员的政绩考核完全依赖于GDP等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而对于环境治理、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内容因为不能量化而选择忽视。因此,这就至使地方政府官员过分追求“看得见”的政绩,并以多缴纳税收、多创造GDP作为自己的核心任务。而土地财政的出现不仅缓解了地方财政收不抵支的局面,还可以积累更多的财富以便于搞“政绩工程”,所以地方官员才会想尽各种办法征地卖地,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而不顾土地财政带来的一系列恶果。

土地财政作为一个阶段的权宜之计绝不能贯穿我国地方政府财政的整个进程。我们必须改变这种不正常的财政收入模式,保证我国地方政府财政的良好运行。

(一)赋予地方政府合理的财政权利。

解决土地财政要从根本入手,首先保证地方政府有合理而充足的财政收入。其次要保证地方政府有合理的财政支出。即对财权、事权的范畴做出双重调整。

(二)改变土地出让金的征收和补偿机制

1、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民没有分享到土地出让后的增值部分因而利益受到了极大损失。因此我们可以探讨一条农村集体土地不须经地方政府转为国有土地才可进行转让的道路。

2、土地出让金由一次性征收改为按期征收

一次性征收50-70年的地租作为土地出让金是不合理的。应该改变此种征收模式为按期征收。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地方政府一次性获得大量收入而产生的对于土地收益的依赖,而且将受益分散至以后各年份,可以解决代际不公平问题。

(三)规范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过程中的行为

改变政绩考核内容,不以单纯经济发展指标判高低也就成为破解土地财政的举措之一而是在原有的经济发展指标之外加上就业、社保、教育、生态等内容。当一个地方政府满足于合理的财政收入而不是过分追求看得见的政绩时,炒作土地的行为产生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虽然将一些不可量化的指标加入政绩考核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破解土地财政,也需要在这方面加大努力。

 

5.社会监督和网络监督的作用(新媒体的管理)

社会监督是指社会舆论、公民、公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行为主体,依据法定权力,必要时经过法定程序,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的监督。

社会监督是法制监督的一部分,社会监督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舆论。

这种权力虽不是正式的权力,却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并对国家行为构成直接的制约,即舆论制约,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受法律保护的,政府及其官员对社会舆论是重视和顾忌的。

2.公民批评。

公民对政府及其官员的监督,是载入宪法的公民基本权力之一,是社会监督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实际过程中,公民可以采取上书、走访、行政诉讼、借助新闻舆论等方式,对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违法或不正当行政行为进行批评、提出建议和维护自身权益。

3.公民投票。

公民投票是由全国的选民直接投票的办法通过或批准某项法律,或决定对内对外政策、政治制度等重大事件,也是直接民主形式之一种。

4.压力集团。

压力集团通常由具有共同利益或目标的人所组成,其目的在于为自身和其成员谋取利益,或维护既得利益,或争取新的权益。当压力集团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有可能采取一定的方式发泄不满或进一步施加压力,揭露或攻击政府及其官员的有关政策和违法失职行为。

5.地方自治制度。

在地方行政区域内,有地方自治体所属居民直接选举行政长官,组成自治政府。地方自治政府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所辖居民的意愿,独立处理内部各项事务,实行自主管理。

网络监督是政府或人民大众通过互联网对某一件事的了解、关注、研究,并提供信息或介入支持,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比如说网络问政网络围观等,都属于网络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主监督的内涵,与一般的舆论监督相比,有以下显著特点:

1.监督主体广泛

我国的网民人数众多,并且分布于社会的不同地域、阶层、行业和年龄段。互联网的匿名性、隐蔽性和自由性等特点使网民有了一个“背后说话”的机会,在意见表达和民主监督时可以畅所欲言,而无需担心遭到报复和打击。

2.监督通道多元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为网民的上网以及民主监督提供了便利条件。现阶段,网民主要是通过论坛,博客,贴吧等来进行意见表达和民主监督。

3.网络舆论监督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公务领域成为主要焦点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舆论监督的范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针对政府官员和权力部门的监督,将更为集中有力,也将在更大程度上考验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4.网络舆论监督成为社会监督的主要形式,监督效果明显凸现

当前,由报纸、广播、电视、期刊等媒体形成的传统舆论场与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形成的新兴舆论场,一起构成了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两个舆论场。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督促制度执行力提升的新力量。

事实上,网络媒体的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它有推动人类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同时也常常伴随着各种非理性甚至违法行为。当前,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网络暴力和媒体审判。

1.网络暴力。

近年来,在许多网络热点事件中往往都能发现网络暴民的身影。

2.虚拟信息良莠不齐,影响舆论监督的公信力。

网络的虚拟性和开放也造成了虚假信息的泛滥。虚假信息的泛滥严重妨碍了人们获得真实信息,能导致人们形成与现实不相符合的意见,严重的还会导致人们思想混乱和行为极端。同时,由于慎重发言的新闻制度,使得政府信息的发布大大滞后于网上事件传播,这就给予了虚假性和猜测性的信息有了生存土壤。

