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权威资讯 > 2020年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阅读解析(育明教育)

2020年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阅读解析(育明教育)

时间:2019-04-28     来源:《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作者:郭老师      点击量:622

2020年翻译硕士MTI考研真题阅读解析

1、阅读新题型(非客观题)应如何把握?

【育明夏教授】近年来,在传统的选择题型基础上,不少院校又增设了新题型(非客观题),具体形式有填空、短问答、连线等,这些题型很多是从国外的托福、雅思、GRE等考试中借鉴过来的。不少同学问:这类题型的把握与之前的选择题是否可以采用同一种思维方式?这些新题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么?下面就此谈几点。

实际上,题型新旧与否往往不是讨论的重点,部分院校曾经做过尝试,把整版的雅思考试样题放到了试卷上,结果从考察情况看,大部分学生没有因为题型的变化而产生“畏难情绪”,答题的正确率和稳定性达到了预期。因此,关注题型变化,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题型变化后,对概括原文、结合社会热点、独立作答等能力的要求是不是提高了?二是回答这些题型有无“捷径”或“技巧”。

由于新题型均采用了主观题形式,因此毫无疑问对考生概括原文、结合社会热点、独立作答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对于快速定位、甄别信息点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道题涉及的信息可能覆盖整篇文章,需要你从文章中快速选取这些内容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才能作答。当然,不少培训机构会针对对这些题型进行“捷径”和“技巧”的研究,不过我们认为,在定位、甄别信息点,结合社会热点等方面,更多地还是要依靠考生自身的能力培养和素材积累,否则这些“捷径”和“技巧”也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2、文化背景对阅读非常重要么?

【育明夏教授】文化背景,和后面我们要提到中西思维、文化差异一样,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这个辩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西思维、文化本身存在辩证性,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二是这种差异在阅读中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也需要辩证看待,特别是当阅读中体现的思维、文化、价值等内容与我们的既有知识产生冲突甚至对抗的时候,我们非但不能“先入为主”,反而要从阅读的实际出发,客观地思考,辩证地看待,从而正确地作答。从应试和教学实际看,第二种辩证关系显然更重要。

“先入为主”的例子着实有不少。不少同学学习了西方国家的基本国情、文化之后,就认为自己在阅读中可以充分应用这些知识了,应用不错,但如果忽视了差异性,特别是阅读中涉及的这部分内容与你的知识不重合时,就要引起充分的重视了。举一个例子: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他推翻了执政府和督政府,1799年自己为自己加冕成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这些都是书上教给我们的,但如果要说拿破仑最终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并死在那里是因为反法联盟在他的国际象棋棋子中下了慢性毒药,你相信么?如果说拿破仑的“滑铁卢之败”另有隐情,你相信么?这些看起来令人疑惑的内容很可能就是阅读中要展开叙述的部分,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先入为主”,显然对理解阅读就没有益处了。

但如果没有文化背景,特别对于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卫生、旅游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还不甚了解的话,我们建议这些同学可以通过一些现成的《西方国情读本》笔记“恶补”一下。比如,很多同学都说“驴象之争”,但要问他哪个党是驴,哪个党是象,可能他要想半天;很多同学都知道美联储,但要问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是否为同一性质的机构?“量化宽松”政策是不是美联储施行的?他们又得想半天。诸如此类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这说明我们的同学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只做到了泛读的功力,而没有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知识。

现在考察文化背景的题目和题型越来越多,不少翻硕招考院校也认识到中西文化对比是翻译硕士的工作基础,因此除在基础英语的阅读理解部分增设文化、思维对比题型外,在翻译、汉百部分也增加了对这一比重考察,从题型统计看,主观题型(名词解释)还是大头。明白了这个趋势,就更应该积极掌握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作答时也能得心应手。

讲到翻译,这里不免要多几句:北大有一年的英译汉,考察的正是勃朗特三姐妹的故事,很多考生上了考场才想起来自己之前没有复习英美文学基础,甚至连谁写了《简·爱》,谁写了《嘉莉妹妹》,三姐妹中谁最会写诗这样的问题也弄不清楚。结果面对文章中各种her、各种she简直一筹莫展。从这个例子中也能看出,越来越多的高校把西方文化背景已经作为学生的应知应会项。同学们要抓紧掌握啊。

 

3、阅读时是否要运用翻译思维?

【育明夏教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还听到其他一些声音,比如“英文写作时是否需要应用翻译思维”,推而广之,不少同学在是凡有英语的地方都会自动启动“翻译模式”。宋人评价柳永的词时说:凡有井水处,皆可歌柳词,放到我们这里就变成了“凡有英文处,皆可做翻译”,这话放在翻译工作者面前是对的,但对于英语学习者而言就会有问题——你看懂了文章,可你的阅读题为什么总是错呢?

在阅读第二语言,特别是与母语差别较大的第二语言时启动以母语为参照的“翻译思维”,在语言学习中比较普遍。如英语母语人士在学习汉语时,往往从英语角度出发理解汉语;少数民族语为母语的人士在学习英语时,也会不自觉地用母语翻译、思维第二语言。但这种“翻译思维”有两个弊端:一是在得出语义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语言结构,特别对于英语这样“结构优先”“语法优先”的语言更是如此;二是因为忽略了结构,在逻辑判断、语义分析等方面就要吃力不少,如果阅读理解中还考察了这方面,错误就非常明显了。

有“翻译思维”本身不是错,但如何逐渐克服这种思维,特别是降低因这种不良思维模式引发的“副作用”就尤为重要。现在市面上有不少“精解教辅”,对真题的解析非常细致,阅读理解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做了注解,还配上了全文翻译。且不论这些译文的质量如何,学生读了这些译文,会去反思错题的原因么?会去考虑中英语言的差异对比么?可能很难,部分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这样,“阅读理解”就成了单纯的阅读,“只求大义,不求甚解”,时间一长,难怪不少同学一看到阅读理解就要靠蒙,这个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4、词汇量在阅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育明夏教授】学语言的人离不开词汇量,但词汇量在阅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有人说很重要,有人说不太重要。我们的观点是:掌握核心词汇,尽可能拓展消极词汇,阅读就不是一件难事。

之前我们听不少同学说自己是通过阅读理解来学习单词的,只不过试卷上的文章精读,试卷外的,特别是报刊上的文章泛读,也有同学说通过这种方法的确掌握了不少词汇。我们常讲,在语境中学习单词往往能有很好的效果,那么怎样的词汇学习策略才更有效呢?毫无疑问就是把握好核心词汇和消极(拓展)词汇的平衡。这一点在之前的章节中已经做过详尽阐述,这里仅就核心词汇的界定和拓展方法做一些介绍。

核心词汇,一般认为和我国通行的大四、大六词汇差不多,当然就是这样的词汇,如果现在让不少英语专业的同学来做,也会很费力,因为一则读的少,二则用的少。而拓展词汇,也叫消极词汇,要么是从这些核心词汇以构词法(词缀、词根)的形式扩展,要么是通过识记部分搭配、短语等做了扩展。这些处于扩展层面上的词对阅读理解的作用可能在短期内不易体现,但在长期阅读中,特别是若干词在阅读中“一词定乾坤”时,这个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了。

我们不主张同学们为了阅读而狂背单词,原因有二:一是绝大部分阅读中涉及人名、地名等专名的部分无需记忆,甚至在阅读时无须理会,很多时候把他们当做插入语、同位语就好;二是阅读理解强调整体感,即使碰到若干不是很熟的词汇,也可以通过上下文关系进行推导,而且这正是阅读理解的题中之义。培养上下文推断要点的能力,这对于英语非母语人士来说很重要。英语的词汇量一直都在疯长,我们没有必要与这个“疯长的节奏”合拍,我们需要的是结合上下文、结合背景知识进行推测,从而短时间内获取文章的重要信息。

从旧知推新知的过程,既是对已有知识的运用,也是对新知的重构,意义非常重大。我们在词汇、语法等的教学中,往往都采用这种方法,让同学们自己从已有的词汇、语法知识中推测即将讲授的知识点具有哪些可能的特性,又能够解决那些新的问题,这种“温故知新”的办法我们在本章的其他地方也做过叙述,这里就不赘言了。

 

5、为什么我总感觉题目与文章无关?

【育明夏教授】题目与文章无关?看起来这是一个伪命题,但这确实许多同学的切身感受。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不同考试中阅读理解的题型、风格不同,二是过去一段时间,同学们习惯从文章中直接“找答案”,忽视了对文章的通盘理解,一旦题目改成了理解型,很多同学就会发憷,那这个进退维谷的局面应该如何破解呢?