3.媒体审判

在网络社会,网络媒体和司法机构的这种张力被打破,经常会出现网络舆论干预司法审判的现象,最终形成了媒体的审判。媒体审判有违法治精神,它既违背了无罪推定原则,又危害了司法独立。实际上,媒体审判并不是媒体民主监督的一部分,而是媒体舆论监督权的一种滥用。

网络舆论监督的触角已触及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由于网络媒体的特殊性,规范网络监督要从法律、伦理、技术等多方面着力,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主要应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树立网络舆论监督理念;第二,提高网民素质,造就高素质的监督主体;第三,加强舆论疏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网民合法理性表达。

网络舆论监督在监督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但是网络舆论监督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剖析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探讨网络舆论监督的对策, 促进网络舆论监督良性发展, 提高网络监督水平,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监督的价值, 合理引导网民的舆论,从而提高网络舆论监督水平。

 

6.政府处理公共危机的能力

公共危机是一种非常态的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威胁性的,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害,引起了比较广泛的公众心理恐慌,破坏了正常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关系,危及了基本的社会价值准则的状态或事件。

这种状态或事件包括四个要件特征:

1.巨大的人员伤亡或巨大的财产损失。公共危机中绝大部分都出现了数百、数千甚至数万的人员伤亡,同时有巨大的财产损失。

2.公众的普遍不安、担忧、紧张的心态。这种心态是公共危机中的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的痛苦,以及更多人们的物伤其类的悲伤等等形成的。

3.公共秩序失范,正常的社会关系被扭曲。由于骤然失去了原本存在的社会行为约束,加上不可遏止的危机心理,一部分人丧失理智,出现了拥挤逃生、争夺、抢劫、纵火、性攻击、暴力攻击等多种犯罪行为。与此同时,另一部分有良知的人们,却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种种可贵品质。

4.信念和信任危机。在一些公共危机中人民普遍对生命权、财产权、社会公平等等信念,以及维护这些的公共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这也正是为什么危机之后总是会大幅度修正公共政策的原因所在。

公共危机的管理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指政府通过监测、预警、预控、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核心在于在一个分散无际、嘈杂混乱的环境中做出及时适宜的决策。而公共危机管理的机制构成可以从以下角度理解:

1.时间周期和序列。

公共危机管理包括三个阶段:一是在危机未发生时限制危机源,尽可能避免危机的发生;二是在危机发生时尽可能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恶化,减少损失;三是在危机发生后尽早从危机中恢复过来。

2.法律规范。

公共危机管理必须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利于危机管理的正当性和时效性。应对危机专门法律的意义,在于明确界定危机状态,规定启动危机应对机制的条件以及颁布进入危机状态的程序、方式、期限、终止方式,规定危机管理的领导体制和组织体制、权力和责任、预警和预警方式以及其他相关事项。

3.领导体制和政府组织体制。

公关危机管理需要单一、明确、强大的,承担危机管理的核心或关键决策职能和指挥职能的权力中心。就政府组织体制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在于相关职能部门和不同层级政府的协同力、执行力。

4.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减少危机的攻击力、冲击力、破坏力、影响力,做好危机情势的准备,全力应对已发生的危机,以及尽快从危机中恢复过来四个方面。

5.整合应对资源。

整合的基本问题在于形成官民协同的多维公共危机应对体制,这里有三个基本问题: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政府与专家的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6.公民危机教育。

理性和普遍的公民危机意识是政府公关危机管理的基础,是决定政府公关危机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许多政府不断强化政府官员危机管理意识的同时,不惜投入巨大的公共资源,不断对社会的公民进行日常性的危机意识教育和培训。

 

7.政府大部制改革问题。

大部制即为大部门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另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行政职能的错位和交叉,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扯皮现象多,行政效能低下,过多经济资源被行政结构自身消耗掉;更重要的是,它无法履行宏观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能,无法向民众提供合格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

大部制是一种政府政务综合管理组织体制,其特征是“大职能、宽领域、少机构”,政府部门的管理范围广,职能综合性强,部门扯皮少。

1.有利于减少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组织机构设置存在部门过多、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损害了国际整体利益的实现,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行大部制,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由传统的以职能为中心的只能导向型政府转向建设以流程为中心的流程导向型政府,为公众提供便利和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2.有利于落实“问责制”,建设责任政府。

部门过多必然造成职能分散、政出多门,既无利于集中统一和加强政府应有权威,又不利于落实“问责制”和建设责任政府。大部制强调的是部门职能的有机统一和综合管理,能够较好地协调职能机构统一和专业分工的关系,对于协调部门关系、强化政府权威和落实责任追究具有重要意义。

3.有利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突破和深化,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大部制将是未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应当将大部制改革放到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全局来定位和设计,综合考虑政府改革的系统配套问题,将组织重建、体制变革、机制创新、职能转变、流程再造、管理方式创新以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以全方位推进我国政府组织变革。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