不难想到,考察词义、句义等不涉及上下文理解的题目肯定受欢迎,因为一部分同学在考前做了充足的词汇、结构准备,不用看文章也知道某词的意思。再比如考察对某句话的理解,给出几个明显有常识错误或绝对表述的选项,很轻易地就能选出答案。骚年,别做梦了,就是大四、大六的考题也不会这样出的,还是现实一些吧。

感觉题目与文章无关,往往不是坏事,反过来说,如果你总是感到题干、题肢与文中哪部分内容高度对应,甚至一字不落,那不是让你高兴,而是让你警惕,三个小时的考试,您一分钟就定位了两三道题的位置,这时间是不是太短了,难度是不是太低了?从我们的做题和讲解经验看,越是和原文表述相似,就越可能存在问题,比如偷换概念、瞒天过海,又比如如假包换、不合逻辑等。

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核心还是未能通盘理解词义,特别是看不出文章中一些有暗示作用的词,如表示因果、转折、让步、递进等的逻辑词,表示作者态度、观点的词等,这样即使把这篇文章看完了,也不清楚作者的态度是什么。因为西方人似乎总喜欢做一个局外人,实际上他们有自己的观点,但总是躲在幕后,就像《经济学人》《金融时报》那样的文章,你好像就是找不到作者的影子。原因是西方人表达观点,不像我们这样动不动就写主题句,写标志词,这样不少观点,哪怕是作者本人的观点,也会“沉下去”——那现在就需要我们根据这些词来把它“捞出来”。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通盘理解原文,特别是在可能发生语义、观点等变化的地方做上标记,这样回答问题就相对容易了。

 

6、考研辅导都在讲长难句,长难句是阅读“拦路虎”么?

【育明夏教授】“长难句”这个概念是谁提出的,我们不清楚,但这个短语本身有歧义:“长”和“难”到底是并列关系,还是“长”却不“难”,“难”却不“长”的选择关系?从英语实际来看,“长难句”应该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可以举出足够多的例子证明:句子即使不长,照样很难理解,特别是需要结合上下文和背景知识得出句义的时候更是如此。

《战国策·齐策》中,当齐国威王之子田婴(靖郭君)准备在薛筑城时,一位齐人冒死谏阻,只说了三个字“海大鱼”,在田婴承诺他的人身安全后,这位说客做了解释:“大鱼网抓不住,钩钓不到,它身体一震身体便能离开水,但蝼蚁却得意了(因为离水的鱼活不长)”。当然这三个字可以理解为政治谶语,就三个字,但如果这位齐人不解释,恐怕无人能解。

为什么同学们总认为“句子长就一定难”?一方面可能是部分教育机构的长期宣传,另一方面,更本质的原因是,我们对英语语法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没有从逻辑和文化的角度加以解读。

不少人认为“长句难”就难在结构复杂上,特别是同位语、非谓语、插入语、从句交替出现,不仅结构上嵌套,甚至还综合使用省略、倒装等修辞法,理解难度就更大了。现在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英语会出现这样复杂的结构?英语是否有更简明的方法表达?

翻译工作者把英语的这种复杂结构成为“大框架、小结构”,这也是翻译教学中经常提及的一个概念。所谓“框架”指上述语法结构,“结构”就是指具体搭配。也就是说,英语首先考虑宏观面,然后是中观面、微观面。语法教学中我们把上述“三语一句”讲得很细,但实际上他们都是从句,都是主句的从属成分,因此可以统称为“广义从句”,即把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狭义从句”的概念作了拓展。这样英语的结构就豁然开朗了,重点不在是“三语一句”,而是“主从二元结构”,不论多复杂的句子,只要看看主句是什么,从句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了,至于谁是谁的定语,谁是谁的状语,这些问题相较于宏观面结构而言,自然要简单不少。

“主从二元结构”是破解英语结构的一把“利器”,也是“长难句”的核心,无论对句子做了多么详尽的阐述,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这个“二元结构”。“二元”意味着对立,但这和政治领域的概念不同,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可能弊大于利,但语法中的“主从二元”肯定利大于弊,它确保了英语能在一个完整的句子框架下,合理分配主句及从句,说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这种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语法特点虽然不是英语特有,但相较于印欧语系其他语言为实现此目的而使用的大量屈折形式而言,英语在尽可能规避复杂变形的基础上提出了主从分明、逻辑严密的优选方案。这一方案与中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的“等级”思想密不可分。

东方文化更注重等级的外在含义,因此从上古开始,我们制定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伦理秩序,并拓展到建筑、服饰、官阶、措辞等各方面,但无论长、幼、尊、卑,我们使用的语言结构,无论书面语,还是口头语,却几乎完全一致。汉语很讲究措辞,但对这些措辞是如何组织的,并没有严格的“上下之别”。而西方文化更注重等级的内在含义,几百年来西方人一直在讲“平等、自由”,讲“民主、法治”,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都在破除政治、经济、文化等个层面的等级。但西方人很早就意识到民主和法治是一个辩证、制约的关系——民主泛滥了,法律就成了一纸空文;而法律高过一切,民主就没有出路。要协调好民主、法治,以及平等、自由的关系,最理想的方式就是给上述概念划出不同的活动范围,相当于我们现在常讲的“圈子”。因此,英语语法总得来看就是一个非常精密、非常高效的协调机制,它有力地规范了词、短语、从句、句等基层语言单位的呈现规则与冲突解决方案;如果我们从“协调机制”的角度看待语法,就更容易理解上文的“主从二向性”,进而理解“广狭二向性”等英语中对立统一的关系。

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一种倾向,就是仅凭若干标志词、标点就判断“某某部分在某某句中作某某成分”。语法教师对此褒贬不一,根本原因是语法教学是“最大化”还是“最小化”的问题。不少教师反映,以前我们要拿很大的篇幅讲语法,学生的语法功底都很不错,因此不少问题无须解释就能理解;现在语法内容在教材中“一减再减”,可教学法和考试法还是沿用过去的那一套,我们还得给学生讲什么是“主谓宾”,什么是“定状补”,什么是“屈折”,什么是“性数格一致”,因为书本上这些内容大都“被减负”了,学生越听越不明白,越听越感到困难——我们的语法教学和训练似乎进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有的学生问:老师,什么是插入语?老师觉得向他/她讲明插入语不是有效的英语成分比较麻烦,就告诉学生你看到“一个成分前后有两个逗号的一般是插入语”。老师的定义勉强通过,至少还用“一般”这个词表示定义的严谨。但学生很快就拿掉了“一般”这个词,变成了“是凡前后有两个逗号的都是插入语”,这样一大批同位语、非谓语就这样“躺枪”了,结果是学生对“修饰成分”的概念越来越模糊,这对于语法教学和实践都是极为有害的。

要破解“长难句”这一谜题,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实例锻炼缩句,特别是分别提取主句和从句的能力;二是逐渐习惯“只看结构,不讲意思”的语法分析习惯,克服传统的“翻译讲句子”带来的“语义依赖”的弊端;三是高效利用现有英文书刊资源,对其中的难句进行成分分析。因此,“长难句”的破解关键是坚持与训练。

 

7、不少人在总结中西思维、文化差异,这个管用么?

【育明夏教授】不少同学告诉我们:什么思维差异啊,文化比较啊最空洞,最没有意思了,就算我知道中心思维存在着对立性的差异,那又能怎样呢?知识还是那些知识,点还是那些点,我依旧无法用到我的答题当中去。简言之,这些“差异”“比较”与学生应试的脱节较大,俨然成了“两张皮”。

人文学科因为不可能时时都借用自然科学的公式、图表、模型,因此很多时候还要用文字信息来表述思想、文化、哲学等抽象领域的差异,其难度之大丝毫不亚于用语言概括上述学科的精髓。但也正因为此,人文学科总在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道思维、文化方面的差异真的不能形象化地表述么?

现在市面上的不少教辅都在讲中西思维、文化差异,有三个方向,一个是纯理论探讨,比如大部头的比较翻译、比较文学、比较文化著作,像刘宓庆的《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一个是纯例证探讨,比如一些在美、加、英等国长期生活的中国人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的一些文章,比如社交礼仪、商务谈判、迎来送往等;还有一类是分类比较,如词汇比较、语法比较、用法比较等,这类书的特点是例证详实、说理透彻,并且归纳为若干个容易掌握的专题,如颜色表述的差异、结构的差异等。之前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一套“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中,像《新译学论稿》《英汉语言对比研究》等都是不错的作品。我们认为这三类书都有各自的用处,但从提高翻译水平的角度看,我们更希望同学们回归文本,回归译文分析,在每一次翻译训练和讲解的过程中领会中西思维、文化差异,这样就能将抽象的差异与具象的文本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印象,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之前曾经就中英语言做过对比,并把这种差异描述成一张被撕裂的报纸的两部分,这和当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时使用的例子是一样的,主要是强调英汉语言间存在的相互依存性、互补性。很多时候我们从差异出发,看到的可能是越来越多的差异,从而影响了我们的宏观判断和认知;但如果我们从相互关系着手,特别是研究双方的相互作用,差异就能越来越多地体现为这一作用,这就实现了“从不同到相似”的转变。

在翻译和写作实践中,了解一些中西思维、文化的差异,对我们行文有很大帮助,至少我们明确了方向,知道西方母语人士在表述某个概念,展开某个话题时可能会采取的方式及可能回避的问题。我们看到不少同学在写作中要么无话可写,硬套模板;要么“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这都是对中西思维、文化差异了解不够的结果。

举一个“车轱辘话”的例子。一位同学围绕“孕妇勒令他人让座”这一话题行文,大体内容如下:

开篇:最近在XX市公交车上发生了令人气愤的一幕,一名孕妇因为对方没有为她让座,勒令对方让座并动手打了人家,这种事情让很多人感到很气愤,这名孕妇凭什么这么做?难道让座是法定义务么?也许那名乘客本身就不舒服,也需要坐下休息呢?

中篇: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把开篇中有关故事梗概再说一遍),那么,为什么这位孕妇可以如此嚣张呢?我们是法治社会,公开勒令、动手打人,这是旧社会的官僚和军阀作风么?后来我们知道,这位乘客本身也不舒服,她也需要坐下休息,况且她也没有坐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为什么就一定要给这位孕妇让座?难道就因为她是孕妇么?孕妇应该享有这样的特权么?

末篇:因此这件事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人们为孕妇让座,是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新风尚,但这不是法律的强制规定,任何人也不能勒令他人起立为自己让座,孕妇绝对不能享有这样的特权,否则会有更多人以此为借口享受法律和道德之外的“特权”,我们一定要公开反对这种行为。

纵观全篇不难发现:作者就说了一个“孕妇因让座而打人”的故事,全篇的要点只有两个:一是孕妇因为座位勒令他人让座的做法是非常不妥的,二是那位乘客本身也需要座位休息,孕妇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做法体现了特权观念。但这位同学的文章基本按照“故事道理故事道理”的循环路数走下去,你让阅卷老师作何感想呢?如果让您写一千字的文章,您准备再走几遍这样的循环么?

如果换种思路,这篇文章其实“大有可为”,必要的时候可以拔高,但不要“喊口号”就好。首先说一下故事梗概,指明孕妇的错误行为;第二分析孕妇和那名乘客的心理,思考为什么没有他人为孕妇让座?为什么这名乘客要成为让座事件的“替罪羊”?第三以小见大,说明道德、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绝对重要性,强调人人都应知法守法,侵害他人的权利不仅是道德问题,更是法律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在论述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作者还可以加入其他例证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这里再举一个“没话可写”的例子,当然所谓“没话”不是一句写不出来,而是搜肠刮肚,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生拉硬凑地拼成了一篇文章,文章的主题是“关爱老年人”:

开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瞧瞧这“模板劲”哎),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需要的服务和关照越来越多,但社会显然没有做好这一点,因此我们看到不少老年人生活状况令人堪忧,甚至遭遗弃、虐待等恶性事件(提醒这位同学,后面是要批判社会还是要摆明问题,注意重点)。因此我们必须关爱老年人。

中篇:关爱老年人应该从小事做起,比如……(想什么例子好呢?)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给家中的老人讲讲故事,说说笑话,让他们感到温暖;比如给他们添置一些辅具,让他们的生活起居更方便;比如……(实在是想不起来了,那就先写这么多吧)。

末篇:我们一定要关爱老年人,因为老年人为社会做了很大贡献,他们在晚年时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关爱,那就让我们现在开始关爱老年人,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吧(口号式呼告)

这名同学真的是除了“一点一滴”外不知道写什么了,讲来讲去就是那么几条措施,为什么?“关爱老年人”“老龄化”这样老生常谈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写一本大部头的书,为什么我们的同学写一篇文章都这么费事呢?除了平日不关注社会热点,素材积累不够之外,没有形成清晰的大纲也是重要原因。

要为这篇文章建立大纲,其实不难:第一点名中国社会已经入老龄化阶段,并且这一进程还在不断加快;第二可以说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压力,而由于物质的、精神的各方面措施的不到位、不完善,让老年人的生活、娱乐、赡养等出现了脱节,甚至产生了一些严重问题;第三说要关爱老年人,除了国家层面制定政策外,社会各界都要把关爱老年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从小事做起,身体力行的开展关爱老年人的相关行动;第四作结,提出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社会各界持续关爱老年人的行动下,老年人一定能够在晚年活出精彩,活出光芒。从这个角度出发,可能不需要例证就可以写成一篇不错的应试文章了。这种“没话可说”的毛病,要么是“千言万语堵在嗓子眼了”,要么是“没有章法,不得要领”,可能连用汉语打腹稿的工作都没有做好,更不要谈写好一篇文章了。

 


优秀学员视频展播

状元经验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7号弘彧(YU)大厦大厦805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 400-6998-626  

上班时间:早8:30-晚9:00 周六日、节假日不休

京ICP备1102902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08682号

Copyright © yumingedu.com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总监:杨士田 法律顾问:杨阳